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宁家
宁家不算很大,至少跟神将府比起来,少了几倍的规模。
这也难怪,宁家只能够排到十姓之末。要知道,十姓之首的吴家,号称半霜城。意思就是,整个秋霜城,得有一半是他们的。
并非是吴家人夸大其词,而是真的,毕竟,整个秋霜城有一半的买卖都和吴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宗门里湖心宗是老大,那么大家族里,吴家就是老大,还是那种无可撼动的。
宁府门口,就只有两个看起来上了年纪的筑基修士在把守。见到自家少爷回来,也仅仅是装模作样地礼拜了一下。
这种暮气沉沉的感觉,的确不像是一个世家大族的样子。
“其实,很久以前,宁府可不是这样的。”宁源伤感道:“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然后宁家,就这样永无出头之日了。”
李秋二人随着宁源走进府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型屏风,上面雕刻着巨大的龙和异兽在战斗。
李秋有些不明白,看起来似乎并不崇尚武力的宁家,为何一块屏风竟然如此杀气腾腾。
踩着一条碎玉铺就的小路,经过了六进六出,才总算来到了宁家会客的院子里。
院子里景色雅致,处处摆满了绿植,灵草和奇花,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萦绕,很是舒服。
待到几人走进,一个高大的男子神色激动,朝着叶盼山走了过来,一拳就砸在他的身上。
“叶胖子,咱们多久没见了,你越来越胖了!”
“宁胖子,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叶盼山也回击道。
只有李秋一个人看得愣住了,不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
宁源这才走过来,跟李秋说道:“叶长老和我爹故交,认识多年了。”
李秋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要叶盼山跟自己一起来了。敢情这是一场老友聚会,不过李秋一直很好奇的是,这宁源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随着宁家家主的出迎,一切都走向了正常。他和叶盼山热烈地闲聊着,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问候了一下李秋的名字,但是就再也没有问过什么了。
倒是宁源害怕李秋寂寞,拉着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什么霜州古城惊现一座上古泥塔,出世之际,霞光阵阵。
神将亲自前往,将其镇压,重归底下。
天君发布召令,大赦。
有人传言,这古塔乃是蛮族的上古建筑,此次出世,就是说明霜州要回归蛮族的征兆。传言一出,顿时整个霜州流言四起,神将和天君不得不出动大量的神策军前往镇压,杀得人头滚滚,才算是将这件事情压了下去。
宁源还说了,等不了多久,霜州就得和寒霜神朝开战了。
这个李秋已经知道了,他也专门去了解了蛮族的前世今生。
蛮族人自称是巫神所创,他们信仰巫神,因此将巫神所创的术法称之为巫术。
蛮州以巫姓为贵,在他们蛮族那边又称为圣姓。
蛮族的巫主,又称圣帝,每一朝都由女子即位。这一代的巫主,据说叫巫雨,年纪很小,似乎还没过百岁。
但是此代巫主却野心勃勃,上位之初,便将原本零散的部落一并统一,部落主则封为诸侯。为了防止这些部落主不听指挥,她在寒霜神朝的圣都特别建立了一座感恩院,而里面,全部都是部落主的质子。
不过蛮族选主很奇怪,他们并不是以境界最高者,而是用一种奇异的占卜方式,寻找到继任者所在的地方。然后再进行所谓的觉醒仪式,最后若是觉醒成功,那女子便就是最新的圣帝。
圣帝之下,还有一个二十人组成的元老院,这元老院才是神朝真正的掌舵人。
而次代巫主,竟然将元老院里不听话的,通通给换掉了,这得多大多狠的手腕,才能有如此魄力。
哪怕是青玄神朝的神君,也不敢如此作为。
只是古塔事件一出,霜州原本就不好的局势已经是雪上加霜,再过不久,恐怕大动乱就要来临了。
宁源说完这些,有些忧伤地叹气。
毕竟这种事情,也不是哪一个年轻人能够阻止和解决的。
“前辈,你觉得姓宁和凝有什么区别?”
宁源忽然抛出这一句话,李秋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就是一个姓。只不过,神君即位以后,不准再用凝姓,就只能用宁了。”
李秋有些惊讶,问道:“莫非,你们宁家跟神君是一个家族的?”
宁源似乎觉得有些可笑一般,无奈道:“的确,同出一宗,实为一脉。只不过,当初神君举兵之日,族内之人短视,都不愿意相助,甚至还恶语相向。”
李秋听他这么一说,似乎明白了宁家为何会这样了。
“后来,神君初登帝位,这些人竟然还恬不知耻地去青玄城,想要讨得封赏。”
“结果可想而知,神君大怒,令全国不得有凝姓。而就连他的子女,也纷纷令取字号,弃用凝姓。”
“一时,骂声不绝,说神君数典忘祖,结果更惨,族老死了一大片,产业也被没收了一大片。有什么办法,境界他最高,而产业就更简单了,又不是只有凝家一家人在做生意。”
“数万年的大族,就在一朝一夕沦落至此,也是可悲,亦是可笑。”
宁源一吐胸中不快,道:“只不过,现在我也想明白了,不走在刀锋上,也不会受刀锋之伤。”
“若是如今的凝家高高在上,恐怕早已经覆灭了。神君一怒,谁人不怕。当初霜州可没有十姓一说,那些大姓都被杀了个干净,这才新冒出来的十姓。”
李秋听着他娓娓道来,似乎就看见了一个个家族,从小到大。起于微末,却覆于辉煌。
从车水马龙,到门庭若市,沧海桑田罢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是吗?”
李秋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因为他自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他从出生开始,就是穷人家的孩子。他每天的日常,是为了自己的温饱而奔波,哪有时间去思考什么家族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