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475章 新的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去年每个部落是给了5头牲口以及几个族人在这边听从熊部落的调遣,不过规模虽然很大,但跟今年相比,几乎是差了三倍。

今年捕捉到的牲口太多了,算上熊部落自己的,以及这些部落会带回去宰杀掉的,至少还能留下2万头。

要是照护这些牲口,每个部落出5头远远不够,所以熊巫也要提高标准和要求。

“只要是参与其中的部落,需要从收获中,分出30头牲口,并且,需要提供3个族人,来牧场帮忙干活。”

熊巫注意着各个族长的表情,继续说道,

“当然,这些族人的食宿问题,都由熊部落来解决,只要按照我们的要求,做好牧场的日常工作即可。”

这个要求并不算高,现在每个部落都能出得起,况且这些牲口都是在熊部落的帮助下才得到的,要是熊部落不为他们考虑,甚至无耻一些的,将大部分猎物据为己有,每个部落只给上十几头,那他们其实也无话可说。

不管怎么说,熊部落都已经很照顾他们了。

“当然了,熊部落也不会让大家吃亏,这些牲口由部落统一驯化、喂养,可能这两年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不过越往后,我能保证诸位的收获就越多,终有一天,我们不需要再去围猎,也能得到成群成群的牲口,有着用不完的畜力。”

在讲完部落的条件后,熊巫又谈起了参与的好处。

首先是之前讲过的,帮助这些部落解决了照护的喂养难题,包括场地、饲料、人员和技术。

其次,参与的部落,会按照投入的牲口数量,来作为日后收益的分配比例。

打个比方,骨部落投入150头牲口,占所有投入的百分之五,八个牧场明年入冬之前,假如繁殖出来一千头牲口,那他在拥有150头牲口的同时,还能再分到50头才生下来的牲口。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熊部落能够一直保持这么大的养殖规模和繁殖率,这些参与的部落,每年都能得到一定的“分红”,这要比带着人去狩猎稳定多了,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和人手,去建设自己的部落,去开垦更多的土地。

第三是对畜力的使用。

凡是参与的部落,每年春耕的时候,可以从牧场带回去相应数量的耕牛,帮助部落进行春耕。而如果需要用到牛或者驴子进行运输,也可以将这些牲口带回去,放到自己部落来饲养。

可能这些部落养上百头很是困难,但养上几头十头的,尤其是在春夏季节,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

当然这也是这几年的打算,几个牧场最终还是会完全属于熊部落,这种好事熊部落自然也能看到,更不会无休止地帮助这些部落。

这几年可以允许这些部落放在这里饲养,但随着这些部落条件的改善,这些寄养在熊部落牧场的牲口,总要回到各自的部落去。

“还有,明天我们会将部落可以兑换的物资公布出来,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找熊皮这几个队长进行兑换。”

在体会了熊部落的生活方式后,所有的部落已经离不开熊部落供应的各种物资了,这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熊部落的目的也正是在此,没有这些部落的“消费”,部落生产出来的物资,那不就是白白生产了吗?

食盐、陶器、麻布、兽皮大衣、鞋帽手套、黍米酒、豆制品……这些东西,都不是现阶段这些部落能够生产的,更何况,即便是自己去生产,没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原材料,想像熊部落这样低成本地生产,是根本不现实的。

比如兽皮大衣,其实制作起来并不复杂,即便这些部落再落后,也是可以制作出粗糙一些的成品。

但穿起来没有熊部落的舒服,保暖性能也不够,甚至制作所需要的兽皮,也要比熊部落高出一些,甚至所需要的兽皮,稍微再加一些东西,就能换到更好的兽皮大衣。

所以对熊部落各个工坊生产出来的物资,已经成为这些部落不可或缺的东西了。

“等明年开春以后,熊部落也会带一些铜钱过来,这样大家也不用再将牲口换成粟籽,再用粟籽换我们的物资了。”

……

粟米的交换比例又上来了,原本一斤肉食可以换五斤的粟籽,就算是活体的牲口,一斤也可以换到三斤粟籽,但现在在白骨洞营地,这个比例提高到了一比二,就是一斤牲口只能兑换到两斤粟籽了。

跟去年一样,即便如此,用多余的牲口来交换粟籽的部落也非常多,交换的数量更是达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

