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城南。
季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的大营。
关羽的脸色阴沉至极,眉头紧锁成一个深刻的“川”字。
巨大的铜盆里,炭火无声燃烧,也驱不散不了初冬的寒意,
他刚刚收到消息,东吴鼠辈,白衣渡江,夜袭烽火台后,一路向西。
现已攻克寻阳,他亲自从行伍之间提拔起来的将军赵猛,殉国成仁。
如今,自己水师尽墨,本来后勤补给,还是东吴的船只帮着运过来的。
现在回头想想,自己也是上了东吴的大当,居然就靠着这点粮草,又跑到随县城下,想要筹备攻城。
帅帐内,一片死寂。
不论是关平周仓等武将,还是孙乾温恢等谋士,众人脸色,也都惨白如纸!
谁都知道,他们手上这支军队,已经成了孤军。
最后,还是温恢打破了沉默。
“君侯,东吴鼠辈,背后偷袭,隔断寻阳之后,或许会继续进兵西陵。”
“不久后,西楚这边,也必然会得到消息。配合东吴,两面夹击。”
“君侯,荆州之事,已不可为!”
温恢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直说。
“当速速派人南下,让西陵守军,带上物资,火速北上,和我大军汇合。”
“我军当迅速东归,走武胜关,穿越大别山,先去戈阳,再作打算。”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庐江和九江两郡,基本已经全部沦陷。至少,在他们看来,合肥城内还有一支大军,可以守住关键据点。
因此,关羽否定了这个计划。
“不必如此麻烦。”
“我自率军南下,前往西陵,夺回寻阳。沿着长江北岸,再杀回去即可。区区东吴鼠辈,何人可挡我锋锐。”
“另外,派人回一趟庐江郡,作为使者,前去质问东吴,顺便探听一下淮南情报。”
既然他做出了决定,众人自然领命。
但很快,关羽大军撤掉包围,沿着涢水南下,没有多久,就又收到了新的消息。
或者说,迎面撞上了又一批败军。
“报!”
“东吴以黄盖为先锋,钟离牧、鲜于丹为中军,进攻西陵城。”
“守将陈禄,暗中与东吴勾结,引吴兵入城,樊伷,殷观二位将军,战死沙场。前去督粮的参军刘靖被俘,誓死不降,被东吴斩首。”
听到这个消息,关羽怒火中烧,大叫一声,栽倒马下。
“陈禄小人,昨日叛楚降我,今日复降于东吴。唉!是我识人不明,害了刘靖他们。”
关羽说罢,侧头闭眼,颇为羞愧。
倒是温恢,想到了刘靖此人,也是唏嘘不已。
当年赤壁之战结束,他刘靖也跟着其父一起死守合肥,挡住了孙权大军。最后关头,配合季汉的谋划,击退孙权,而后正大光明地投入季汉。
论出身,比自己这个曹魏降臣要好上许多。
可惜今日,却死于小人背叛。
“君侯,西陵若失,我军后勤,将无以为继啊。”孙乾主管军队粮草后勤,此刻是真的慌了神,连忙出言提醒。
关平见关羽脸色阴沉,连忙说道。
“父亲,如今掉头走武胜关,穿越大别山,或许还来得及。”
但关羽脾气上来了,谁能劝得住。
他摇了摇头,说道:“大军且驻于安陆,就地筹措粮草,不过是再攻一次西陵,黄盖老儿,只怕还不如黄忠。”
可这世间之事,往往就是祸不单行。
关羽的大军,刚刚进入安陆,东吴这边的使者,连同关羽派出去的使者,一起返回了。
东吴这边,很“大方”的送来了淮南的军情。
考虑到关羽如今已陷入绝境,来出使的使者,东吴这边思来想去,还是派出了诸葛瑾。
毕竟有诸葛亮的面子在那里,关羽应该不会对他下杀手。
“君侯,皖城博士仁,合肥糜芳,先后归顺。”
“我东吴大都督鲁肃,已率大军兵进寿春。庐江,九江二郡,已重回扬州治下。”
诸葛瑾的话还没有说完,同样是徐州就跟着刘备,一路走来的孙乾就怒了。
“荒谬!”
“糜子方从徐州起,便追随陛下,乃是我季汉国舅,怎么叛国投敌!”
