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侯府。
王凡看着襁褓中的儿子喜极而泣,上一世的儿子自从大学以后,只与王凡见过一面。
那是寒假回家,但也只是在王凡那住了一个星期,以后就只在微信视频中见过了。
直到王凡意外穿越也没能亲自见上一面,那时王凡一个人生活的寂寥无趣,看到别人家的小朋友格外喜欢。
如果那时有个牵绊,王凡也不会毅然决然的接受那个实验……
这一世的王凡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社畜,他有能力让自己的子女生活的很好,所以他要多生几个。
自从他知道自己没有灵根无法休闲后,一个计划便已产生,百子千孙计划。
一百多妻妾每人为他生一个孩子,那就是一百多个儿女。
总会有愿意陪伴在他身边的吧?就算不陪在身边,偶尔总有能回来看望自己的吧?
王凡其实最不喜欢孤单,但在外人面前常常展示出自己讨厌麻烦的样子,实际上就是在掩饰他寂寞的内心。
看着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儿子,王凡激动的双手颤抖,一个超凡入圣武者控制不住自己的双手谁敢信?
杨美环看到王凡激动成这样心中很是欢喜,一个男人喜欢你给他生的孩子,就证明他是爱你的,所谓爱屋及乌。
她伸手握住王凡颤抖的手轻声道:“给我们的孩子取个名字吧?”
往往一些网文一到这里就会出现主角不会起名字的怪事,但本书不会出现类似的事情。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别出心裁的网文不多,大都是东拼西凑的,但是你连主角不会起名字都抄袭也太过分了吧?
这就像抄人家的考试卷,连名字都抄了上去是一模一样滴!
王凡稳定了情绪后,抱起襁褓中的儿子轻声道:“儿子,爸爸希望你们这一辈子都活成别人向往的样子。
别人有的你都有,别人得不到的你们还有。”
于是,王凡为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儿子取名王有东。
三日后,林香玉为王凡诞下一女,取名王黛。
一个月后,王凡的妾室们陆续为王凡诞下子嗣,这下可忙坏了王凡,更忙的是稳婆。
现在侯府聘请的奶妈就有二百零六个,而王凡的子嗣也在有条不紊的来到这个世界。
十个月后,最后一个孩子降生,是个女儿,取名王锦。
这样,王凡的子女达到了一百零三个,他做到了百分百的命中率,让所有妻妾皆大欢喜。
王凡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一视同仁,绝不区别对待。
无论是配备的奶娘,还是住房规格等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落日山下的庄园已基本竣工,每一个子女都能得到一栋庄园式豪宅。
等她们十岁以后就要去那里居住,当然可以随时回侯府看望父母。
行宫空置了以后,朱雀卫就换防到了侯府,每日所担任的职责不变。
朱雀卫的小姑娘们都已经长大了,个个英姿飒爽,时间冲淡了过往,强大的实力给了她们新生的自信。
不少青年才俊对她们垂涎三尺,但知道内幕的家长不是制止了他们的行动,就是别有用心的接近。
而王凡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思想工作那是杠杠滴,不为正妻不嫁,别有用心不嫁,介意过往不嫁。
这三不嫁是王凡保护这些女孩子的最后底线,但他也知道女大不由爹的道理,这只是警示而已,并非铁律。
不为正妻肯定被人欺辱,别有用心哪会给你真正的幸福,介意过往那就只能沦为玩物……
然而随着女孩子们渐渐长大,嫁人是迟早的事,别看她们个个英姿飒爽,见人一副冷冰冰的模样。
只要遇到心动的男子还不是一样春心萌动,不顾一切的飞蛾扑火而去。
王凡能做到的就是尽量防患于未然,一经朱雀卫报备,便会派暗卫去查对方底细。
