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 第404章 再生稻试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漫长而精心的培育后,实验田里的再生稻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自从播下希望的种子,开启这场充满未知的种植试验,张嫣的心便一直紧紧揪着。如今,这片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期待的土地,即将揭晓最终的答案,她的内心满是忐忑与期待交织的复杂情绪。

当走进实验田,那片曾经寄托了无数憧憬的土地,此刻呈现出一幅参差不齐的景象。部分实验田的稻桩在悉心照料下,成功孕育出再生稻,翠绿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饱满的谷粒仿佛在诉说着生长的奇迹。然而,也有一些区域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有些稻桩留得不够理想,或许是高度不适,或许是受损严重,导致未能萌发出新的稻苗,土地显得有些荒芜,徒留稀疏的残桩在风中摇曳,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此次尝试的波折。

还有些区域,尽管施了肥,也进行了精心养护,但再生稻的生长情况依旧差强人意。稻子长得稀稀落落,谷粒零零散散地分布在稻尖上,像是在艰难生长过程中无奈的挣扎。这些参差不齐的生长状况,让张嫣的心情犹如波涛中的小舟,起伏不定。一方面,那些生长良好的再生稻让她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心中涌起阵阵喜悦与希望;另一方面,部分区域的不佳表现又让她隐隐担忧,深知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

张嫣深知,每一株稻子、每一颗谷粒背后都隐藏着宝贵的信息,对于探索再生稻种植技术至关重要。她神情专注而严肃,叫来经验丰富的老农夫阿光,说道:“阿光,这些稻子的情况都大有门道,你仔细记录下来。从稻桩的留存情况,到施肥的种类、用量,再到稻子最终的生长态势和产量,都要详细记下,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

阿光郑重地点点头,手持纸笔,紧跟在张嫣身后。张嫣每走到一处,便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稻子的生长细节。她轻轻拨开稻穗,查看谷粒的饱满程度,时而用手丈量稻株的高度,时而询问阿光关于这片田块前期的种植管理情况。阿光则认真地记录着张嫣所说的每一个要点,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快速书写,将眼前的一切详细记录下来。

在一块生长良好的试验田边,张嫣停下脚步,眼中满是欣慰。她对阿光说道:“你看这片,稻桩高度适中,前期施肥和灌溉都恰到好处,稻子不仅长得茁壮,谷粒也十分饱满。记录下来,这里的稻桩高度约为两尺三寸,头季稻收割后第三天施的肥,以农家肥为主,搭配了适量的草木灰,后续每隔五天灌溉一次,水量适中。”阿光迅速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嘴里重复着关键要点,确保准确无误。

而在另一块稻子稀稀拉拉的试验田,张嫣神情凝重,仔细查看后说道:“这片稻桩留得偏低,可能影响了休眠芽的萌发,而且后期施肥似乎不够及时,导致稻子生长乏力。记一下,稻桩高度仅一尺五寸,施肥时间推迟了两天,肥料用量也相对不足,生长期间还遭遇了一次干旱,虽然后来及时补水,但还是对生长造成了影响。”阿光一边记录,一边附和着:“确实,这些细节都太关键了,看来要种好再生稻,每一步都得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