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衣带着杜家两姐妹,在城门外迎接。
“恭迎王爷凯旋。”
李星辰看着黄衣已经能够骑马了,感到非常欣慰。
“黄姑娘,你的伤好了?”
“差不多了。多谢王爷挂怀。”
“这段时间,辛苦黄姑娘守城了。”
黄衣微微一笑,转过头看了看杜家姐妹。
“这都是两位杜小姐的功劳。后勤运筹,工地建设的监督,钱粮方面都是她们在管。她们帮了大忙。”
杜如冰笑道:“我们只是听从黄将军的指令办事而已,没帮上忙。”
李星辰点点头:“不错。回去,重重有赏。”
这时候,李星辰感觉到一种异样的紧张,似乎有人在盯着自己。
在人群中,有个人看着很奇特。
戴着草笠,神情严肃。披着蓑衣。
不对,蓑衣是加宽的——肯定藏着什么武器。
李星辰指着那个穿蓑衣的人,喊道:“快抓住那人!”
护卫们很快蜂拥着,扑向那个蓑衣人。
就在这个时候,右后边一棵树上,飞来一枚弩箭,直直地朝着李星辰面门而来。
千钧一发之际,李星辰座下的马儿刚好受到士兵的惊吓,嘶鸣着往后扬起马蹄。
弩箭刚好射中马脖子,一头栽倒了下来。
护卫们大喊:“抓刺客!”
“刺客在树上!”
“护盾!护卫王爷!”
现场一片混乱。
围观的群众,尖叫着,四散奔逃。
卫兵们围成圈,用把李星辰护在中间。
“快,离开此地。”
李星辰抽出短管火枪,正准备拼命,却被士兵们用盾牌护着,不由分说,一路护送回指挥部。
李铁牛也抽出短管火铳,指挥士兵,朝着周围的树上射击。
一时间,周围的树上,落下了好几个人。
上去一看,都带着弓弩和短刀。
“都是些刺客。到底是谁?混在人群中刺杀王爷。带回去。追查到底。”
李铁牛带着士兵,开始全城搜捕刺客的踪迹。
忙了一天,除了射杀的刺客之外,又抓了几十个可疑人员。
李星辰分析来分析去,觉得这些人不简单。
刺杀的时候,用的是军用弩箭。而且,还不是一个人,好几个人同时配合。
当时,要不是战马受惊后仰,后果不堪设想。
“把这些人交给侦察营的士兵审问,继续追查。一定要查出幕后黑手。”
黄衣也觉得奇怪。
这次刺客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冲着李星辰来了的。
“王爷,这段时间,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轻易不要露面。”
李星辰笑道:“这个不妨。毕竟,我身边的护卫队还是非常得力的。”
李星辰知道,必须外松内紧,才能引蛇出洞。
所以每天都带着卫兵,穿梭在城内外,查看各个工地的进度,以及来了解工人和士兵们的生活情况。
为了防止意外,李铁牛亲自带着卫兵们,寸步不离地保卫李星辰。
外围是侦察营的士兵,设下了大量的暗哨,就等着刺客出现。
可是,一天下来,刺客居然没有任何动静。
李星辰怀疑,刺客是不是被吓坏了,故意躲了起来?
此时,随着邕州城的建设进程加快,到处都需要人手。
李星辰萌生了再次招兵的想法。
想到历朝历代,岭南西路出的狼兵,都非常能打仗。、
这里的兵员非常不错,于是转过身来,对李铁牛笑道:“铁牛,想不想把你的骑兵增加到两万人?”
“当然想。我们在之前的战斗中,缴获了敌人的大量战马。正好用来扩充骑兵队伍。”
李星辰点点头。
“那就抓紧时间在这儿征兵。这里的士兵,号称狼兵。能吃苦,能爬山,能打仗,不怕死。纪律感和荣誉感很强,是天下一等一的士兵。”
李铁牛也听闻岭南西路的兵员非常不错。
毕竟,之前打仗都很顺利,就是进入岭南西路之后,还被围城了。
“好,我马上下达征兵令。”
次日,得知李铁牛扩大招兵规模的时候,程不言找到李星辰。
问道:“铁牛扩大部队规模,那我的呢?”
李星辰笑道:“程将军,你当然也可以征兵。不过,您回去之后,可以在沿海一带征兵。那里地兵员跟这里的一样。”
程不言点点头,心想,如果在邕州征兵,一来有和李铁牛抢人的嫌疑。二来,这些士兵远离故土,驻扎在海州,确实不合适。
“好吧,那我就回南部征兵。”
过了几天,三个御医来辞行。
“王爷,如今黄将军的伤势已经痊愈。况且,我们出来也很久了,得回朝廷复命了。”
李星辰看着三人,赶了七八百里路来救治黄衣,确实不容易。而且,他们都是太医院医术精湛的御医,确实不适合留在军中。
考虑到路上可能还不太平,于是想让他们跟程不言一起走。
于是劝道:“程将军过两天会启程回海州。你们跟着程将军的大军一起回去,安全很多。到了海州,让程将军派人护送你们回朝廷。”
三个御医说什么都不肯。
“我们耽误了很多时间,再不回去,朝廷要责难了。且太医院如今缺人手。”
毕竟,来邕州很久了,回去晚了,可能朝廷那边不好交代。
“既然如此,我这就派人护送你们回去。”
李星辰无奈,派出两百名骑兵,护送三名御医返回清溪城。
可是三人刚离开不久,李星辰就感到心神不宁。
总感觉要出事。
果然第二天,就接到逃回来的两名骑兵报告。
“报告王爷,我们护送三名御医,准备穿过六万大山,没想到遭到一千多土匪拦截。为了保护御医,我们队长下令爬上一处山洞,固守待援。”
李星辰看着两个浑身是伤的骑兵,以及他们焦急的神情,顿时大怒。
站起来,一拍桌子。
“来人,给我调集三千骑兵。我要赶过去,把这伙土匪给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