这些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想法也会各有不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与青龙卫的小伙子们有了些苗头。
这是王凡最愿意看到的结果,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但有半数以上的人却把心思放在了武道上,认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保护自己的未来。
而襄阳,也真正迎来了辉煌时刻,它已成为南北方中转的大城,而城中的房屋店铺也都一房难求。
但王凡还是满足了妻妾们给娘家人买房的要求,西城区重建的宅邸半卖半送,超过八十个妻妾的家人在这定了居。
而王凡妻妾们的俸禄也都有了固定份额,以前在皇宫有固定的俸禄,现在王凡开始给她们定标准。
两位妻的月俸为一万枚银币,其他妾室则是五千银币。
如有特殊需求,向杨美环或林香玉提出,只要合理就会应允。
毕竟,月俸只是零花钱而已,吃食用度还是由府里承担。
而子女们也有月利,无论男孩女孩均是五百银币,十岁以后月利会上调至五千银币。
还有奖励,每个孩子学业优秀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包括孩子的母亲也会沾光。
得不到奖励的母亲肯定心情不好,到时候督促孩子上进是必然的,要是找王凡闹那一定会被体罚。
王凡的身体很是强大,与其说王凡让她们心服,不如说身服,或者说身心俱服。
在侯府,一个潜规则就是犯了错的妻妾要接受体罚,由王凡亲自执行。
被体罚过的妻妾无不心服口服,除了几天下不了床外,还要受到其他姐妹的嘲笑。
王凡也从这种体罚中明白一个道理,对等的交流才是阴阳之道,一方过强对于弱势一方就是惩罚。
自己不行的人还责怪另一方出轨,殊不知你每次行房都是对人家的惩罚,没有相对的补偿不出事才怪。
王凡的后宅也与寻常人家无二,度过危机后是非自然而生,什么拈酸吃醋啊,什么牙碰嘴唇……
靠两个正妻肯定不行,有皇后光环的时候都不行,何况已为寻常百姓家妻妾。
王凡的出现给了这种家庭矛盾新的解决之道,不得不说这种改革……咳咳!效果良好!
订立至今已有十几个妾室遭到了惩罚,除了几天下不了床外,还有就是被姐妹们取笑个把月。
有姐妹好奇就刨根问底,结果总是一言难尽,于是还有好奇心太重的就去试探,结果就是……一言难尽!
有豪门大妇前来讨教经验,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曾经有过一番对话很接近核心机密了。
“你家老爷亲自执行?”
“那是自然!”
“动了刑具?”
“没有!”
“那……用了工具?”
“胡说什么呀!我家老爷不需要那劳什子!”
问话的豪门大妇心中狂跳,不知不觉面红耳赤,还是不依不饶问道:“那是怎么折服你的?”
“就是怎么求饶都不停,一直到散了架才肯放过,还说……还说再犯错误加倍惩罚”
豪门大妇走的时候姿势很是怪异……
然而一则消息在贵族妇人圈开始流传,侯爷天赋异禀,身藏大器……
当然,侯府的和谐秘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且不可复制无法传承……
除了月利外,王凡还把西城玉带河两岸的店铺分给了妻妾们,作为防老之用。
每个妾室八间店铺,两位妻子每人十六间店铺,所有收益归她们个人支配。
一百零三位妻妾皆大欢喜,对王凡的爱意那是与日俱增。
如果说以前是迫不得已嫁给王凡,那现在就是死心塌地的嫁给王凡了。
从古到今都一样,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连基本温饱都满足不了爱人,还要什么自行车……
城西的沿河店铺是最后的一批商业店铺,没有上拍卖会就是留待今天之用。
开始的时候既没有推广,也没有人流量,就连游船也只是路过而已。
现在则不同了,西城住民非富即贵,西城新区两百多个庄园已经建成,入驻的人还能差了不成?
