当华国正式开始与沙特阿拉伯洽谈‘吉达城市改造项目’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出去,进入各国政府耳中的时候。
一场不亚于九级大地震的轰动,引起了世界格局的剧烈动荡。
华国将承接沙特阿拉伯第二大城市‘吉达’的‘智能化未来城市’改造工程。
该项目沙特预估投入超过3.5万亿rmb资金,将以国内的石油、天然气、黄金、稀土、磷酸盐等各种矿藏资源作为项目抵押资金。
与此同时,双方将成为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确保‘吉达城市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不排除对方在沙特修建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接二连三的消息密集传来,而且一个二个还是如此的劲爆,一时间让人应接不暇。
尽管这些消息和情报目前还仅限于极少部分的各国高层领导知晓,但这一切来的却是如此的突然,以至于各国几乎没有任何的防备。
沙特,这个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核心国家,作为连接着亚非欧三个大陆的重要地区,在经济和政治上,要全面倒向那个东方大国了。
这一让人猝不及防的消息,几乎震懵了所有的国家,一场场最高层的紧急会议在不断的召开着。
......
太平洋另一边,米国。
当这则‘惊人’的消息流传到白宫的时候,这会正是北米的深入。
早已经上床休息的某位发型炫酷的总统先生被一通红色紧急电话直接吵了起来。
知道红色电话意味着什么的他倒没有起床气,只是爬起来迅速接通了电话。
“先生,紧急情况!”
未等他开口,电话那头,现任cIA的局长威廉·约瑟夫·伯恩斯的声音便传递了过来,急促中带着些苦涩迅速将相关的消息汇报了过来。
听到这个情报,老年总统瞳孔剧烈的收缩了一下,整个人也瞬间清醒了过来。
3.5万亿的城市改造项目!
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不排除修建军事基地驻军的可能性.....
这些惊人的消息让他呼吸瞬间急促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
下意识的反驳了一句后,发型炫酷的先生被这惊人的消息震惊到,刚爬起来的他连续深吸了好几口冷气,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迅速问道:“消息准确吗?”
对面,威廉·约瑟夫·伯恩斯局长快速的回复道:“我亲自核对过情报的来源,可以确认没有问题!”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道:“另外,据调查,双方之所以会达成合作,其原因可能在于前几个月在华国金陵举办的‘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博览会’有关。”
听到这话,总统先生有些不解的问道:“这和一场科技博览会有什么关系?”
威廉·约瑟夫·伯恩斯局长迅速解释道:“在博览会上,沙特阿拉伯的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子曾和那位徐川教授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其中就包括了从那位徐教授名下的川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采购智能城市管理系统、智能AI驾驶系统等一系列技术,紧随其后,萨勒曼王子便赶往了京城推动了这次的合作。”
“在这其中并不排除可能是那位徐教授从侧面推动了这次双方的合作。”
听完威廉局长的解释,红色电话这头的总t先生脸上的表情顿时就扭曲了,咬牙切齿的吐出来一句话。
“谢特!怎么又是他?!”
深吸了口半夜的冷空气,让自己的情绪缓和下来后,在了解清楚相关的情报后,总t先生重新拿起了电话,拨了个号码给自己的秘书。
“帮我联系一下NASA宇航局、能源蔀、行政管理.....以及国防蔀等部门和我的幕僚团队,让他们的负责人在一小时内赶过来召开紧急会议!”
将自己的指令传递下去后,一脸倦容的他并没有返回床上,也没有找个沙发坐下来,而是就这样愣愣的站在自己的卧室中的,盯着被窗帘笼罩的暮色陷入了绝望。
对于米国而言,太平洋对岸那个国家与沙特的合作毫无疑问是一个糟糕至极的消息。
尽管近些年他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力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就连米元石油体系都已经在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影响下崩盘了。
而他们的海外航母舰队以及军事基地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都已经撤回了本土。
这意味着他们的影响力早已经从世界各地缩回了北美本土。
原因也很简单,米元石油体系崩溃下,他们的经济已经不允许他们再支撑如此庞大的军事体系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愿意看到其他国家的触手伸向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中东、欧洲等区域。
一旦沙特的‘吉达城市改造项目’合作搭乘,3.5万亿的庞大资金,他甚至都不敢想象这个项目能够将两者之间关系推进到怎样的深入。
或许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恐怕会彻底失去中东。
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毕竟中东对他们的价值就在于石油,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而对于现在战略姿态全面收缩,石油米元体系全面崩盘的米国来说,中东是否还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已经不关心了。
但有一个点却是他,也是每一任米国总统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那就是以色列。
一旦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势力进入中东,这将对以色列的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哪怕是他并不怎么喜欢这种国家和种族,但不可否认的是,犹太人在米国,从经济到政治,从媒体到学术,简直无处不在。
经济和政治这两条腿走路,犹太资本在米国的影响力几乎是无敌的。
就像着名说唱歌手坎耶·韦斯特,因为某些言论被各大平台封禁,导致他的巨额财富几乎一夜之间消失殆尽。
还有NbA球员凯里·欧文,仅仅因为分享了一部与犹太人相关的电影,就遭到球队停薪禁赛的处罚,最终他只能公开认错来平息事态。
除非...
脑海中的思绪转动着,从沉思中回过神来,老年人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锐利的锋芒。
米国的衰落并不是没有拯救的办法的。
犹太人手中掌握的庞大资本,或许便是拯救米国的最好药剂!
