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搞审批这帮人明显没有能正确的预期华夏市场未来五年或者十年的市场需求,而且是大大地低估了!

这人呐,目光短浅不可怕,可怕的是目光短浅之人身居高位!目光短浅之人身居高位也不怕,就怕他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或者压根就不听别人的意见!

北大的申请里边就有一份关于目前华夏小轿车市场的分析和未来十年的小轿车市场预测,做的非常的详细。

可是这份报告明显没有被重视!

更加没有人来问问何雨柱这个体检报告的人。

算了,和该自己家以后来挣这个钱!

不过何雨柱看得开,自己建立校企的本来目的就是给学校提供教学和科研资金,不是为了搞什么工业,也不是为了弥补前世的遗憾查缺补漏。

学校有了充足的资金就可以拒绝别有用心之人的捐赠,就不会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扰,更不会成为他人的代言人,成为新一代汉奸。

何雨柱想北平大学成为纯粹的华夏学府。

而现在又新开了了三家挣钱的企业,目前为止运营良好,可想而知以后学校的经费应该不会成为问题,何雨柱这个校长也算是给学校做了件好事儿实事儿!

反正何雨柱也不求名垂千古!

……

首届“北驰”杯自行车载重比赛圆满举办,成功结束。

男女个人冠军和集体冠军都被什刹海街道办的人拿去了。

不过有参赛选手直接指出,比赛获得前几名的都是专业自行车运动员。

稍微一调查就知道,国家自行车队的男女选手以个人名义在什刹海街道办报名参加比赛,而且人家还没托大,全员配备北驰山地车,每天负重75公斤训练,营养补充也是极好。

夺得冠军也是没毛病!

何雨柱得知此事也无可奈何,现在改变报名规则显然来不及了,之前也没人说专业选手不能报名啊!

不过这种问题也好解决,何雨柱干脆让栗娜设立一个特等奖,专门奖励给专业选手。

前三名奖励不变,从第四名开始每人奖励现金250元。

在比赛终点北大北驰自行车厂,主办方和各协办单位当场就举行了颁奖仪式,还邀请参赛选手参观了自行车厂。

所有之前公布的奖励全部当场兑现,前三名的奖励还派车给送到了家里。

集体前三名的奖品也是当场兑现,庆功宴与奖励宴席当晚就在华丰酒楼举办。

不仅如此,何雨柱还让栗娜临时加了个记者招待宴,答谢各个电视台电台和报纸杂志等等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们,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

也是想让这些记者们好好的报道,把广告效应尽量发挥出来!

比赛结束之后,按照原计划,李国生代表“北驰”自行车厂把临时借给参赛选手的150辆山地车捐献给了公安系统,另外的230辆捐献给了参赛的北平部队。

比赛过后,“北驰”杯自行车赛和北驰自行车都成了北平老百姓聊天时的焦点话题!

读报纸的听广播的看电视的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北驰自行车,能载重能爬坡速度还快还省力,尤其是正在骑的和骑过的,无不交口称赞!

了不得了,简直是汽车摩托不出谁与争锋?

这些新闻不仅仅是在北平报道,全国性的报纸体育杂志和电台电视台都有报道。很快“北驰”牌就名传大江南北!

再加上山地车在西南的云贵川地区和西北的陕甘宁地区的反应良好,供销总社和百货系统都追加了山地车的计划量。一时之间“北驰”牌山地车供不应求。

这不连带着北驰的加重车女士坤车的计划量都追加了不少,儿童车这种都不被大家看好的品种,一个月也有了三万辆的计划量!

八月,全厂月计划量突破二十万辆大关!

这才建厂生产不到半年的时间啊!

要知道永久的月产量大概才二十八万辆!

华夏营销大师!

这是华夏商界给何雨柱的新称号!

一个城市级别的赛事把一个新开的自行车厂的销售量推到了很多老自行车厂都达不到的数量,仅次于永久、凤凰和飞鸽三大品牌,跃居第四名!

谁敢说何雨柱不是营销大师?

那工业部的统计数据也不答应啊,北驰自行车厂的全体员工也不答应啊,买了北驰自行车的消费者更不愿意。

要说这北驰自行车,它的技术来源于何雨柱的系统商城,还是何雨柱花贡献点加价买的改进版,质量好、省材料、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消费者买到手骑上之后就知道了,报纸上那些比赛冠军说的话没错,这车骑起来真是省力,带个人或者带两袋子土豆什么的就跟一个人骑一样,一点都不累。上坡时只要一变速轻松就能上去,平地上也比其他自行车快不少!

这北驰自行车与宣传的一样,而且只要一半工业卷,贵点也值得,老百姓生活好了,还是比较认可好东西的!

其他自行车厂看着北驰的山地车眼红,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山地车变速的原理,他们对于自行车的发展趋势也是有研究的,不过他们认为目前山地车的需求量没那么大,兴起至少还需要五到十年时间。

结果呢,打脸了吧?

不过他们也没想到北驰会采用2?3的6倍速这种几乎是最低等级的倍速。还真是不走寻常路!

要知道前二三十年国外的变速自行车都是3?6的18倍速和3?7的21倍速的入门级,谁会用2?3的6倍速呢,太低级了!

北驰太取巧了,不过2?3的6倍速的变速器制造极其简单,成本也极低,确实能为老百姓所接受。

而且只要不是参加专业级比赛,2?3的6倍速也够用了!

既然有利可图,那我们也行啊!于是很多厂家包括三大牌,都想生产这种2?3的6倍变速自行车。

他们都是国企,习惯了“别人能生产的我们也能”的计划经济思想。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北驰自行车厂申请了国家专利。

1985年专利法就实施了,可是有太多的人心里没有专利概念。

可是他们的申请被驳回立刻就傻眼了!

不仅如此,人家北驰从2?1的2倍速到3?10的30倍速,只要是人家的变速方式人家都申请了专利!

你们想生产?也不是不行,北驰同意就可以!

还有就是你们自己研究新的变速方式,自己也申请个专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