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535章 远征第一场会战,兵力10万对12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5章 远征第一场会战,兵力10万对12万

英缅军的装备持续交接,恩菲尔德步枪还算好东西,射速甚至可比拟半自动,步枪的精度也有保证。

至少比汉阳造强两个档次,比国府生产的中正式强一个档次。

中正式也算不错的枪,问题是统帅部麾下军工厂的技术有限,打造出来的步枪质量无法保证。

再好的设计,也架不住生成拉胯。

天刚刚拂晓,很多人还没拿到英缅军的装备,日军的进攻就开始了。

小规模的兵力撞向阵线。

鬼子15军的主力,也正以较快的速度机动向前。

主力部队有8万人左右,共4个师团,另有第五飞行团提供空中火力,独立混成21旅团保证后勤。总兵力达到12万人左右。

负责对抗日军的远征军,仅有10万人,英缅军不算人,且这三万英缅军也已经开始撤离了。

双方弹药储备上,远征军仅有10天作战的弹药,日军储备在30天左右。

不管怎么看,优势都在于日军。

想要破局,必须正面拦住日军的兵锋,以骑兵破坏敌军的后勤辎重,强迫鬼子终止进攻。

再等阿麦瑞克帝国的物资从印支那运输过来,形成对峙阵线。

一线部署了5个主力师,二线部署了3个新编师,最后方是36师负责后勤调度。

李峰想要完成一轮微操,调动200师的主力,冲击日军的后勤辎重点。

同时借助炮火,在第一轮交锋上,打掉日军部分重炮。

否则啊,这场仗很难打下去喽。

日军的主力还没来,还没到李峰发力的时候。

安澜已经到了师部,应对小规模兵力进攻。

枪声、炮声并不激烈。

李峰进了办公室,准备休息片刻,如有特殊事情,再让陈勇叫醒他。

警卫营的人轮番值岗,继续封锁指挥部。

另有一批人,配合史迪威前去协调物资,用最短的时间,把英缅军的物资交给远征军。

时间紧迫,需要争分夺秒。

日军方面,15军的司令官饭田祥二郎神态自若。

正盯着不断行军的部队感慨。

“帝国进入南洋之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到之处无不臣服。待我先取翡翠,再占印支那,为帝国荣光增添一笔。”

一旁的三位师团长,也纷纷带着将官刀,白手套格外干净。

为首的是18师团长牟田口廉也,其余两位是竹内宽和渡边正夫。

“司令官,以我的建议,无须等待后勤物资到位,境内村落众多,沿途征用的粮食、牲畜足以支撑部队作战。可以节省时间,迅速冲开防线。”

牟田口廉也带的18师团战斗力最强。

他本人也属于激进派。

“我熟读兵法,在支那的历史人物中,曾有一位擅长骑兵作战的英雄帝王,便是采用征用牲畜的方式解决后勤问题。”

“先以牛羊马载物,随行途中若粮草不足,便可宰杀牲畜作为口粮,既省去运输之苦,又能快速机动作战。”

牟田口廉也的话音刚落,55 师团长竹内宽微微皱眉,上前半步:“牟田口君,沿途征用,怕是难以满足 8 万主力的需求,而且后勤脱节,前线部队的重炮、装甲车恐难持续作战。”

“支那人的历史只能借鉴,毕竟那个时期,可没有火炮,也无需准备弹药。仅靠着弓箭便可作战杀敌,弓箭没有了,用竹箭也行。”

鬼子师团长牟田颇为不忿。

不满竹内宽反对他的建议。

“竹内君,你这是在质疑帝国武士的战力?难道你的意思是帝国武士必须靠火炮才能取胜,难道靠刺刀,靠战无不胜的意志无法取胜吗?打不过那些装备落后的支那人?”

“如果让天皇知道了,帝国的师团长竟担心‘后勤不够’而不敢进攻,他会如何看待我们?会不会觉得我们辜负了他的信任,对帝国士兵大失所望?”

这话戳中了日军将领的软肋。

在武士道精神里,“忠于天皇”“不怕牺牲” 是最高准则,质疑 “意志取胜”,无异于质疑对天皇的忠诚。

竹内宽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低下了头,不再说话。

心里还在怒骂牟田口廉也这个畜生,就只会用天皇压人。

另一位师团长渡边正夫见状,也选择沉默。

他的 56 师团负责迂回腊戌,本就依赖机动,若后勤真靠征用,他的部队怕是最先出问题,但牟田口廉也搬出天皇,他也不敢公然反对。

饭田祥二郎拦住了争执的三位。

“牟田口君的建议,有其道理。”

“帝国武士的意志,足以弥补后勤的不足。命令独立混成 21 旅团加快运输速度,同时让各师团沿途征用粮食、牲畜,优先保障重炮和装甲车的燃油。”

“可先安排18师团作为先锋,55师团、56师团作为侧翼辅助,分批向战场压进。”

“哈依!” 牟田口廉也立刻躬身应道,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竹内宽和渡边正夫虽有顾虑,却也只能跟着躬身:“哈依!”

强征命令下达,顿时一片鸡飞狗跳。

18师团的部分兵力,从附近村镇就近征用。

凡是能吃能用的,统统带走。

抓鸡捉猪逮羊,连其他的牲畜也不放过。

真是有些滑稽,亦有些可笑了。

日军将领的奇葩操作跟奇葩命令,有时候确实让人感觉到匪夷所思。

虽说18师团可提前一步进攻,但赖以依靠的火炮、坦克等重武器还在半路,仅有步兵大队级别兵力,先行一步到达了曼德勒前线。

应鬼子师团长的命令,直接冲击防线。

日军作战以来,逢战必胜,连续捅穿了多支部队的防守阵地。

统帅部、约翰帝国殖民军、阿麦瑞克帝国殖民军,都是一样的一触即溃。

即便到了远征军这里,也没觉得有任何不同。

日军步兵大队直接冲击200师防线。

“支那人的部队,跟之前的殖民军没两样!” 鬼子少佐吐掉烟屁股,拔出军刀指向远征军阵地,“冲锋,一个小时内拿下防线,让司令官看看咱们 18 师团的厉害。”

三百多名日军士兵立刻端起三八式步枪,喊着万岁的口号,密集地冲向 200 师的战壕。

他们跑得飞快,脸上带着惯有的嚣张。

从南洋到翡翠,与帝国作战的部队全部望风而逃,眼前这支远征军,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又一批 “一触即溃” 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