要知道全球犹太人仅占人口0.2%,却包揽福布斯富豪榜前50名中的30%,掌控米国70%以上的财富。
从华尔街巨头高盛、雷曼兄弟,到科技巨擘谷歌、甲骨文,再到文化帝国好莱坞,犹太人的影响力和财富几乎无处不在。
如果能从这个种族的身上‘刮’下来财富,米国的经济和发展并不是没有腾飞的可能性。
脑海中的思绪转动着,念头刚刚闪过,他的脸上便闪过了一丝犹豫的表情。
正如对方掌握的财富一样,犹太种族的影响力也无处不在,几乎操控了半个米国的命脉。
要想对他们动手,情况可没那么简单。
除非.....
再有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爆发。
......
与此同时,另一边。
遥远在近四十万公里之外的月球,月面南极。
这里原本是生命的禁区,但如今却已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数年前,在华国展开第一次载人登月工程后,那位徐院士大手一挥,在月面南极艾肯特盆地中以及周边陨石坑中规划出了月球科研基地、月面生物圈工程、月面轨道质量投射器等多个千亿级项目。
而月球生物圈工程便坐落于艾肯特陨石坑盆地的某处地势偏高的区域,
这里可以连续暴露在阳光下数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不受阴影影响,光照充足,被称为“永昼峰”。
驾驶着月球车,穿着工作服的娄成济教授在来到生态作物培养生态区后,安稳的将月球车停在车位上。
自2024年月面生物圈工程完工后,各国的生态学专家和相关的科研人员便已然入驻进了这个距离家乡足足数十万公里的‘半封闭式’生物圈中。
而他便是其中的一员。
当然,他并非2024年最早一批入驻月面生物圈工程的学者,他是在2027年上半年的时候接替第四批科研人员进入的。
和老米此前在地球上搞的生物圈工程一号不同,他们修建在月球上的月面生物圈工程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全封闭式的。
月面生物圈工程允许相对较少量的物资补充,也允许进入研究的学者和科研人员更替。
毕竟月球的环境会远比地球更加恶劣,长时间处在低重力的状态下,不止会对骨骼和器官造成负荷,也会对心理造成的压力也不小。
所以月面生物圈工程中的学者和相关的科研人员一般在这里进行6-8个月的研究工作后便会返回地球调整休养。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精确的计算各种数据,以确保月面生物圈的平衡。
比如补充的物资数量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比如每次更替的科研人员数量也必须要保持在相同的数量,甚至就连科研人员的身高体重代谢这些都会考虑进行。
而月面生物圈工程的主要研究目的也并非如生物圈二号一样模拟地球打造第二个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系统。
它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允许较少量物资补充的标准下,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行。
以及在月球低重力、无磁场的特殊环境中进行试验培育各种动植物。
比如娄成济教授负责的,就是记录经过月球环境优化后的‘小麦’‘高粱’‘玉米’‘稻谷’等等主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
从储物箱中取出记录实验数据用的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娄成济教授扶着生态舱道路边缘的扶手快速的走向了不远处一片金灿灿的农田。
眼前的这片作物,便是即将成熟的小麦,代号‘月麦7号’。
从名字就可以看的出来,这是在月面生物圈工程中经过了精心培育至少7代的小麦。
一路来到了环境数据检测设备前,将上面的温度、光照、人工降水次数\/数量、空气湿度等各种气候数据记录下来后,娄成济教授端起手中的平板电脑,选择了数颗麦子,将其记录下来。
随即,他弯下腰,蹲在农田边,随即抽取了几个麦穗,一粒粒的仔细的数着上面的结实粒数。
当粗糙的手掌拂过了一片金灿灿的麦穗,这位老教授的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没有任何一个真心热爱农学与粮食的人会在看到这幅场景的时候不露出笑容。
更何况这还是在月球上呢?
民以食为天!
那金灿灿的麦穗,就如同一粒粒的基石一般,奠定了人类文明走向的宇宙太空的道路!
“收割完了这轮麦子,月面生物圈就要彻底解封了吧?”
正当娄成济教授记录着实验数据的时候,身旁一道充满了感慨的声音传递了过来。
走过来的的是华农大学的刘成益教授,和娄成济教授是同一批进入月面生物圈工程的学者。
听到声音,娄成济笑着站起来,脸上也露出一丝感慨的笑容,点点头笑着道:“以后就方便了,解封后就可以随便进出了。”
从2025年月面生物圈工程正式开始‘封闭性’测试到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了。
事实证明,在少量补充氧气、水资源、动植物\/微生物族群等基础上,生物圈工程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在试验的初期,那些非管理范畴的野外物种数量起初下降相对较为严重,其中植物的数量降低了15%,陆地动物和昆虫下降了27%,微生物病毒也有不小的种群数量降低。
尤其是氧气,生物圈中的氧气数量一度从21%降低到了18%,大量的氧气变成了二氧化碳固定在了泥土与混凝土墙中。
这一过程最终直到土壤与混凝土墙中吸纳的二氧化碳饱和,以及由川海材料研究所研发的多孔液化dAc二氧化碳捕集器运送过来后才得到缓解。
不过这些问题基本都发生在生物圈封闭性实验的初期,当氧气的问题解决后,生物圈内部的食物网一体化且株冠成熟后,物种遗失的数量则减慢,且许多动植物在此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繁殖,氧气也维持在了一定的水准。
当然,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人为的干预。
是的,在月球生物圈内部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生活在其中的学者和科研人员会通过各种手段来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以并保持生物多样性。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快要成为过去式了。
在经历了三年的时间考验后,他们的月面生物圈不仅稳定的运行了下来,更是实现了月球低重力无磁场特殊环境的各种农作物培育。
如果未来的月球会展开大规模移民,那么生物圈的经验毫无疑问将是最宝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