来求买店铺的络绎不绝,然而西城沿河店铺只租不卖,最后商家只好租赁。
除此之外,襄阳城中还有百间店铺归侯府所有,留待以后奖赏有功之人。
细心的妾室算了一下账,现在所得到的收入竟比在宫中还多!更别说王凡比那俩皇帝勤勉……
妻妾们的家属也不会坐吃山空,开店铺成了首选,还有的去附近王凡的辖区购买良田。
他们的家族子女可以享受免费入学待遇,当然也要尽守卫襄阳的义务。
那些留在襄阳的武者,大多被招进了麒麟卫,负责清扫敌对势力的暗子,打探情报配合官府行动。
麒麟卫的实力一下子提高到了一流暗卫的水平,四阶以上强者就有一百多位。
还有不少江湖豪侠源源不断的赶来襄阳,当然躲避仇家的人也不少。
王凡的规矩就是,只要你不作奸犯科就可以留在襄阳,不守规矩你是谁都没用。
江湖豪客谁不知天下第一的王凡,在襄阳城都很乖巧,一出城就像脱缰野马四蹄乱踏。
王凡才不管那么多,只要对襄阳无害就好,他还没有实力操心全国的事。
他只想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
等孩子们大一些,第二个百子千孙计划就会实施,每个妻妾至少两个孩子,保证有子女绕膝享天伦之乐。
等孩子们大些了西城新区的庄园就有了用武之地,那些庄园的分配是按照年龄和性别来定。
男孩子在外侧,女孩子在内侧,年龄大些的靠外侧,年龄小的靠内侧。
妻妾们的商铺则是抽签决定,无论妻还是妾抽到哪个算哪个,好在哪个生意都不错,很好出租。
也有把店铺给娘家人使用的,王凡也不去干涉,给你的东西如何处理是你的事,出了问题再来找我。
在襄阳,没人敢坑王凡的东西。先不说暗卫麒麟,就是那些帮派就能吃得他渣都不剩。
这些家伙都知道王凡的厉害,特别是修过城墙的那一批人,他们知道就连修城墙的水泥都是侯爷发明的。
而水泥产业也成为了王凡旗下新兴的火爆生意,订单络绎不绝。
谁都拒绝不了光滑洁净,不翻砂不翻浆的道路,谁都拒绝不了坚固如钢铁的防御高墙。
王凡现在的产业总体分为几大块,运输业九州车马行、四海船运,金融业四海钱庄、九州当铺、八荒拍卖行。
制造业马车、船舶、铸币等产业,餐饮业四海酒楼,建筑业九州安家、九州筑路。
衣食住行就差成衣店了,还有渤海的海运、海贸,谁都不知道那才是王凡的主要经济来源。
不然王凡怎么会造炮舰,铸炮台防护码头、船厂。
这些产业每年为王凡带来过亿的收入,赚钱不花留着干什么?所以王凡现在才是真的富可敌国。
大正第一富商沈家有多富裕王凡不知道,但绝没有王凡现在赚的多,因为他们不敢把钱都揣进自己腰包。
而王凡是没人敢把手伸进他的口袋,但敢想的人大有人在。
襄阳建设的越好,觊觎的人就越多。京城里有些自认为有斤两的人琢磨,怎么也要在襄阳分一杯羹。
王凡是欢迎的,商业只有流通起来才会生机勃勃,对于外来经商的持积极态度,这让所有人都很高兴。
其中也有贪婪的,想梭哈襄阳,忠义王就是其中一个。
最近派了不少人进入襄阳,在各行各业下手,不是巧取就是豪夺。
让他没想到的是,无论插手哪个行业都是无比困难,动不动人家就要告官,一旦经官事情就会反转。
之前还对你和颜悦色的官员,发现你仗势欺人不守规矩就立刻翻脸,当初多谄媚翻脸就多豪横。
搞的忠义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嫌弃给的少了?这也太贪婪了吧?没把本王当回事呀!
于是尝试着揭发检举官员贪腐,可到了王凡那儿,总是不了了之……
他哪里知道,襄阳官员收到贿赂是要报备的,钱可以收坏事却不可以办,收了钱办坏事者死!
这种收钱不办事的事是襄阳官员最愿意干的,遇到对侯府不利的事检举还有功。
努力了一溜十三招,无果!忠义王只好灰溜溜的败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