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正式开始接手《贞观百科全书》的编撰。
原本挺失望不能去武器工坊,可看李世民那态度,李泰便觉得这编撰的事似乎也是不错选择。
最起码做好了能够得到李世民的重视。
而李承乾心中明白,李泰不可能只是为了为自己分担,肯定是有什么目的。
所以在李泰正式组建编撰团队的时候,他也是安排了自己的人进去,时刻盯着李泰,以免有什么事让他有个措手不及。
时间一晃,又是一年快过完了。
倭国使臣在长安城待了一个多月都没有见到李世民,非常的苦恼。
不知道如今倭国到底如何了。
也不知道从哪来的门路,竟然找来了东宫。
李承乾听见王泉说倭国使臣来的时候,也是一愣。
“倭国使臣来东宫了?”他不敢置信的问道。
“没错。”
王泉为难的颔首,低声道:“似乎是来寻求太子殿下帮助的,太子殿下这倭国使臣已经来长安一月有余,如今朝堂还没有对倭国战事做出态度,他们好像是挺急的。”
闻言,李承乾释然了。
想了想,随后问道:“倭国战事如何了?”
王泉思考片刻,回道:“一月前,运送粮草的船队出了状况,所以粮草便迟了半月之久,如今粮草已经运送到了倭国,大军也是原地休整了一月之久。”
“李将军还托人送回了口信,询问是不是要继续进攻?”
“嗯。”
李承乾微微颔首,至于李靖给自己带的口信,他倒是不意外。
毕竟倭国战事已经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掌控,只要朝廷一日没有确定,李靖便能继续进攻。
而倭国使臣,李承乾微微一笑。
“让他们进来吧,孤也要见见这倭国的使臣,看看他们倭国到底会不会同意孤的条件。”
“喏。”
不到一刻钟,王泉便带领着倭国使臣和一堆礼物走进了崇教殿。
李承乾眼角瞥了一下,并没有在意带来的礼物是什么。
“拜见大唐太子殿下。”倭国使臣礼貌的用了大唐礼。
似乎有意称臣。
李承乾这才抬起头,就像是刚反应过来一般,微微抬手道:“起来吧,你就是倭国使臣?”
“是,我叫苏我虾夷,乃是此次遣唐使的主使。”苏我虾夷谦卑的说道。
苏我虾夷?
这名字听的李承乾一愣,就连旁边的王泉也是表情古怪。
觉得这倭国的名字怎么这么奇怪。
咳咳~
似乎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李承乾咳嗽了两声掩饰尴尬,笑道:“哦?之前的主使难波津守呢?这次没来吗?”
苏我虾夷一怔。
不过很快就脱口道:“听闻难波津守来大唐出使,对大唐不敬,回到倭国,天皇已将他斩首了。”
斩首?
李承乾瞪大眼。
没想到倭国的天皇竟然如此迅速,本还想着利用难波津守一波。
可如今是没可能了。
不过也对,来大唐出使,结果却是引来了大唐这头猛虎的攻城掠地。
他要是皇帝,这责任肯定是要推到主使身上。
“好吧。”李承乾并没有觉得惋惜,而是淡淡的问道:“既然如此,那么主使来东宫是为何事?总不能是来跟孤交代难波津守被斩首一事吧?”
一番调侃,说的苏我虾夷很难看。
好歹苏我氏在倭国也是有头有脸,三代长盛,在倭国极有威望。
而且他苏我虾夷也是倭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好吧,这是在大唐。
他对李承乾的调侃一点脾气没有,甚至还要露出讨好的表情。
“太子殿下,外臣此次来一是为了难波津守冒犯大唐给个交代,二则是商量议和一事。”说着,苏我虾夷非常的卑微,语气甚至有些可怜道:“如今大唐猛虎之师已经攻占倭国三十余座城池,倭国一向对大唐俯首称臣,因为难波津守的错误,倭国百姓也遭到了苦果,还望太子殿下能够替倭国百姓劝一劝大唐皇帝陛下,能否议和停战?”
“哦?”
李承乾摸了摸下巴,觉得这苏我虾夷倒是一个聪明人。
一点没说大唐的错,而是把这次侵略说成了倭国的错,也没有说让大唐归还城池的请求。
倒是十分有趣。
也就是这一份有趣,李承乾有了点兴趣的问道:“那你说说,既然倭国认为是自己的错误,打算如何赔偿大唐的损失?”
“大唐天威受损,使团前往倭国遇袭,倭国不到钱,反而是派兵阻拦大唐天兵前往倭国,害的大唐损失数百名战将,这事总得要个说法吧?”
额......
