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幕下。

古人们看着李善德终于找到了能将鲜荔枝运回长安的办法时,心里面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各时空的朝堂之上不少大臣看到这里的时候也为之侧目。

这李善德倒也是个做实事的人才,这样一件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竟然真的给他想出办法了。

此时他们对于李善德倒是改变了一些看法,觉得他是一个上好的牛马。

便是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人他们也不会随意杀之,而是会想办法榨干他所有的价值。

官场之上也确实少不了李善德这样的人,事总得有人去办。

“有志者事竟成!”

“这就是权力啊,一道命令下去无数人就得豁出命去给你办事。”

“我还是觉得荒谬,既然皇帝和贵妃这么想吃荔枝,为什么不能来一趟岭南呢?”

“有没有可能,皇帝出巡一次的花销并不比运送荔枝的花销小呢?”

“我总觉得这事不会这么简单,后面还有的瞧,你们看着吧。”

天幕上故事还在继续。

当李善德带着荔枝转运之法来到长安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还有比运送荔枝办法更大的困难。

【户部主事看完李善德的转运之法后言,言要拨款还需中书门下发布诏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按流程办理】

【而中书门看过转运之法后让李善德去太府寺,只要太府寺判押他们就会按流程给他办理】

【于是李善德又跑到太府寺,但人员调配是吏部负责,只要吏部判押他自然会按流程办理】

【是的,按流程办理,李善德就像一个球一样从那个部门被踢到这个部门,所有人给他的回复都是按流程办理,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

【但李善德忙活了一天,又回到了他最开始的起点户部,这件事就好像成了怪圈,不论李善德怎么绕都绕不出去】

【非但事没办成,反而连转运之法也被人夺去,自己还被关进了牢中】

天幕下。

各时空的官员们看到这里的时候抿了抿嘴,脸上的表情复杂到了极致。

对于许多百姓来说李善德遭遇的这件事可能还有些陌生,但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像是在照镜子!

这些事情几乎就发生在他们每天的日常中。

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或有不同,有些人是李善德的角色,有些人则坐着的那个。

“不曾想过去几百年,朝廷的规矩还是一如既往,李善德啊李善德,你是何等的愚蠢!”

有官员对着天幕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也不知道是在笑李善德还是在笑谁。

“不论朝代如何变,这官场里面的规矩总归是不变的,或者说只要还是人在办事,就都免不了这些。”

“糊涂啊,事情哪里能这么办的,他这样办事就算把腿跑断,也甭想把这事办成,他得把人全部拉上,让他们每个人都变成这个环节的一部分,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我有点奇怪,运荔枝不是皇帝的命令吗?他现在既然有了办法,为什么不直接去找皇帝呢?”

“傻啊你,皇帝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吗?”

“要我说干脆别干了,带着老婆孩子直接跑吧,这天下之大,总归能找到一处容身之处。”

“这个太监好可恶啊,他是不是想抢功劳?他妈的,办事的时候一个人看不到,眼瞅着事快要办成了现在出来了。”

“这满堂朱紫皆禽兽也,见微知着,这鲜花着锦的大唐底下的腐烂可见一斑!”

“我觉得这个故事一点也不有趣,不就是运个荔枝吗,搞得这么慎重其事的。”

不少古人看着这一幕感触颇多,站在每个人的角度下的看法又都截然不同。

贞观年间。

“这才过去几十年,满朝上下就已经变成了这般模样吗?”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只感觉无尽的悲凉。

这比当初安史之乱长安城燃起的熊熊大火更加让他痛苦。

他似乎看到了为何安史之乱会爆发,那个盛世大唐又为何会突然崩塌的原因。

此时的大唐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个看似强壮,但五脏六腑连同着血肉已经彻底腐烂的巨人。

已经病入膏肓了!

安史之乱的兵祸好除,但人心的腐烂又该如何去救?

“这已经不是李隆基一个人的问题了,而是从他开始,从上到下系统下的腐烂。”

“朝堂也不是没有心系天下之人,但那些真正想做事的,能做事的,如李善德这样的人全部没有出头之日。”

“一次两次...无数次,渐渐的也就没有人再敢做事了。”

“慢慢的大唐就要要崩塌了。”

哪怕是李世民看着这一幕都感觉有种无力感,风气这玩意想要坏掉十分容易,但重新调整回来起码也要十年之功。

更或者说需要十年的时间,将现在这批官僚风气入骨的官员全部换掉,换上新鲜的血液,才能扭转回来。

或许这样做还不一定能够有效,因为大家早就已经习惯这般做事,态度硬了不好软了也不行,快也快不得,慢也慢不得。

不仅如此,除了上位者需要有强大的决心以外,还得有一位刚柔并济的大臣出来。

开元的大唐需要一场变革!

张居正!

突然间这个名字跳进了李世民的脑海中,彼时大明的情况似乎也同样是如此。

只不过大明出现了张居正这样有决心有毅力又有手腕,大权独揽还能不改初心的大臣!

这一刻李世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张居正这个名字的含金量!

“如果大唐上下都是这般模样,倒也不如让他就这么亡了也不错。”

可惜大唐并没有那样的人物出现,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魏征听到这话眉头一竖,“圣上万不可有这般想法。”

“如果人人都这么想,那大唐才真的是没救了!”

“这官僚风气虽然对朝廷对国家伤害颇深,但对于天底下的百姓而言在大唐的庇护下总归还有一条活路在。”

“世道再艰难也不可能如魏晋那般,而一旦大唐覆灭兵灾一起天下大乱,百姓才真的是没有了活路。”

“如果兵灾只有数年还好,一旦蔓延百年甚至更久,那才真的是滔天大祸!”

“即便是再腐烂的朝廷也好过没有朝廷!”

“还请圣上振作起来,咱们这些人一起总归是能想出好法子来的。”

群臣也纷纷齐呼;“还请圣上振作!”

“诸位且放心,朕志高远!”

李世民看着群臣朗声道,他并不是对他们失望,他只不过是对开元年间的那些事无力而已。

是不是应该限制一下皇帝的权力呢?

李世民此刻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固然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能让帝国伟大,但更多的都只是中人之姿。

如果平庸倒也就罢了,就怕平庸还不自知胡搞瞎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