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参观完学校,林风安排了盛大的接待晚宴。

晚宴设在镇上的酒店宴会厅,宴会厅内灯火辉煌,摆满了 15 桌酒席。

餐桌上,龙虾、鲍鱼、石斑鱼、螃蟹、扇贝等新鲜海产琳琅满目,还有红烧肉、炖土鸡、炸丸子等当地特色菜肴,香气弥漫了整个宴会厅。林风亲自到场,与考察团成员一一握手寒暄,态度诚恳热情。

晚宴上,林风发表了简短的致辞:

“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大家来到东渔村考察。我们建学校、招人才,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真心想办一所能培养人才、能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好学校。我们知道,人才是学校的灵魂,所以我们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提供最好的待遇,就是希望能留住大家,和我们一起把这两所学院办好,让更多的孩子能学到真本事,让东渔村能发展得更好。”

他的话语朴实真挚,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晚宴期间,林风还特意安排了学校筹备组的核心成员与考察团成员一对一交流,解答他们关于教学安排、科研支持、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疑问。

比如有教师担心镇上医疗资源不足,筹备组的成员就介绍说,镇上正在建设一所社区医院,预计年底就能投入使用,同时还与市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教职工可以享受绿色通道;有退役老兵担心训练设备的维护问题,筹备组就解释说,学校专门聘请了专业的设备维护团队,确保所有训练设备都能正常运行。

第二天,考察团还与东渔村的村民进行了交流。

村民们热情地向他们介绍了村子的变化,从昔日破败的小渔村,到如今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社区,每一个变化都离不开林风的努力,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奋斗。

一位老人拉着考察团成员的手说:“我们村以前穷,孩子们上学都要走好几里路,现在好了,幼儿园、中学、大学都有了,你们要是来这里教书,我们肯定把你们当亲人一样对待!”

考察结束后,当大巴车再次驶离东渔村时,车上的气氛已经完全不同了。

之前的怀疑和顾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期待。

“我决定了,回去就辞职,来这里教书!” 那位来自省城的女教师坚定地说道。

“我也来!这里的训练设施这么好,能教出真正的安保人才,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一位退役老兵附和道。

省电视台的记者则对着镜头说道:

“这次东渔村之行,彻底颠覆了我对乡村的认知。这里不仅有一流的学校硬件设施,更有吸引人才的诚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成为培养航海和安保人才的高地!”

临走时,林风还给每一位记者都准备了一份 “辛苦费”——

一个分量不轻的大红包,里面装着 2000 元现金,并真诚地希望他们能客观、全面地报道这次的见闻。

记者们虽然推辞了一下,但在林风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收下了红包,也更加坚定了要如实报道的想法。

没过几天,关于这次 “东渔村?乘风镇教育考察之旅” 的报道,开始密集地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上。

省电视台的新闻栏目播放了长达 5 分钟的专题报道,画面中展示了现代化的校园、先进的实训设备、温馨的教职工宿舍,还有考察团成员们惊讶的表情和真诚的评价;

省日报在教育版块刊登了整版报道,标题是《小镇办大学,待遇惊呆省城教师!—— 探秘东渔村教育奇迹》,详细介绍了两所学院的办学理念、师资待遇和未来规划;

各大网络平台上,相关的视频和文章更是被广泛转发,# 东渔村职业学院待遇# #五年送房的乡村学校 #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全国网友的热议。

“我的天!这待遇也太好了吧!我要是老师,我也去!”

“没想到一个小渔村能有这么好的学校,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啊!”

“之前还以为是骗局,看了报道才知道是真的,林风太有魄力了!”

“羡慕了,什么时候我们这里也能有这样的学校?”

报道引发的反响是爆炸性的!

之前的质疑声被惊叹和羡慕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两所位于乡村的职业学院。

林风设立的招聘邮箱再次被简历塞满,招聘热线更是 24 小时响个不停,这一次,电话那头几乎全是急切地咨询如何报名、如何投递简历的声音,甚至还有不少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人才主动联系,希望能加入这两所充满潜力的学院。

林风看着不断增加的简历数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组建优质师资队伍的第一步,已经成功迈出了。

报道引发的热潮远超预期。短短一周时间,林风为招聘专门设立的邮箱就收到了超过 3000 封简历,涵盖了航海、安保、教育管理、后勤服务等多个领域。

应聘者来自五湖四海,既有刚从海事大学、公安院校毕业的硕博士,也有在航海公司工作多年的船长、轮机长,有在高校任教十余年的资深教师,有退役的军警人员(其中不乏特种部队、武警特战队员),甚至还有几位从海外归来的航海领域学者,希望能在家乡的学校施展才华。

招聘热线更是被打爆,工作人员每天要接几百个电话,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几乎没有停歇的时间。

电话那头,应聘者们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

待遇是否真如公告所说(尤其是 “干满五年送房”)、工作环境是否舒适、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有多大。工作人员都一一耐心解答,并用录音和文字记录下每位应聘者的基本信息和意向岗位,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潜在人才。

面对如此庞大的简历量,林风深知,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根本,绝不能因为求快而降低标准。

如果为了凑够人数而招入不合格的教师,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还会损害学校的声誉,甚至影响未来的发展。

因此,他决定组建一个阵容强大的评委团,确保招聘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