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墨落这样一问,太极真人也是不由得侧过了头来。
“怎么小墨,认识他?
你不是刚刚飞升到灵界,还没有多久的时间吗?你怎么会认识龙族的敖辉?”
墨落抓了抓头。
“晚辈确实不认识敖辉!但是前不久,晚辈路过小昆仑墟的时候,刚刚见到了龙族的敖耀。
从其口中,晚辈也是听说了一些当年的往事。
所以,晚辈觉得,这人应该不是什么恶人。
太极前辈,可否给晚辈一个薄面……”
听到了墨落这样说,太极真人不由得就是伸出来了一只手掌摆了摆。
“呵呵呵呵……不是老夫不给你这个面子。只是小墨啊,你飞升时间还太短了。当年的事情,并非如你所想象的那般简单。
我也知道,龙族之人,会对你说些什么。
但是,龙族可并非如你所知道的,就是那么安分守己的存在。否则,如此忠心耿耿的一个族群势力,当年的那好几位的人皇大帝,都未曾重用与他们。只是让他们管理水族,与行云布雨这种小事。
你觉得这又是为何呢?
难道说,这好几位的人皇都是那种是非不分,不辨忠奸的昏君吗?
呵呵呵呵……”
听到了这里,墨落也是满脸不敢置信的抬起了头来,望向了太极真人。
而此时的太极真人,见到了墨落仿佛猜到了一些什么,就是继续的说道。
“龙族的这些人,实力强大,傲慢至极,并且野心勃勃。
早在当年开创上古天庭的那位大帝收服龙族之后,龙族便是一直都想着脱离天庭的掌控,独自的称霸一方。
只是天庭的那些人皇大帝,根本都不给他们这个机会罢了。
并且他们每一次行云布雨之时,或者偷工减料,或者增加数倍。可是苦了不少的凡人百姓。
所以,你觉得他们族群,或者是龙魂,或者是连同肉身,被镇压在各个区域,是真的能一点的原由都没有吗?”
听到了这里,墨落不由得就是更疑惑了起来。
“他们倘若对天庭不满,为何会对凡人暗中下手?他们就不怕牵连因果?”
“呵呵呵呵……这也就是为何当年的那些大帝,不重用他们的原因了。
因为当年天庭势大,他们龙族招惹不起。也只能是想出来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拉一拉天庭的那位人皇的气运。
他们当时,那可还是属于天庭的人马。所以,即便是他们犯了什么错,那也都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因果的。承担这一切因果的,那还都是天庭的那些人皇。
你说,像是他们这种阴奉阳违的家伙,那些人皇傻了,才会重用与他们!”
听到了这里,墨落就又是想到了,天庭的覆灭。心中便疑惑了起来。
“可是,当初不是很多势力,都不满天庭的统治吗?他这样做,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再给那些势力鸣不平啊!
这样一来,天庭的人皇为难他们也就算了,怎么听您口气里的意思,好像就连咱们太乙门,也跟他们龙族有着一些不对付啊?”
听着墨落这有些片面的话,太极真人不由得都是笑了起来。
“倘若天庭真的如同你说的这样不堪,那么他们也肯定无法统治这灵界姆大陆数万万年之久。
其实,天庭的建设之初,乃是顺应民心的。
着实为凡人、为修士,做出了不少的好事。
给凡人行云布雨;帮助他们排除病患瘟疫;给他们平和安静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可以毫无顾虑的繁衍生息。
哦,对了,修士不动凡人的这个规矩,其实也就是那时候的天庭提出来的。
给修士的好处,那就更多了。
天庭每隔几百年,或者几万年,都会将那位大帝的一些仙果分给大家。
像是琼浆玉液、蟠桃、人参果、仙丹、灵药等等等等,只要是多少有些贡献的修士,都能有机会得到。
所以,你说那个时候会有人反他吗?
只是后面的那些人皇,或者手段不高明,或者品德不佳,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这才逐渐的背离了天庭最初建立的方向。
而说起来,咱们太乙门与他们龙族的恩怨,那话可就要更长了。
最初的时候,其实还是当年我们太乙门老祖的一位弟子,就是被这龙族给逼死的。
当年的龙族,因为身为神兽族群的一支,实力与势力都是十分强大的存在。
所以,那个时候,天庭的第一任人皇,还十分的重用与他们。
当初的龙族,不但是掌管着四海水域,在那四海称王称霸;甚至就连那位人皇大帝的身边,也都有着龙族的强者存在。
当年的天庭,得知了陈塘关接连数月的大旱。又是为了磨砺龙族的晚辈,就是让其去人间降雨。
本来,也只是想要让这位龙族后辈,降一些雨水,来缓解旱涝,解凡人百姓之苦。
可是当时的那龙族,也不知道是抽了什么风,居然是接连下了数个月的瓢泼大雨。
这一下,就是叫的镇守在陈塘关的那位李姓修士不满了,接连上书了数封天书,想要讨要个说法。
他却是怎么能知道?他发上天庭的那些书信,早都已经被当初掌管天庭传讯的龙族,给私下里扣下了。
而那行云布雨的龙族,却是依然又是下了一个多月,这才停了下来。
后来老祖的那位弟子降世成为了这位李姓修士的儿子,又得到了老祖的数件法宝。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便是直接冲入了东海,大闹了起来。
……”
只是听了一个开头,其实墨落就是已经听出来了,原来如今的太乙门的那位开派老祖,居然是十二金仙之一的太乙真人。
并且听着这不一样版本的哪吒传说,也是让墨落都有些怀疑起来了,自己到底听得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了。
此时,听到了墨落的心中疑惑,战枭便是就和墨落传音说了起来。
“呵呵呵呵……真实与不真实,又有什么意义吗?
这个世界之上,不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吗?
就比如说,对你有利,你便是会说他们的好;对你不利,你也便是说他们的不好。
凡事出现,必当有原由;你以你所见。以你自己的看法,来看待这件事情,我觉得,才最符合自己的道心。
公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