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当天夜里,曲阜知县孔文礼率领由家丁、乡勇五千人组成的部队,朝着王元龙的两万大军发动了夜袭。
对于此次夜袭,孔文礼信心满满。
毕竟这5000家丁都是孔府耗费大量钱财精心培养的,个个年轻力壮且装备精良。
然而,他却不知,早在他们行动之初,消息就已经通过白莲教细作和锦衣卫的密探,送到了王元龙手中。
王元龙和张文和二人商议后,决定将计就计,来个请君入瓮。
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夜的混战。这一战,孔文礼的5000人马,有3000人被杀,500余人被俘,其余的都四散而逃。
而孔文礼本人,也在混战中被张文和安排的锦衣卫密探放冷箭射杀。
一夜过后,白莲教同样为此付出了近3000人的伤亡代价。
王元龙看到战后统计的数据后,怒不可遏,随即下令将俘获的几百名孔府家丁全部斩杀。
之后,大军稍作休整,王元龙便和张文和率领着剩余人马,气势汹汹地直奔孔府而去。
随着孔文礼被杀、5000人马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孔府,衍圣公孔胤植听闻后,当场惊慌失措。
孔胤植承袭衍圣公之位没多久,孔文礼一直是他最为得力的助手。
如今孔文礼一死,孔胤植在孔府中的威望瞬间下降不少,整个孔府顿时乱成一团。
不少族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人主张再次集结人马,阻击白莲军。
有人提议送些钱财和粮草给白莲军,把他们打发走。
还有人则提议直接跑路。
众人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
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孔胤植愤怒地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沉声说道:“孔府乃我孔家根基!
正德年间,刘六、刘七作乱,打到曲阜,甚至火烧孔府,可我孔府依旧顽强抵抗。
如今,区区两万白莲乱军,就把你们吓成这副模样!
要走你们走,本公誓与孔府共存亡!”
说罢,他直接甩袖离去。
在场众人顿时默不作声。
他们心里清楚,他们这些人可以跑,但是身为衍圣公的孔胤植绝对不能跑,一旦跑路,事后朝廷一定会追究责任的。
以朝廷如今对待读书人的态度,这个责任孔胤植绝对扛不住。
但是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于是纷纷安排人手,准备时刻跑路。
孔胤植离开后,火速让儿子孔兴燮再次召集家丁、乡勇,同时向周边几个县借兵,决心誓死抵抗。
孔胤植还写了书信给山东巡抚赵颜,希望赵颜能够出兵保护孔府。
孔府在山东境内根基深厚,历经多年经营。
很快便又召集到了5000人马。
此时,孔胤植正在孔家祠堂中,对着孔子牌位上香。
站在一旁的孔兴燮神情满是担忧,开口问道:“父亲,这群白莲反贼气势汹汹,咱们真的能守得住孔府吗?”
孔胤植听了儿子的话,不禁叹了口气,说道:“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也得守。
为父身为衍圣公,倘若带头逃跑,且不说天下人会如何看待,就以朝廷如今对待读书人的态度,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咱们。
再加上如今孔府内各房心怀鬼胎,到时若趁机发难,你我父子便再无立足之地了。”
孔兴燮闻言,满脸不甘地说:“可是,各房祖老如今已经开始安排人手准备逃跑了。”
孔胤植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随他们去吧。”
两日之后,王元龙和张文和率领1万7000人马,浩浩荡荡地杀进曲阜,径直朝着孔府而来。
孔胤植得到消息后,当即下令5000人马全部进入戒备状态,准备抵御白莲军。
然而,王元龙和张文和率兵进入曲阜后,只是将孔府团团围住,并未立刻发动进攻。
随后,张文和派人对孔府周边的庄园、粮仓展开查抄。
孔府众人如临大敌,纷纷聚集在议事大厅内。
孔胤植脸色苍白,面对如此形势,却也无计可施。
就在这时,一名下人匆匆跑进来,说道:“老爷,门外的白莲反贼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说是给老爷您的。”
孔胤植面露疑惑,随即命下人打开。
得知信中内容竟是要求孔府称臣,并为徐鸿儒起草登基诏书时,孔胤植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这群白莲反贼竟如此胆大妄为!
随后,他直接将书信撕毁,并派人告知王元龙,想让孔府上表称臣,为徐鸿儒这个反贼头子起草登基诏书,绝无可能。
王元龙收到消息后,倒也不生气,这一切都在他与张文和的预料之中。
二人简单商议后,决定强攻孔府。
随着王元龙一声令下,上万白莲军如潮水般向孔府发起猛烈进攻。
孔府的5000家丁、乡勇奋力抵抗,双方一时陷入僵持。
孔府内众人乱成一团。
与此同时,身在济南府的山东巡抚赵颜,也收到了孔胤植派人送来的书信,得知白莲叛军已然打进曲阜。
赵颜当场差点被吓得晕过去。
身为山东巡抚,治下出现白莲教造反,事后必定会被朝廷问责。
如今,这群白莲反贼更是打到了圣人故里,赵颜彻底坐不住了。
他随即带领2000巡抚标营以及3000乡勇,亲自率军出发救援孔府。
在赵颜看来,孔府可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一旦能够成功救下孔府,事后有天下读书人为他说情,朝廷的责罚便能减轻几分,最多不过是罢官夺职,永不叙用,不至于丢了性命。
但要是孔府有个闪失,那他赵颜恐怕就得死无葬身之地了。
为了守住孔府,孔胤植也是下了血本。
对家丁、乡勇全都许以重金,要钱给钱,要地给地,就连孔府内各房子弟也全都被派了上去,只求能尽快撑到援军赶来。
此时,孔府外喊杀声震耳欲聋。
张文和突然对王元龙说道:“王堂主,下令收兵吧!”
