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文是地狱难度#】
【先来首中译中,这是网友根据古诗重写的一首大白话诗:“天黑乌鸦冻得叫,躺在船上睡不着。苏州城外有座庙,大钟半夜还在敲。”】
北宋,元丰七年。
汴梁。
张怀民捻着胡须,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盯着天幕上那几行大白话,语气里带着十二分的不敢苟同:“这也配称之为诗?”
他倒不是瞧不起白话,只是觉得既称为诗,总该有些意境韵味在其中,这般直白浅露,与市井俚语何异?
一旁的苏轼却眼睛一亮,抚掌笑道:“我倒是猜出原诗是哪一首了。”
始终沉默品酒的王安石也抬了抬眼,带着一丝好奇问道:“哪一首?”
苏轼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吟诵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怀民仔细对照天幕上的“翻译”,再回味原诗的意境,不由得对苏轼摇头叹道:“子瞻啊子瞻,你怕是生错了时代。”
他指着天幕,语气半是调侃半是认真,“你瞧那后人,酷爱奶茶,你也好此道,还喜欢自己调配。”
“后人钻研美食,你亦是个中饕客。”
“后人喜好游历山水,你更是足迹遍布南北。”
“就连后人这般抽象的形容,你也能……嗯,对上脑洞。”
苏轼没好气地白了张怀民一眼。
我那是游历吗?我那是被贬!一贬再贬!
~~~~~~
评论区:
〖但丁是意大利人,但丁真是中国人。
但丁真去过地狱,但丁真没去过地狱。
但丁真是妈妈生的,但丁真也是妈妈生的。
但但丁丁真真是三个人,但但丁丁真真是两个人。〗
〖外国人:今天就死这儿了,谁拦我都没用,再见了妈妈!〗
〖今晚我就要远航。〗
〖你这个回答绝了,中国人都得反应一下。〗
〖没有啊,上面断句我跟他断的一样,中国人自带的理解能力。〗
“标点符号,实乃好东西。”张怀民望着天幕上那些清晰分隔语句的小符号,由衷感叹,“比咱们用的句读简便明了太多。”
“若书籍都能用上此物,寻常士子购书自学,便无需再苦苦求教于人如何断句了。”
他话锋一转,面露不解与些许愤然,“如此便民利学之物,朝中竟还有人极力抨击,真不知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苏轼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怀民兄,你是真不知,还是故作不知啊?”
张怀民轻轻摇头,目光扫过窗外熙攘的街市,语气变得深沉:“知又如何,不知又如何?”
“如今天幕现世,革新之势如大江东去,沛然莫之能御。”
“几个跳梁小丑的聒噪,又能阻挡什么?”
“这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岂容魑魅魍魉横行?”
他的声音渐冷,“若果子有毒,那多半是树木本身出了问题。毒树,就当连根拔起。”
苏轼挑眉,带着几分戏谑笑道:“奇也怪哉,先前你还总说我和介甫行事过于激进,怎的如今你倒比我们还要激进了三分?”
张怀民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安石,语气复杂:“我原以为,当年变法失败之因,是新党过于激进、不知变通,是旧党则为了反对而反对。”
“却不曾想,他们后来会这般对待王公——否定一切成果,肯定一切错误。”
他长叹一声,“或许,这并非新党或旧党任何一方的问题,而是打从国朝根基处,便存着痼疾。”
王安石依旧沉默,只是端起酒杯,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
苏轼见气氛有些凝滞,立刻哈哈一笑,打着圆场道:“罢了罢了,且继续看天幕,瞧瞧还有无这般改编古诗的,我等猜上一猜,权当游戏。”
“谁若输了,今晚丰乐楼宴席,便由他做东,如何?”