“想要来我军这里散布假消息,即便是看着丞相的面子,我也要将你乱棍打出去!”
诸葛瑾连忙从怀中,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书信,交给孙乾。
“公佑先生请过目,糜芳,博士仁亲笔书信,已经给六安,安风诸地守将看过,淮南各州县城池,业已归顺。”
“只等我东吴大军,达到寿春,则淮南事定。”
孙乾展开书信看完后,整个人瘫坐在地上,口里喃喃自语。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糜方,你糊涂啊!你徐州糜家,一世忠义,完了!你兄长卖了自己,为你糜家换来的天大机缘,都被你毁啦。”
关羽缓缓抬手,止住周围之人的话语。
丹凤眼微微一眯,目光锐利,仿佛眼神中,藏着一把尖刀。
对面的诸葛瑾浑身汗毛竖起,就好像自己站在一只猛虎面前,随时可能被对面一口咬死。
“子瑜先生,是从寻阳出发?”
“是,程普副督都攻下寻阳后,便深沟高垒,布置防守,我便到了那里。昨日刚刚收到大都督消息,淮南事定,特来劝谏君侯。”
关羽嘴角轻笑,说道:“从寻阳出发的啊。好,好,好,足够鲁肃从合肥到寿春了。”
接着,关羽又问道:“我若是不降,子瑜先生后面,还要继续北上,去随县见黄忠的吧。想要邀约西楚军队,和你们东吴一起,两面夹击于我。”
诸葛瑾脸色尴尬一笑,显然他正准备这么做。
他装出一副为关羽打算的表情说道:“君侯如今,已经失了根本,又在大别山西侧,陷入我东吴和西楚之包夹之中,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此乃绝境也。”
“君侯之威,天下悉知。我家大王,甚至敬仰。若是君侯愿意入我东吴为官,可依旧封侯拜将,提领大军。”
“一来不失将军之威,二来可保全淮南家小,两全其美。”
“我东吴所求,不过就是淮南之地,后面依旧可和季汉一起,对抗西楚,将军已经可以率军西进,攻伐荆襄。”
诸葛瑾的话,关羽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捋着自己的胡须,大笑起来。
“哈哈哈!”
“丞相一世英明,为何会有你这么个兄弟。”
说罢,关羽站起身来,慷慨陈词。
“我本解良一武夫,蒙陛下以兄弟相待。桃园结义,三十余年,情同手足。”
“孙权小贼,岂能同我兄长,相提并论。”
说着,一脚踢开面前的桌案,继续说道。
“我堂堂丈夫,岂能背义投敌。”
“若战败,有死而已。”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又何惧哉!”
一席话。
犹如龙鳞坠地,铿锵有力,骨气嶙峋,万古长存!
诸葛瑾还想继续劝说,希望关羽留下有用之身。
但关羽却又嘲笑起孙权,一步一步,逼近诸葛瑾,口中言语犀利,让诸葛瑾连连后退。
“可笑孙权小儿,鼠目寸光。以为这次突袭,便能拿下淮南,借西楚之势,逼我屈服。”
“那西楚君臣,最是奸滑。如今我手上还有数万军队,既然粮草无多,自然拼死一战,这种时候,他们西楚自然坚守城池,而不是出来找打。”
“你们想要联合西楚,自是痴心妄想。他们只想坐收渔翁之利尔。”
“而我这数万将士,只能破釜沉舟,决死东归。攻西陵,夺寻阳,杀回淮南。宁死,也要咬掉东吴一块肉,让东吴主力大军,伤筋动骨。”
诸葛瑾听了,脸色越发难看,他没有想到关羽被逼入绝境后,会如此决绝。
若是真如关羽说的那样,东吴这次可就真的亏大发了。
淮南之地,搞不好最后会被西楚给摘桃子。
“君侯,何必如此。”
诸葛瑾还想再劝,但关羽却背过身体,不再听他言语。
身旁关平,拔出佩剑,就将他逼退。
“看在丞相面上,我不杀你,你也休要自取其辱!”