王元龙听后微微一愣,满脸疑惑地问道:“张先生,这是为何呀?
只要咱们再强攻两日,孔府必破!”
张文和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孔府已被咱们团团围住,倘若一味强攻,只怕孔府众人会作困兽之斗。”
王元龙听得一头雾水,满脸困惑。
张文和只好耐心解释道:“王堂主,兵法有云,上兵伐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教主派咱们来,是要让孔府称臣,草拟登基诏书。
咱们要是一味强攻,把孔府众人逼急了,到时候他们来个鱼死网破,那咱们此行的目的可就功亏一篑了。”
王元龙说道:“既然如此,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张先生,那你倒是拿个主意。”
张文和嘿嘿一笑,说道:“咱们兵分两路。
由张某率领一部分人马继续围住孔府,围而不攻。
王堂主则亲自率领另一路人马,去拦截各地官兵的援军。
就是要让孔府孤立无援,时间一长,他们自然会乖乖就范。”
王元龙听得稀里糊涂,满脸疑惑地问:“张先生,这样真能行吗?”
张文和笑着点头,说道:“张某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王元龙听了,这才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他给张文和留下一万人马,自己则率领七千人马在曲阜周边徘徊,准备阻击各路援军。
此时,站在孔府外的张文和眉头紧皱。
按照他最初的计划,本想鼓动王元龙一举拿下孔府,然后斩尽杀绝,不留活口。
但转念一想,即便利用王元龙杀光孔府众人,朝廷若想以此为由彻底废除衍圣公,恐怕还不够。
毕竟孔家还有南孔一脉,要是把山东曲阜的北孔灭光,天下读书人定会推出南孔,那自己可就白忙活了。
他必须得让孔府众人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那种足以让孔家永世不得翻身的大错,也就是把孔府众人彻底绑到徐鸿儒白莲教这艘破船上。
随后,张文和下令围而不攻,同时派人严防孔府有人偷跑出来。
结果短短几天,就抓到了几十号从孔府跑出来的人。
一问之下,这些人都自称是孔府的下人。
但张文和何等精明,哪能被他们轻易忽悠。
他随即让锦衣卫密探动用手段,这不,一下子就抓住了几条大鱼——当代衍圣公孔胤植的族叔孔尚印和孔尚德。
这可把张文和高兴坏了,他立刻威逼利诱,要求二人在白莲军中效力。
二人当场就傻眼了,原本以为会被拉出去砍了,或者受尽酷刑而死,没想到竟是要他们效忠白莲叛军。
他们又怎会看不出这背后的险恶用心?
所以一开始誓死不从。
但在锦衣卫密探的严刑拷打之下,为数不多的骨气也消磨殆尽,彻底屈服了。
之后,对于其他从孔府出来的人,张文和全部以礼相待,并传令全军,要对加入白莲军的孔府众人以礼相待。
同时,他命孔尚印和孔尚德站在孔府门外,向孔府喊话,宣称愿意投奔加入白莲军的孔府众人,白莲军都会予以厚待和重任。
一开始,二人扭扭捏捏不太情愿,可当钢刀架到脖子上时,二人喊得一个比一个起劲儿。
身在孔府内的衍圣公孔胤植,听到自己的两位叔父居然加入白莲叛军,还号召孔府子弟一起加入,当场气得直接昏死过去。
孔府顿时乱成一团。
眼见气氛烘托到这份上,张文和决定再来点狠的。
他命人拿刀架在孔尚印和孔尚德的脖子上,让二人书写当今朝廷的十大罪状。
这二人索性破罐子破摔,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
张文和看完,直接撕成碎片,心想这俩老家伙居然在磨洋工。
于是,他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递给二人,让他们站在孔府门外高声诵读。
这一读不要紧,彻底把孔府内的孔家众人吓傻了。
上面全是批评大明朝廷的大逆不道之言。
虽说孔府在改朝换代时会站队,但那都是旧朝衰亡、新朝初立的情况下才会站队。
如今的大明,虽说立国已经二百六十余载,但还远没到亡国的地步,孔家众人又怎会轻易站队?
可孔尚印和孔尚德这两个二五仔,就这么站在孔府门外,大声念着这些大逆不道的话,这简直就是要把孔府强行绑到白莲教的战车上啊。
张文和就这么围而不攻,每日都让孔尚印和孔尚德这两个二五仔站在孔府门外,扯着嗓子高声宣读加入白莲军的种种好处,还一个劲儿地为教主徐鸿儒歌功颂德。
此时,孔府之内众人的士气愈发低落,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暗自盘算,心思活络起来,琢磨着是不是该投靠白莲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