张怀民也收敛心神,笑道:“甚好。”
〖李白坐船往家赶,突然岸上有人喊,桃花潭水那么深,不如兄弟感情真。〗
瞥见这条评论,张怀民抢先一步,朗声道:“此乃李太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朋友想吃鸡,叫我去一起小树林子密,大山沟沟里开窗对空地,喝酒吹牛逼重阳我再来,菊花很美丽。〗
张怀民再次凝神细看,眉头紧锁,捻须苦思,一时竟想不出此诗本源。
苏轼见状,哈哈一笑,霍然起身,双臂微张,那姿态颇有几分后世“都闪开,我要开始装逼了”的架势,意气风发地吟道:“此乃孟襄阳《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中文学会1600个字,其中800个会写。小学水平,看简单读物基本没有问题。
3000字,已经脱盲,可阅读报纸基本无障碍
英文……3000词汇?〗
〖英语3万能脱盲了,但是遇到不认识的该查还是得查。〗
〖我们英语老师说在英国3000词的词汇量,相当于半个甚至一个文盲了。〗
〖要人命的专业英语,不学完全看不懂,还有的不好查。〗
〖毕竟是涉及到希腊、拉丁的缝合怪语言。〗
〖你如果骂一个老外“傻逼”,如果他能听得懂,大概率他会生气。
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及时更改话术,你得说他是“大聪明”。〗
〖说你聪明是夸你聪明,说你大聪明是说你缺心眼,说你小聪明是说你全是心眼子。〗
〖若是也能听懂,且为之奈何?〗
〖夸他真是个人才。〗
〖夸他头脑清澈,才为世出。〗
〖夸他圣质如初。〗
〖骂人的目的是为了伤害对方,人家听不懂你骂他还有意义吗?〗
〖骂人主要是为了让我爽,让对方不爽就下个阶段了。〗
〖请解释下面四句话:坏了坏了,这下坏了;坏了坏了,这下好了;好了好了,这下坏了;好了好了,这下好了。〗
〖1:咱俩都完了。
2:咱俩都完了但是责任在你。
3:你完了,但和我没关系。
4:好似,开香槟咯。〗
〖中文并不难,相反非常简单。中文入门容易。
中文的难度体现在文明的历史长,无断代,使得语言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
学中文,就要学中国文化。
相反英文中大量的屎山代码,那才是真的难学。〗
〖中文的增强压缩包——成语,老外一脸懵逼。〗
〖据说联合国的外国翻译最怕中方代表说一句“中国有句古话”。因为这意味着接下来的话,十有八九是超出了tA的认知范围……〗
〖这句话出现就意味着同传要迅速理解这句谚语并且找到他需要翻译的国家语言意思一样的谚语。而且因为是中文,还可能是个大型压缩包。〗
〖中方向对方丢了一个压缩包。〗
〖不是压缩包,是不明文件,无法解析。〗
〖这是函数声明,函数定义在哪你得自己去翻。〗
〖中方指责苏联方不要得陇望蜀,苏方赶紧澄清:我国没有入侵甘肃,更对四川没有领土主张啊。〗
〖中文书面语超级难,但中文口语,几乎是常见语言里最好学的。〗
〖光四音已经可以干掉大部分外国人了,有些同拼音的词换个音调完全不一样的意思,甚至还会出现令人尴尬的词汇。〗
〖那是因为近现代口语简化好多了,如果一口一个“之乎者也……”这样的说话方式,感觉很灾难。〗
〖从古到今任何人说话也没之乎者也过,那是书面语。〗
〖冷知识:除了孔乙己,古人口语不说之乎者也。白话一直有,笑林广记就讽刺过日常生活中说文言的酸秀才 。〗
〖关键我们出梗快,生活里面也经常运用到网上的梗,而且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过中国。〗
〖单重肯定表否定:就你对。〗
〖双重肯定表否定:啊对,你说的都对。〗
〖三重肯定表否定:啊对对对。〗
〖四重肯定表否定: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没事,我没有不高兴。〗
〖这句话是阴性,因为一般是女人用。〗
〖加上“哈哈哈”、“没事”、“没生气”,攻击力拉满。〗
〖前摇憋大。〗
〖没有不高兴不代表高兴。〗
〖我错了,行了吧。〗
〖反正我高不高兴也没人在乎。〗
〖好不厉害=好厉害;好不快活=好快活。〗
〖原则上可以=不可以;原则上不可以=可以。〗
〖原则上可以=平时不可以,较真了就可以了;原则上不可以=平时可以,较真了就不可以了。〗
〖有时候也会反过来,反正是薛定谔的可以。〗
〖楼上的形容不太准确。
原则上可以,就是可以,但是你得把手续补齐了,我不背锅。
原则上不行,就是千万别留手续,也别跟我扯上关系,这事我不知道,与我无关。〗
〖英语就有病,比如中国人,chinese;日本人,Japanese,按逻辑来说,法国人是Francese,对吧?
