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嫣坐在龙椅一侧,晃了晃小腿儿,看到她娘正在看她,她咧开嘴,龇着小白牙,看回去。
黛玉见孩子状态不错,也就不再关注。不然她一个儿媳妇频频看上座的公爹算什么事儿...
胤礽这边也是时刻关注着他闺女,尽管知道皇阿玛不会对孩子如何,却还是时不时看两眼。
其他阿玛嫔妃宗亲见到这一幕,心思各异。今天可是给十六皇子筹办的满月宴,却没想到主角变成了太子的女儿。
有不少人猜测,皇上是不是在借此举告诉众人,太子依旧是他心中最满意、最喜欢的儿子。
。
然而,事实却并非大家猜测的那样。
康熙把蓝嫣抱在手的那一刻,就觉得身体松快了不少,这才抱着不愿意撒手,他见蓝嫣乐颠颠的坐在一边,不哭不闹的,还真来了点含饴弄孙的兴致,问道:“你多大了。”
蓝嫣晃动的小腿儿停了下来,看向康熙,“我快两岁啦,你多大啦?”
康熙没有立刻回答,挪动一下身子,审视着蓝嫣。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众人下意识屏住呼吸,猜测着接下来会发生的事。
嫔妃福晋们大多都在看笑话,甚至期盼着康熙会对蓝嫣做些什么,最好是因此迁怒太子才好。
阿哥们的心思比较复杂,因为孩子对皇阿玛的称呼不够敬重这点并不足以撼动太子的地位,借此引到太子身上,不值当的,反而还会给皇阿玛留下一个薄性寡恩的印象。
蓝嫣眨着眼睛,见康熙不说话,她干脆低下头,将注意力放在龙椅的龙头上面。
很快,康熙大笑一声,“朕已过不惑之年。你这丫头,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不惑之年是多少岁?”蓝嫣抬头看他一眼,问道。
“人到四十,方为不惑之年。”
蓝嫣听懂了,点点头,小大人似的说了句,“那你还年轻哇。”
康熙一听这话,更开心了,谁不愿意年轻啊,但嘴上还是说道:“朕老了,你阿玛他们才是真正年轻的一代。”
“行了,去找你额娘吧。”
蓝嫣溜下龙椅,末了看到康熙腰间挂着玉佩,上面雕刻着一头金色的五爪金龙,嗯..这个很好看,有点像哥哥。
她把两只小肉爪放在康熙的膝盖上,软乎乎地喊了声,“皇麻烦,你的这个好看。”
康熙:“你喜欢?”
蓝嫣点头,“喜欢。”
康熙解下玉佩要给她,蓝嫣却拒绝了,“我不要。”说完,迈着小短腿儿,跌跌撞撞地跑去她娘身边。
接下来,李德全走到康熙身边提醒可以开宴了,康熙讲过开场白,又喝了不少皇亲和小辈们敬的酒。
一个时辰后,宴会散场。每个人都像是戴着一张假面,推杯换盏。
黛玉对此,只觉得无趣。
----------------------------------
三日后,四妃亲自带着交接宫务的印鉴和宫牌来了毓庆宫。
四妃上门时,胤礽去了乾坤宫帮着康熙批阅奏折,黛玉则是在院中移植花草,蓝嫣正坐在地毯上跟三小只拼装水车。
毓庆宫本就是斋宫改建的,建筑面积还真是不大。一下子呼呼啦啦进来这么多人,屋子显得逼仄了不少。
蓝嫣的水车木板都显得碍事了不少,她撅着屁股蛋子,让奶嬷嬷们帮忙把东西搬到厦子下面去,她要继续玩。
小白看着就是一只普通的小白貂,叼着几片木板跟在蓝嫣身后,引得四妃都由心夸赞着她通灵性。
黛玉只是笑笑没有接这话,吩咐宫人上茶,她问道:“几位娘娘前来,可是有事?”
“是啊,咱们几个整理这些东西可是费了不少日子呢。”
“我们几个到底入宫的时间比太子妃长,若是遇到什么不好处理的事情,随时都能跟我们说。”
四妃她一句,你一句的就把之前拖了半年的事情推得干干净净,甚至还摆出一副体贴长辈的嘴脸。
黛玉扫过宫女递上来的印鉴和宫牌,微微摇头,“四位娘娘,把这个都带回去吧。皇阿玛的旨意应该很快就会传回各宫中了。”
四妃一愣,太子妃这话什么意思?难道皇上又改变主意了?
可皇上那日宴会对蓝嫣的态度不就是在警告她们,太子始终是太子,依旧是皇上最在意的...所以,她们才早早把宫务交出来,可太子妃的话...莫不是她们都理解错了?
在场的没有蠢人,闻言,各自寻了不同的由头直接回宫了。
黛玉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勾,几天前,她抱着女儿去康熙面前哭了一通。
她也哭,蓝嫣也哭,偏偏她们娘俩儿哭的不让人心烦,抽抽嗒嗒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给人一种,‘再让她们哭就是你的错’这样的感触。
黛玉抱着闺女跪在保和殿,一边哭一边说着,
“皇阿玛,是儿臣没有本事,至今都未能将您交待的事情处理好。儿臣到底不是您千挑万选的出来的,儿臣知道您之前早就给太子相看好了福晋的人选。儿臣不如那些待选的女子讨您喜欢,您看不上儿臣也是对的,谁让儿臣只给太子生下一女。这满宫的人,谁都能来踩我们娘俩儿一脚。”
“呜哇,额娘不哭,我们还有阿玛。我们走,不在这里了,这里不好,这里的人都不好。”蓝嫣呜咽着站在她娘怀里,小短手笨拙地给擦着眼泪。
哎呦,这场面别提多可怜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康熙怎么欺负这对母女了呢。
康熙见过这么多女人,不论是她祖母还是她额娘,后宫嫔妃,又或是儿子的女人,还真是没见过黛玉母女俩这样的。
要说这个儿媳妇对他没有敬畏吧,倒不是,作为小辈儿该遵守的礼数一样不少,还都做的很好。
可偏偏说出来的话软绵绵的,还绵里藏针。
康熙:“你们起来回话,太子家的,你今日带着孩子来,所为何来?”
黛玉母女俩儿泪眼汪汪同时看向他,尤其是小的那个,嘴巴瘪着,强忍不哭的样子。让康熙都心软了,近些年他越来越凉薄,这样的情绪还是太子小时候出现过。
黛玉:“儿臣能力不够,管理不好那些公务,您还是收回成命吧。”
康熙:“朕再给你两年学习宫务的时间,这次就算了。至于后宫惠妃她们,会给你个交代。”
......
果然,四妃回到各自宫中,全都受到了皇帝的训斥,禁足半月。到底是跟了皇上多年的老人,这样的处罚虽然不疼不痒,却也让整个紫禁城都看明白了康熙的态度。
(看到了姐妹们安慰的话,谢谢你们。那我继续写吧,什么时候你们也不看了..再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