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皱眉道:“公孙康带兵三万,前去支援幽州战场。”
“襄平城留守大军,前后加起来至少也在两万人以上。”
“辽东之地说是地域广阔,实际上也不过所辖乐浪、辽东、玄菟、辽东属国再加上辽西郡部分辖地而已。”
“区区四五郡之地,居然能养兵五万以上?”
如果熟荆南和江东这些富庶之地,人口众多,招兵条件好。
你五郡之地拉起来四五万人,甘宁也不说什么了。
可辽东苦寒之地,这地方人口基础哪里比得上江南之地?
公孙康手中就这么大地盘,他也能拉起来四五万人?
韩忠叹息道:“将军有所不知,辽东地处东北边陲,四面皆敌。”
“如果我们兵力不多,扶余人、高句丽人,甚至鲜卑人早就打过来了。”
“所以最近十几年以来,其实我们一直都在不断扩军。”
“之所以能够拉起来这么多兵,主要是有几方面原因。”
略一停顿之后,韩忠继续道。
“第一,黄巾之乱席卷天下时,幽州百姓逃难,有不少人避居辽东,所以辽东人口有不少增长。”
“第二,我军屡次对外用兵,经常会择其精壮俘虏以编新军。”
“第三,这些年还有不少扶余小部落和高句丽人主动来降,所以我军兵力,又有一部分增长。”
“几方助力之下,这才勉强拉起来四五万军!”
公孙康和刘备不一样,刘军被楚军和曹军锁死在荆北一线不能破。
可公孙康附近都是外族,本地人口不足,他就对外扩张以纳新!
听罢韩忠这番解释,甘宁仍然半信半疑道。
“兵员问题,或许可以想办法收降俘虏。”
“可钱粮开支,军械准备,将士军饷这些问题,又如何解决?”
“五万大军开支,就算一州之地都不好办。”
“难不成你们辽东半州之地,钱粮税收就这么多?”
韩忠无奈道:“我军将士们战功赏赐和抚恤,很低很低。”
“平时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基本上也无军饷发下,只是管吃而已。”
“如有作战任务,一般都是对外作战,有所缴获。”
“得胜之后,主公才会从这些缴获之中分一批给有功之士。”
“所以五万军钱粮开支,其实也勉强裹得住!”
韩忠这话一出口,甘宁顿时目瞪口呆!
好家伙,养兵还能这么搞?
你们这条件,要想在江南和蜀中招兵,简直是痴心妄想!
就算是凉州和并州北部那穷地方,都未必招的到人!
也就是辽东这边,实在没啥出路,给点吃的就能拉人!
沉默片刻之后,甘宁继续道。
“除了襄平城和新昌县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县城留有驻军?”
韩忠手指地图说道:“新昌县之中有兵三千,辽队县之中也有兵三千。”
“除此之外的辽东兵马,基本上全都屯驻于襄平城。”
“目前看来,襄平城内还有军两万左右,骑兵和步卒各半!”
陆逊开口道:“王烈之前布置,可能确实如此。”
“但是我军拿下安市县的消息一旦外泄,敌军肯定也会有所调整。”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王烈极有可能会抓紧时间给新昌县增兵。”
“一旦如此,新昌县守军预计会在五千军以上。”
“而襄平城内的守军,大约还剩一万五千军左右。”
韩忠陆陆续续说了这么多,陆逊也是听出来了。
王烈在汶县、安市、新昌和辽队四县分兵之后,襄平城内的守军,肯定不足两万人了!
只是韩忠故意模糊一下,才说两万左右。
甘宁皱眉道:“伯言如此肯定,王烈会从襄平城调兵增援新昌县?”
陆逊点头道:“汶县和安市县,已经被我军轻而易举拿下。”
“新昌县如果再丢,襄平城就要不稳。”
“无论公孙恭还是王烈,都不想要局势如此发展。”
“最关键的是,新昌县距离襄平城极近。”
“如果敌军迅速安排增援之兵,完全可以赶在我军之前入城。”
“所以新昌县敌军,多半会比安市县更多!”
甘宁沉声道:“若是敌军果真增兵,又当如何?”
甘宁想要大军强攻,那是建立在新昌县守军不多的基础上才行。
可敌军一旦增兵到五六千人,光靠两万步卒前去猛攻。
就算攻下来,谁知道能够折损多少?
陆逊笑道:“将军勿忧,如果敌军不增兵,咱们就继续强攻。”
“若是王烈果然增兵,咱们可以想办法攻其必救。”
“然后再把新昌县之内的敌军,从城中给骗出来!”
陆逊这话一出口,邓芝立即接口道。
“军师是想要略过新昌县不打,假装重兵去往襄平城。”
“只要新昌县斥候查探到这个消息,必然会想着主动救援。”
“而敌军一旦出城,正好被我军骑兵所破?”
身为邓同之子,邓芝虽然之前没什么从军经验。
可他自幼家学渊源,再加上志在行伍,也没少看兵书战法。
所以陆逊这边一开口,他立马就猜到关键所在。
陆逊点头道:“新昌县守军的任务,是凭借城池阻挡我军,尽可能消耗我军现有兵力。”
“但是当我军略过新昌县之后,敌军继续死守城池就毫无意义了。”
“这个时候,他们以为我军主力在猛攻襄平,自然就会想办法派兵查探,然后再伺机出城以增援。”
“只要我军假意迷惑一下新昌县守军,就有极大可能将敌军引出来!”
辽东之战,双方实力一目了然。
因为大家避开乐浪郡登陆的关系,高句丽人也不会掺和其中。
所以陆逊此时谋划,只要把敌我双方大趋势推算出来就行。
对他而言,完全是牛刀小试啊!
听罢陆逊此言,甘宁立即大笑道。
“哈哈哈哈,伯言此计,我看可行!”
“既如此,咱们就先如此安排,不必急于前往新昌县。”
“咱们先看一看,王烈老儿如何拆招!”
建安十四年,十一月十九,襄平城。
“报~!侯爷,王长史!”
“前方斥候急报,楚军已经兵不血刃拿下安市县!”
“目前敌军正在城中修整,随时有可能继续北上去往新昌县!”
听到斥候奏报,公孙恭噌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你说什么?安市县也被敌军攻破了,而且是兵不血刃就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