不对,法国人是French!这上哪说理去?〗
〖中文的隔行如隔山,但是站在山头看另外一座山还是大概能瞄到点东西。英文的隔行如隔小黑屋,猜死你也猜不准那个破单词35个字母到底小可爱的是什么意思。〗
〖German是德国人,Germany是德国 孩子背单词已经被打好几次了。〗
〖一个man是德国人,许多many德国人聚在一起就成了德国。〗
〖女生说:不要。光“不要”这两个字都可以当成中文6级考试了。〗
〖鸭蛋摸鸭蛋,牡蛎摸牡蛎。〗
〖就是不要啊,不会有人理解成欲拒还迎吧?〗
〖送口红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谁懂啊家人们,我就说一句不要,男朋友就不给我买了,是不是不爱我?〗
〖女生说:“那里不可以” ;求∶最后是可以还是不可以?〗
〖男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上一个人;喜欢上一个人。〗
〖怦然心动、激情四射、怀念旧爱、享受孤独。〗
〖激情四射应该是小鹿乱撞。〗
〖你看一用这种文邹邹的表达,就……没意思多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英语那无限增长的词汇量才是地狱。〗
〖中文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你拿一篇量子力学的论文过来,好歹我字都认识。英文就特么糟透了,长方体我都不知道是哪个单词。〗
〖中文只是读写困难,中文入门之后,比拉丁文字简单多了,没那么多复杂晦涩的语法,也没那么多莫名其妙的新词。〗
北宋,元丰七年。
三人并未顺着天幕热议中文是难是易,苏轼反而将话题引向了古今词义的变迁。
“譬如这‘哥哥’一词,在唐朝时,乃是父亲与儿子交谈中,父亲的自称。”
“到了本朝,虽已衍生至夫妻、主仆间的昵称,但父亲自称的这层含义犹在。”
“可到了后世,竟只剩下‘兄长’一义了。”
“到了如今,虽衍生到了夫妻、主仆的称呼,父亲自称的含义却一直都在。”
“到了后世,却只剩下兄长这一含义。”
他指尖蘸了茶水,在木桌上写下【阿耶】、【阿爷】二词。
“此二字在唐时,常用来称呼父亲。”
他顿了顿,看向张怀民,“怀民可知阿爷一词,在西南等地又作何解?”
张怀民略一沉吟:“似乎亦可用来称呼祖父?”
苏轼点点头,又摇摇头:“然也,却也不尽然。”
“仅部分地域用以称呼祖父,更多地方,却特指祖母。”
张怀民闻言,神色顿时变得有些古怪:“那称呼祖父,莫非只单称一个‘爷’字?”
在西周时,“爷”乃是庶民对父亲的称呼,与贵族所用的“父”相对,如今词义竟颠簸流转至此,着实令人感慨。
苏轼颔首,明白张怀民为何面露异色。
三人相视一笑,继续举杯对酌。
然而,窗外原本隐约的市井嘈杂,此刻却陡然放大,化作一阵阵激烈非常的争吵与辩论之声,清晰地传了进来。
一个嗓门洪亮的汉子嚷嚷道:“要俺说,俺们中国话、中国字,就是方便,听着音儿,差不多就能明白个意思,哪像那些个番邦文字,弯弯绕绕,看得人眼晕!”
立刻有个看似是教书先生的人反驳,声音带着文人的执拗:“非也非也!这位兄台所言,仅得其表,未得其里。”
“语言之道,岂止于听懂?更要精准、要传神、要能载道!”
“我华夏文字,一字一乾坤,内涵之丰赡,岂是那些蛮夷文字可比?”
“此非方便,实乃精深!”
又有一个年轻的声音插了进来,语气带着几分抬杠的意味:“先生您这话,学生不敢完全苟同。”
“方便就是方便,简单就是简单。”
“就好比那契丹文、西夏文,那才是真叫一个‘精深’。”
“别说写了,光是认,都让人头大如斗,纯粹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那教书先生似乎被激怒了,声音拔高:“尔等这是诡辩!文字之用,在于传承文明,维系道统,岂能仅以难易论优劣?”
“契丹、西夏之文,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造硬凑,不成体系,安能与我有数千年传承之华夏文字相提并论?”
先前那汉子又嚷开了:“老夫子,您别光说大道理啊。”
“那契丹文,还分什么大字、小字,大字照着咱汉字改,弄出三千多个,结果他们自己人都嫌麻烦,用不转。”
“后来又学回鹘人搞什么拼音小字,弄出五百多个发音符号。”
“好家伙,别说咱汉人了,我听契丹的商贾说,他们契丹人自己学起来都叫苦连天。”
“依我看呐,早晚得被他们自己人扔进故纸堆。”
“还有那西夏文,”另一个声音加入战团,语气中充满了鄙夷,“更是扯淡!”
“说是仿照咱汉字创的,可好的不学,光学些糟粕。”
“把字弄得繁琐无比,笔画多得能当画看。”
“还有他们那说话的调调莫名其妙,语法更是云山雾罩。”
西夏文字有独特的语法结构:在句子中,谓语动词往往位于末尾,宾语则放在动词的前面,而形容词有时则放在名词之前,有时则置于名词之后。
“所以说嘛!”那粗豪汉子总结道,“还是咱的话、咱的字好!听着明白,用着方便!”
“是精深!”
“是方便!”
“是尔等不懂其妙!”
“是老夫子您太迂腐!”
窗外的争论愈发激烈,俨然分成了“方便派”、“精深派”和“看热闹不嫌事大派”,吵得不可开交。
酒肆雅间内,苏轼、张怀民、王安石三人相视莞尔。
这些市井百姓的争论,虽显粗浅,却恰恰触及了语言本质的一些关键。
张怀民摇头轻笑:“百姓虽不解文字深意,然其感受,却最是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