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435章 筹谋算计图四夷(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5章 筹谋算计图四夷(四)

既然任命了经略和提督,朱载坖于是召集阁部重臣、参赞军务大臣和此次出征倭国的文武将帅一道,商量方略。

朱载坖这次召集臣子们,主要是商量征倭的方略,同时也让太子朱翊釴一道参与到军国大事的君策中来,朱载坖选择的这些人,徐渭、吴惟忠、李言恭都是熟悉倭情的人,李如松也是朱载坖着力培养的下一代大将,朱载坖今日就是想听听他们对于此次作战的看法。

首先发表意见的是经略徐渭,这位对于倭人可谓是十分的了解了,徐渭向朱载坖和重臣们介绍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这次要分为两个目的,第一是夺取并且占有佐渡岛,第二就是驻军越后,然后控制上杉景虎。

徐渭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他说道:“陛下,殿下,倭国虽然贫瘠,但是所产金银、铜料、硫磺,皆我大明之所必须也,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此天赐之机,岂可轻纵?且倭人谋犯中华非一世也,当先发制人,永绝后患,勿遗后世之祸也!”

朱载坖对于徐渭的话深以为然,小矮子长得丑但是想得美,现在倭国大乱,正是大明介入的好时机,朱载坖让徐渭详细介绍自己的方略,徐渭的看法是先去佐渡岛,作为大明介入倭国事务的跳板,然后在驻军越后,介入倭国事务,将佐渡岛纳入大明的管辖之内。

对于应该怎么在佐渡岛上建立大明的统治,徐渭的方式是很简单粗暴的,徐渭建议,将岛上的所有倭国领主、武士等全部诛杀,不留后患,只留下岛上的百姓,同时将岛上的耕地直接分给百姓们耕种,照大明律法起科就行了,然后从大明迁移百姓和卫所军士,分给土地耕种。

因为徐渭很了解倭国的赋税制度,和倭国比起来,大明的地主都算有良心的,倭国基本上没有自耕农,所有的田地都属于各级的贵族,而他们是怎么征税的呢?一般来说,倭国实行三公二民的征收办法,也就是农民要将自己土地产出的五分之三上缴作为赋税,同时还要承担各种徭役和其他杂税,而且由于现在倭国出于混战之中,各大名混战,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更加要对手下的百姓横征暴敛了。

由于对农民的征税是按照各个大名自行制定的标准来的,七公三民,也就是缴纳七成的收获物在倭国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而且倭国的苛捐杂税比之大明是一点也不少,比如段钱,领主行事及寺社营造用、以石高计,一般征收十分之一的收获物,还有栋别钱,就是修城、筑居用、以屋脊数计算。通常每间50~100文,一些穷兵黩武的大名甚至征收到200文一间,还有徭役、兵役等。

徐渭认为,要想使得大明迅速将佐渡岛控制起来,对于这些倭国的什么贵族、武士、僧人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杀,杀干净之后将土地分配给岛上的百姓,计丁授田,同时从大明迁来军户,设置卫所、学校等,对岛上的百姓加以同化,没有这些旧贵族、武士的带头,就没人组织反抗大明,同时下层的百姓都得到了实惠,自然不会反抗大明,这样可以使得大明最快在佐渡岛建立起稳定的统治。

将佐渡岛作为大明征讨倭国的跳板,徐渭的方略就是速定佐渡岛,缓进越后,先让上杉景虎和上杉景胜拼一下,消耗掉他的实力,大明官军再出手,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住上杉景虎,将其作为大明的傀儡,对于徐渭的这个方略,朱载坖认为还是可行的。

朱载坖的看法就是朝廷对于倭国的经略不能急,因为现在朝廷不会在倭国方向投入大量的资源,还有就是战略目标要清楚,占领倭国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倭国值钱的就是他的金银铜等矿产资源,大明要的这些东西,而不是为了去将倭国占领,朱载坖没这个兴趣干这个事情,只需要控制一些关键的地方就行了。

朱载坖认为徐渭的这个方略相对是比较稳妥的,官军的稳扎稳打,缓步推进,同时投入也要收获回报,不能无限制的投入下去,否则的话朝廷是吃不消长期在海外大规模驻军的开支的。

除了方略之外,徐渭和吴惟忠等人还商量了具体的行军计划,水陆并进,水师先行,官军步卒、骑兵从大明出发,赶赴朝鲜,从朝鲜奔赴佐渡岛,同时朝廷水师和王直的船队先行一步,首先控制对马海峡制海权,然后转运粮秣到朝鲜囤积,官军大军从朝鲜出发,第一批由五千步卒组成,吴惟忠亲自指挥,目的是夺取兵占有佐渡岛,然后再以佐渡岛为攻击出发阵地,将官军大军和所需的粮秣给养从朝鲜转运到佐渡岛,然后再发兵越后。

对于徐渭和吴惟忠所拟定的计划,重臣们都没有什么意见,朱载坖也表示同意,朝廷已经传令朝鲜,为官军营建仓库,方便官军征讨倭国,这次是大明首度以水师为主的跨海作战,不仅官军的水师、王直的船队要参与进来,为了转运大军以及随军的战马、粮秣、军器等物,朝廷还要雇佣大量的民间海船为朝廷服务,所以朱载坖将上杉景虎进贡来的金三万两,银三十五万两拿出来,铸成银钱共七十二万,充作军费。

同时官军也不能闲着,在倭国作战,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要对赴倭作战的官军进行临战训练,戚继光主要负责阵法,以鸳鸯阵、三才阵等为主,而俞大猷则主要负责官军的单兵武艺,针对倭军的特点,有目的的进行训练。

还有甲胄、强弩、燧发火铳等军器的装备,这次官军不但携带正常装备的三斤、四斤、六斤火炮,天津铸炮厂的最新力作,十二斤青铜炮爷携行十二门,给倭国矮子们长长见识,这也是官军能够携带的最重的火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