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2年,3月24日。
夜。
新京长春,关东军(临时)司令部。
残月如钩,夜色深沉,凉风吹动着院子里的柳树,叶子摩擦发出了沙沙的声音。
昔日晚上喧闹繁华的新京城此时一片宁静,除了巡逻队外,便只能偶尔见到几个匆忙赶路的百姓。
自八路军“Am收复东北之声”开始广播并经常介绍战场实况,打破鬼子信息壁障后,新京城之前的热闹繁华便如同泡沫一般幻灭。
新京城内的底层百姓也许忙碌求生,不知时态变化,但鬼子侨民、伪满洲国官僚家眷们却都是对政治最为敏感的人群。
初期刚刚收到广播时也许只是嗤笑嘲讽,但在发现帝国根本无力禁止八路军广播且部队调动与八路军广播相符后,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帝国处境开始不妙,满洲局势更是艰难的现实。
于是,之前满大街放浪形骸、享受帝国荣光和夜间繁华的鬼子侨民、士兵和伪满洲国官员家眷们不再轻易夜间出游,市场之中反倒出现了大量抛售的房产、工厂。
所有人都在尽可能脱手手中的物业,囤积方便携带的金银或者美元日钞。
整个城市暗潮涌动,一片萧索混乱。
可惜,这些“先见之辈”虽然反应迅速,但独立支队突然截断了北满地区与鬼子本土的联系,使得他们空有大量金银傍身却无法逃离,只能四处寻找着出路。
不过,如今无论关东军司令部亦或者满洲政府,都已经无人关注这些了。
在得到前线主力军团尽没,而敌人兵力损失不大的战报后,所有人都意识到关东军以及满洲国已经穷途末路,所有人都在惶惶不可终日。
………………………………
关东军司令的专属办公室里,夜色之下,寂静无声。
老鬼子、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站在窗台前,凝神打量着月光下朦胧的原关东军司令部主楼废墟,眼中露出了恍惚神色。
那里,是他工作了数年之久的地方。
在那座恢弘的司令部里,他亲眼见证了关东军镇守一方、威亚东北亚的辉煌高光岁月,享受着帝国强大军力带给他的权力和财富。
可惜,往事如梦,昔日如幻。
正如那片废墟一样,如今的关东军也已经轰然倒塌,散成了满地残骸,再也不复昔日辉煌。
他忍不住对着那片废墟伸出一只手,试图想要抓住那记忆中的昔日荣光。
正当他继续悲春伤秋之时,只听一声门响,参谋长笠原幸雄满脸惨白的走了进来,语气悲戚的说道:“梅津阁下,通辽守军刚才发来了诀别电报,他们最后阵地已经被八路军攻克。我13万通辽守军部队,已经……已经全军玉碎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蓦然听见这个消息,梅津美治郎仍然全身猛地一震,脸上也同样露出了悲色。
如此一来,昔日拥兵60万之众,镇守三千里满洲的的关东军,算是彻底完了。
仅剩下不足8万人的部队,只怕很快就会在百万八路军的进攻下烟消云散。
皮已不存,毛将焉附。
失去了关东军的镇压,只怕他们脚下的新京、哈尔滨等地,也很快难以幸免。
沉默许久,梅津美治郎才悲声道:“自四年前天蝗将关东军交到我的手上,我日日呕心沥血,未曾倦怠,一心推动关东军和满洲发展壮大,也成功推动了整个满洲的稳定。
未想八路军入关仅仅十多天,关东军精锐便风消云散,满洲局面倾覆。
我,我愧对天蝗信任,愧对帝国啊……若非帝国还需要稳定局面,我恨不能自裁以谢天蝗啊……”
话语间,竟然泪洒当场,一片悲凉。
看着梅津美治郎的“真情流露”,笠原幸雄也同样一脸悲色,恨不能抱头痛哭。
1他虽然担任关东军参谋长时间不算太长,对关东军的感情不如司令官深厚,但作为专业高层参谋,眼见60万大军在他的参谋下连战连败,连败连战,最后近乎全军覆没,心里同样很是悲痛。
不过,作为职业军官,他迅速控制住情绪’赶紧拦道:“将军,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了。如今通辽地区已经没有我们的部队,敌人近50万大军距离我们不过百余公里,旦夕可达。
我们必须尽快确定下一步决策,不然只怕……”
话没说完,但梅津美治郎已经明白了参谋长的意思。
只怕过不了几天,剩下部队也会被八路军歼灭,而他们就会成为八路军广播里又一个被击毙的日军将领。
“如今我们兵力不足,已经不足以与八路军争锋,不若带领剩余部队退回朝鲜地区,待援兵抵达后合兵一处,再与八路局决胜?”
笠原幸雄无奈摇头:“司令官,我们通过本土的铁路公路已经被截断,天空又被八路军掌握,运输机难以空运。如今我们已经失去了退往本土的可能……”
“纳尼,就连运输机都起飞不了么?”
梅津美治郎连忙急声问道,之前布满悲戚仿佛随时为天蝗赴死的脸上竟然露出了惶恐神色。
“我们不是还有40余架战斗机么,难道还冲不出八路军的空中包围圈么,或者,我们借道毛熊上空。如今他们西伯利亚军区战机数量同样不多,又防御这么大空域,必然会有漏洞。”
话语间,竟然有打算抛下部队逃往本土的意味。
笠原幸雄看着司令官如此变脸,脸上虽然仍然平淡,但心中却充满了悲呛。
合着你还不知道八路军占领图们并掌握制空权的意义么?
合着你之前所说的“自裁以谢天蝗”是回本土再自裁谢罪么……
作为天蝗心腹,虽然你罪责在身,但说不得回去之后“自裁谢罪”就变成了“回家自省”了。
只可怜我关东军数十万关将士死战不退,却有这样的草包将领。
(事实上原本亮剑历史上,鬼子常备军底层部队确实很顽强,就连中高层军官们也深受武士道精神渲染,对战争和战死极为狂热,但鬼子最高层的那帮官僚和军装政客却是另外一回事。
为了躲避审判和死刑,鬼子政客们上演了诸多装疯卖傻、互相推诿甚至争相出卖己方利益的大戏,让一度对鬼子底层士兵作战精神十分震惊的漂亮国军官们大开眼界。
世人评价鬼子民族性畏威而不怀德,确实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