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省。
羊城。
杨密帮着江寒,物色到了一处不错的村庄。
这里距离市区比较远,村庄很大,可以用来当做《破冰》的取景地。
还有五天的时间《金牌编剧》节目就要开播了。
江寒趁着这个时候,加快《破冰行动》的拍摄进程。
“江寒你感觉羊城这个地方怎么样?”
杨密难得和江寒单独出来。
两个人今早上的飞机从魔都出发,快到中午时候到了羊城。
“很好啊,广粤文化的起源地。”
“这里的人文还有文化,我都是很喜欢的。”
“尤其是广粤这面的名小吃,我可是垂涎于久了。”
江寒一身休闲装,跟杨密走在羊城的大街上。
杨密带着一顶遮阳帽,穿着一件束腰的连衣裙,脚下是一双小白鞋。
他们离开机场,就打车来到了老城区。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查看一下杨密物色的拍摄取景场地。
确定好了取景场地后,才能让周子元联系人来沟通。
另外一个,就是出来散散心。
比赛结束都过去十天了,江寒这才有了一点时间。
“咱们先去吃饭,晚上再带你好好的逛一下羊城。”
江寒笑着点头。
中午两个人吃的当地小吃,肠粉还有云吞。
肠粉的话,江寒感觉还蛮好吃,云吞也可以理解成为大号的馄饨。
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吃不饱。
江寒又干了一碗的猪脚饭,才算是完事。
吃饱喝足后,两个人去了稷山村。
也是这次的取景地。
这个地方,也是杨密托朋友帮忙物色的,在看完村子的取景照片后,江寒觉得这里是个不错的取景地。
两个人吃饱饭,打车直奔着稷山村。
到了地方后,一个典型客家人长相的哥们,早就等候多时了。
经典的粤省人装扮。
一条短裤,一件短袖,一双人字拖。
手上戴着一块劳力士的绿水鬼。
“蜜姐咱们好久不见了,这次在羊城多玩几天!”
此人的普通话不是很好,但听起来也不费劲。
杨密上前,跟这个人握手,旋即给江寒介绍道。
“这位就是你的偶像江寒。”
“这个是孙乐基,可是羊城本地人哦,而且孙家在羊城名气是很大的!”
粤省这个地方,宗族血脉盘根交错。
纽带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的。
塔寨村也是以这个原型写出来的。
尤其是客家人,更齐心,对家族血脉的传承,看的更重要。
山头、山尾那些地方,甚至不允许,自家的女儿出嫁到外地。
这些只是曾经的那些,现在就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了。
“偶像好!我也是稻米!”
“你好你好,很感谢兄弟帮我们找的取景地。”
江寒跟孙乐基握手。
“寒哥客气了,我和蜜姐关系也不错的。”
“我先带着你们,在村子里转一圈,稷山村的话,其实也是我们孙家的发家地。”
“到时候我跟我老爸商量一下,不过你也得让官方的人,跟这面沟通一下才行。”
江寒点头。
三个人坐着车,在稷山村里转悠了起来。
这里就是典型的老村子,最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随处可见的老式建筑,民国时期,甚至是清朝时期的都有。
江寒喜欢看这些老建筑,看的出神。
孙乐基在旁边笑着道:“我们村子里,最老的宅子,都能追溯到宋朝的时期了。”
“不过都被保护起来了,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
“不错不错,有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我很喜欢这里。”
转过一个街角,两口青冈石堆砌的水井。
孙乐基给介绍说道。
“这里是以前村子取水的地方。”
“第一个取水,是饮用水,第二个取水是洗菜用的。”
“小的时候淘气,跟小伙伴向着取水井里尿尿,被抓到了,差点我被我老爸给打死哦。”
“在祠堂里跪了一天一夜,求了一夜的老祖宗,我老爸才放过我的。”
江寒和杨密听得莞尔。
“你小时候这么淘气?”
“哈哈不懂事嘛。”
杨密笑嘻嘻的对江寒道:“你小时候,有没有做过什么糗事,说出来听听。”
“我啊。”江寒想了一下,旋即说道:“去瓜地里偷瓜算吗?”
“也是被抓到了,不过瓜农和我父母都认识,还给了我好多瓜拿回家去吃。”
“我妈说什么不同意,给人家送的钱,我爸也给我一顿胖揍!”
几个人聊着小时候的趣事,在村子里闲逛。
遇到一些村子里的老人。
孙乐基会很礼貌的跟打招呼。
江寒好奇的问孙乐基。
“你们粤省人,尤其是羊城的,穿着都这么朴素,戴的手表却那么名贵,是闹哪样?”
孙乐基愕然,旋即笑着说道。
“穿什么都无所谓吧,手表这个东西,也只是看看时间嘛,喜欢就买一块自己钟意的嘛。”
“我们对穿之类的,不是很看重,但是吃的话,比较重要的!”
“我最近搞了点靓货,晚上咱们好好的品尝一下!”
江寒和杨密,期待的点点头。
“粤省人确实不一样,人文文化,确实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这种别样的‘朴素’我还是很欣赏的!”
……
逛了一天,也到了晚上。
江寒他们离开稷山村。
粤省这面的排档,一般都是开了很多年的那种。
甚至一些,都有几十上百年的历史。
这面的人,都喜欢吃宵夜。
一碗气气腾腾的砂锅粥,或者是炒粉,配上一碟豉油凤爪,或者是炒点海鲜,大汗淋漓说不出的舒服。
“这个档口,是我从小吃到大的。”
“别看他们家档口有些旧了,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可是很好吃的。”
“尤其是生腌,你们一定要尝一下,特别的好吃!”
“今晚上咱们先吃花胶鸡,汤很靓的!”
几个人坐下后,喝茶水聊天。
没过来之前,孙乐基已经打过电话了,让这里开始煮花胶鸡。
按照孙乐基说的,花胶鸡住要是喝汤。
他的那块花胶,可是花费了不少的钱,在别人手里买来的。
江寒也知道,花胶那个东西很贵。
但一块上好的花胶要几万块,只用来煮鸡汤,他还是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