只是关羽对待东吴使者,堂堂正正。
却没有想到,东吴使者团这边,却私下行了阴险招数。
诸葛瑾的使者团内,带着大批的淮南子弟家书。
就在诸葛瑾离开后,这些家书,就已经在季汉军中传开了。
这些淮南百姓写给关羽军中将士的书信,大多用粗糙的麻纸写成,字迹各异,歪歪扭扭。
但都带着淮南之地百姓对家人的期待。
“吾儿虎头,见字如面。淮南已归吴主,田亩安宁,吴官轻徭薄赋,家中一切安好,勿念。唯盼吾儿早脱战祸,平安归家。”
“夫君三郎:妾与妞妞日夜悬心。君随关将军西征,音讯全无。今吴军入主,秩序井然,市井平稳。妞妞日日问爹爹何时归,万望夫君保重自身,若有机会,千万回家。”
“大哥!我是柱子!别给姓关的卖命了!咱家那十亩水浇地,吴国派来的官儿说了,只要咱登记造册,还是咱的!还免税一年!快回来吧!爹娘也想你!”
一封封家书,写信之人,各不相同。
但是内容却很一致,那就是淮南平稳过渡,吴王政策甚好,家人无恙,殷切盼归!
明明是世界上最温暖的问候,此刻,却让季汉将士心中冰凉。
疲惫不堪、思乡情切的季汉士卒听闻家中变故,哪里还有心情作战。
识字的,大声诵读,不识字的,围拢着听。
起初是死寂,随即是压抑的啜泣,接着就有人嚎啕大哭起来。
归家的渴望,求生的本能,如野火燎原,再也无法遏制。
等到句扶,宁随二将,发现苗头不对,在军中收缴书信,禁止阅读时,军心早已散了。
而后,连续数日内,季汉军队中,从淮南地区征募的士兵,成队,成营的丢下武器铠甲,偷偷逃离军营。
他们甚至暗中串联了本该监督他们的巡营士兵,或者直接偷袭了关家军嫡系部队,只为自己能脱离军营,逃出安陆地区南下。
开始,关平,周仓还能带着人抓捕一些逃兵,而后当场斩杀,试图弹压。
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军粮短缺,赏赐不足,淮南失守,已成孤军。
关羽麾下军队,转瞬之间,逃散大半。
接着,他便得到最新的消息,程普整顿淮南败军之后,统帅东吴五万大军,沿着关羽进攻楚国的道路,顺着涢水,也杀了过来。
此时,关羽身边的军队,已不到三千。
“罢了。”
关羽这几日,还是被迫改变了决断。
“我们就走武胜关,穿过大别山,前往戈阳地区。”
“句扶,宁随,你二人带上百余人,直接前往汝南。找刘封和诸葛诞,让他们出兵接应。”
“其余人马,随我入驻戈阳,以待援军。”
“淮南,我定要夺回!”
残存的千余兵马,如同受伤的狼群,在关羽的带领下,沉默地离开了江夏郡,走进了莽莽苍苍、风雪初临的大别山山脉之间。
等他们穿过大别山后,部队一分为二。
不服气,也不甘心的关羽,自然是率领军队,继续向着戈阳城进发。
戈阳地区,在淮河以南,大别山以北。
真的按照东汉的行政划分来说,最早是属于豫州汝南郡治下地区。
但是汉末乱世,曹魏建立后,这个地方后来也被单独划出一郡,就叫戈阳郡。
只是这地区也在淮河之南,在广义范围内,也属于淮南地区的范围之内,名义上,也在关羽的管理辖区内。
关羽若是进入戈阳驻守,也能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关羽没有完全丢掉淮南地区,他依旧还在淮南坚守。
这年的初雪,来得好早。
也可能是大别山山脉外围,地势较高,温度更低。
细碎的雪粒中,关羽端坐在赤兔马上,腰杆挺得笔直,如同风雪中的青松,岿然不动。
“那山在乌云之中,依旧如此高耸显目,不知可有名字。”
前方不远处的一座山峰,让关羽心中有感,忽然就问了个问题。
“就是一普通的无名小山罢了。”孙乾随意回答道。
“如此险峻,当有名号。”
关羽微微摇头。
他的话,好似有魔力一样,刚刚说完,前面道路之间,忽有一块石碑,石碑上正好刻着这山峰的名号。
降云峰!
这个被关羽称赞的山峰,名为: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