颠倒黑白的能力,让苏我虾夷彻底傻眼了。
袭击使团一事,倭国是真的没做。
可他们也解释了,大唐的将军们非但不听,事后攻打的更加的猛烈。
如今大唐太子又说这是倭国的责任。
好,那就算是倭国的责任。
大唐大军都抵至白江口,倭国自保出兵,这怎么就是倭国的错了?
算了算了,来了大唐之后,苏我虾夷总算是明白了大唐的那句名言:胜者为王,败者寇。
现在是倭国有求于大唐,苦果也只能自己咽下了。
苏我虾夷非常的卑微问道:“太子殿下,请您提示一下,只要倭国能做到的绝对义不容辞。”
来了大唐一点进展没有,好不容易见到了大唐的太子,而且还是有非常重话语权的人物,他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哪怕是损失点城池,只要能够停战,也算是他出使有功,回去也算是有交代了。
李承乾继续摸着下巴,心中冷笑,要求他早就提了,不过现在是玩玩苏我虾夷的态度。
同时也相信倭国对自己的要求,不可能不答应。
不答应等于灭国。
“嗯,这样吧,孤觉得倭国境内的所有金银矿归属大唐,作为赔偿给大唐的损失,你看如何?”
“什么?”苏我虾夷吓了一跳。
所有的金银矿?
认真的吗?
李承乾对苏我虾夷的表情有些不满的蹙眉道:“怎么?大唐的天威难道还不值一些金银矿吗?若是轻易的揭过,大唐天威何在?岂不是他国也可以在大唐脸上踩一脚?”
“要是倭国不愿意,大唐也不会勉强,那就战场上见。”
一言不合就上战场,李承乾的语气也是非常的凝重,不似作假。
这可把苏我虾夷给吓坏了。
“太子殿下等等,这......这是外臣做不了主,还需要向天皇陛下请示才行。”
“嗯,请示去吧,今日就聊到这里,孤也挺忙的。看看这一堆的奏折,都需要孤批复,请示好了,再来。”李承乾示意了眼殿外,对王泉冷声道:“送客。”
“太.......”
“主使,请吧。”
不等苏我虾夷开口,王泉已经做出了逐客的态度。
无奈,苏我虾夷只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崇教殿。
走到外面,一路被带往了东宫大门,一路上都没有心思去看东宫的巍峨建筑。
满心满眼的苏我虾夷都在想,怎么和倭国天皇交代。
崇教殿。
等王泉回来复命后,李承乾问道:“送走了?”
“是的太子殿下。”王泉微微颔首。
没有外人在,王泉便随意许多,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静悄悄的半弓着腰研磨。
李承乾批复完一本不错的奏折,心情挺愉快,伸了一个懒腰道:“这苏我瞎子就没说什么吗?”
苏我瞎子?
不是苏我虾夷吗?
王泉并没有去纠正李承乾的口误,认为太子殿下这么称呼,那么以后苏我虾夷肯定就叫苏我瞎子了。
“并没有,不过看样子,似乎非常的为难,太子殿下,倭国能答应这要求吗?”他是知道李承乾的四大要求的。
或许苏我虾夷也听说了这些要求。
可听说和太子亲自说还是有区别的。
恐怕如今苏我虾夷都在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听错。
李承乾冷笑一声,往后一靠,悠哉的态度道:“倭国答不答应,也不影响大唐多拿对方几座城池。”
这么一说,王泉眼前一亮,反应过来了,原来太子殿下的用意是这个。
要是请示他们的天皇,一个耽搁又要半年之久。
就半年时间,大唐又不知道能够攻下几座城池了。
“太子殿下说的是,只是.......”
不等王泉说完,李世民挥挥手道:“别只是了,让押送粮草的船队带话给李师,告诉他,继续进攻倭国城池,不要停,只要朝廷这边没下令,最好能够攻到倭国京都。”
嘶~!
倭国京都?
平安京?
这段时日王泉也是了解过倭国的舆图,对于倭国平安京十分的好奇,区区岛国到底和大唐长安城有何区别?
竟然敢和大唐对战。
“喏。”
不等王泉转身,李承乾便又说道:“等等,秋闱那边结果出来没有,孤可是和国子监的大儒们打了赌,输了很没面子。”
“去给孤看看,那些去参加秋闱的学生有多少上榜的。”
“喏,我这就去看看。”
王泉顿了顿,发现李承乾低头继续批复奏折了,这才转身离开了崇教殿。
不止东宫这边在催秋闱秋的事。
国子监那些大儒们也是在催促此事,三日派人问,五日登门问。
弄的秋闱监考的官员都忙里忙外的在排名次。
今岁的秋闱时间已经推迟了,因为战事不决,加之官员严重不足,所以没办法只能推迟举行。
如今已经十一月了,不少考生也是等的有些焦急,不少考生都聚在了皇城外,等着礼部放榜的消息。
再不放榜,恐怕一些别的地方的考生都来不及赶考科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