毕竟这些部落除了吃肉吃粮之外,还要多交换一些熊部落特有的东西,不然这个冬天依旧会很难过。

因此交换的牲口数量,达到了1400多头,平均下来,每个牲口差不多都在200斤以上,所以粟籽的交易量,更是达到了近60万斤。

当然这些粟籽,要让熊部落一下子拿出来,也很是困难。

就算是白骨洞这几个营地收获的粟籽,再加上从部落持续运过来的,用来支付这些,也远远不够。

好在用作交换的粟籽,实际上并不需要付出,只是作为衡量的单位,让这些数学普遍不好的部落,知道自己应该得到多少粟。

事实上,由于不是太识数,外加换来换去的很是麻烦,很多部落已经嫌这么多粟籽根本无法携带,交换的时候很不方便。

为了减少交换时的麻烦,熊巫提供了一种方法,便是由熊部落提供特制的木牌,每块木牌上写着一百斤、五百斤、一千斤的字样,用作为临时的交换凭证。

如此一来,只要拿着木牌,就能去熊部落的白骨洞营地,交换相应数量的物资,而不需要带着实际的粟籽过去。

但在各个部落互相之间的交易上,还是用粟籽作为基础的交换单位,毕竟这些粟籽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不是每个部落都能拥有熊部落一样的信誉。

但即便如此,用这种木牌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核算比较困难,木牌有的在别人手上还没来得及交换,有的以及作为“货币”又交换了出去,让负责统计的熊巫也有些头疼,不得不在每天的交换后,详细记录下来交换了多少物资,以及出入的明细。

如果连自己支出多少、收入多少都没办法了解清楚,那部落还怎么知道交换是亏还是赚?

木牌的不便,让熊巫更想回到部落,去看看熊洪所说的,铸造的铜钱是怎么一回事。

前几天收到熊洪传递过来的信件,受限于篇幅,熊洪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部落现在发生的事情,捎带着提了一嘴铜钱的使用,这也让熊巫知道了铜钱的存在,但对于怎么用?有什么作用?完全不清楚。

所幸从码头送物资过来的水鱼等人,带来了几枚“珍藏”的铜币,交到了熊巫手中,又详细说了很多铜钱的用处以及熊洪在部落的变革,这让熊巫心痒难耐,恨不得立马就飞回到部落去。

“这么说,族长跟他说的一样,从南方回来,就再也没有出去过?”

熊巫有些难以置信,熊部落的族长,向来在部落里是待不住的,没想到从六七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熊洪居然都没有出去。

“是的,大巫师,他不仅自己没再出去,还减少了几个营地的探索任务,说什么要休养生息,等大家恢复好再说。”

虽然对熊巫怪异的眼神很是不解,但水鱼还是如实说道,“族长在部落里,还让熊黑和熊祀新增加了一些上课的内容,很多族人学过之后,知道新人和老人都是部落的一员,现在很少有争吵出现了。”

熊洪第一阶段的目标,让新人逐渐融入部落,让老人接纳新人的计划,开始逐渐呈现出成效。

集体劳动、授课、组成小队、推行私有化,这些措施有效地让部落新人和老人之间的嫌隙开始弥合,就如同熊霸的队伍一般,一个小队中既有新人又有老人,只有互相了解,很多矛盾便会逐渐消失。

“怪不得,族长也没说要到这边来了。”

熊巫有些感慨,此次围猎获取到大量的牲口,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不过对于熊洪来说,现阶段部落物资已经挺丰富的了,最大的任务还是追求部落的稳定,让忙碌了这么久的族人,有个闲下来的时候。

现在看来,熊洪当初跟他说的一样,做到了这一点。

“对了,大巫师,你们什么时候回去?要不要跟我们的船队一起走?”

这次水鱼是带来了一些食盐和麻布以及工具,朝阳营地什么都缺,熊巫为此写了很多次信件,不是要这个工具,就是要那个材料。

而水鱼为此也是奔波在凌河航道上,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刻。

“不了,这次围猎到的牲口太多了,我们需要分批将这些牲口运送回去,你的船只装不了这么多。”

当水鱼得知熊部落今年的围猎收获后,也是惊讶的张开了嘴巴。

说起来,熊巫也没有详细去统计,此次围猎熊部落到底获得了多少牲口。

首先是围猎总数的一半,也就是头牲口,这是由熊部落凭本事获得的,任何人都没有意见。

然后熊部落作为66个部落之一,又分到了180头猎物。

再者,其他的部落将大部分的牲口都寄养在白骨洞的几处牧场里,为此也支付了一大群牲口,每个部落30头,65个部落,也贡献了1950头;

最后就是这些部落兑换熊部落的物资,平均下来,每个部落差不多在20头左右,差不多又有个1400头。

杂七杂八的计算下来,熊部落今年的收获,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