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太大,你承受不起!”
林一凡不得不承认,系统的话虽然难听,但他确实吃不消10张人气提升卡的代价。
点人气值,他拿去干啥不好?
“差800多万张的销量,才能够到3000万张的天后标准,老苏,你觉得要怎样推广营销,才能补上这个窟窿?”
在不使用人气提升卡的情况下,林一凡想不到其它办法,能让《女人心》专辑再次销量爆发,在已经发布大半年,后劲不足的情况下,两个月时间狂砍800万张销量。
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补不上。”
苏怀明直截了当的说道:“市场部推演了很多方案,没有一个方案的成功率,能保证有百分之50以上,且需要的资源都很多,性价比很低。”
“那你还问我要不要拼一次!”
林一凡大无语。
市场部几十号专业人士都说希望不大了,苏怀明还来问他,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难道他还能比市场部那些专门搞营销的专业人才强不成。
“你总是有一些效果爆炸的点子,我想着市场部那帮人没办法,也许你能成。”苏怀明笑道。
他和林一凡认识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林一凡这个人,总是能创造奇迹。
别人都觉得干不成,不敢干的事情,林一凡往往能另辟蹊径,达到目的。
而且,10首好歌啊!
陈怡萱那张专辑里的歌,随便拿一首出来,都能给其他歌手的专辑当主打歌了。
如此高质量的一张专辑,没把陈怡萱捧成天后,苏怀明心里也有点不甘心。
“这次,我真的没办法了。”
“其实陈怡萱能不能成为天后,我并不怎么在乎,但怎么会差800万张这么多呢?”
“就算是找个猴子来唱,以那10首歌的质量,也不应该是现在的销量。”
“市场部那边找出原因没?”
歌手专辑的销量,除了玄之又玄的运气外,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歌手的实力,以及专辑里歌曲的质量。
陈怡萱实力还行,林一凡给的歌,更是首首经典。
再加上星光娱乐在宣发营销方面,也投入了顶级资源。
种种有利因素加成下,不应该是现在的结果。
“找出原因了。”
苏怀明叹了口气说道:“陈怡萱还是太年轻了,说话不过脑子。”
“怎么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
在苏怀明的解释下,林一凡明白了原因。
不是他的歌有问题,是陈怡萱没脑子!
九月初的时候,陈怡萱被邀请去参加社交平台博客主办的一个活动。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记者问她,会不会同意让一位正当红的女歌手,翻唱她的歌曲。
那位女歌手在一次节目上,翻唱了陈怡萱《女人心》专辑里的一首歌,唱的非常好,反响非常不错。
在热搜第一上挂了大半天,热搜话题不是说她唱的多好,而是希望这位歌手可以出翻唱版本的音源。
完全是网友自发呼吁炒出来的热度,可见大众有多认可那位歌手的演唱了。
所以在记者提问的时候,就问出了陈怡萱会不会让那位歌手翻唱。
这种问题的应对,真的很简单。
直接回答说会考虑,或者把锅扔公司头上,说要尊重公司的意见。
再不济,直接说林一凡不同意也行啊!
那些媒体记者,难道还敢凑到林一凡面前,问林一凡同不同意吗?
就算问了,林一凡直接说不同意,舆论也拿他没办法。
那位歌手又不是星光娱乐的艺人,凭什么给她唱?
林一凡差那点版权费吗?
凭什么要给其它公司的艺人做嫁衣?
在对歌曲的支配权方面,林一凡才是那个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谁也无法对他的安排说三道四。
心情不爽了,直接把歌扔垃圾桶里销毁,别人也管不到他。
这么多挡箭牌不用,陈怡萱偏偏选了最蠢的应对方式。
“我的歌,凭什么给她唱!”
这就是陈怡萱给出的回答。
乍一听,没什么问题,陈怡萱是原唱歌手,她不愿意让其他歌手翻唱,说的过去。
但这样回答,给大众的观感非常差,有一种刻薄,小气的感觉。
普通人这样无所谓,但一个艺人这样,对自己的路人缘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没人会愿意和一个刻薄,小气的人做朋友,反映到艺人身上,大众在看到这个艺人的时候,会凭空生出恶感。
从那之后,陈怡萱的人气急剧下滑,原本一天中万的专辑销量,爆降到不足一万张,最惨的时候,连一千张的日销量都维持不住。
市场部想尽了一切办法,想把陈怡萱的形象扭转回来,让她接了很多公益活动。
现在看来,效果很不理想。
“你怎么现在才和我说。”林一凡气的肝疼。
任他如何想,他也无法想到,陈怡萱的脑子,会蠢到这种地步!
“你那会刚从米国回来,经历了那么多事情,我就想着别让你操心了,让市场部去解决。”
苏怀明一方面确实是不想打扰到林一凡,想让他安心休息。
另一方面,以他多年在娱乐圈打拼的经验,陈怡萱的形象已经毁了,救不回来,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事实也是如此。
陈怡萱真做了什么错事,反而还有的救。
最怕的是这种理论上是对的,实际上让人心里不爽,观感很差的事情。
你连认错,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认,更别谈扭转形象了。
让人家翻唱,会被人说虚伪,不想给就别给,装什么装。
不给,刻薄小气的形象又会坐实。
做什么都不对,什么都不做也不对。
心里那种憋闷的感觉,让苏怀明有那么一瞬间,想把陈怡萱叫到面前,狠狠的给她来几巴掌。
“公司没有培训过陈怡萱,在面对媒体的时候,该怎么说话吗?”林一凡问道。
应对媒体是艺人的必修课。
艺人是公众人物,一句话说不对,事业就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而经纪公司都很注重培训艺人面对媒体时的策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林一凡很难想象陈怡萱经过专门培训后,还会说出那样的蠢话。
她哪怕直接说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也不会让自己的形象,跌成现在的狼狈样子。
“我以为陈怡萱的经纪人给她培训过了,事情发生后,我找她的经纪人问责,才知道陈怡萱的经纪人,从来没有给她培训过相关知识。”
“艺人部那边也因为陈怡萱行程繁忙,一直没有和陈怡萱约好时间,进行相关考试。”
苏怀明很后悔,后悔到肝疼。
他本来打算让陈怡萱在出道前,系统性的进行一次练习生培训。
星光娱乐的练习生平时不止修习唱歌,跳舞,演技。
应对媒体等项目,也在培训范围。
陈怡萱是选秀出身,参加《produce101》之前,没有当过练习生,专业技能实话实说,算不上是顶级,提升空间挺大的。
但当时赶着在陈怡萱人气高峰时,让她顺势出道,最大程度的将人气巩固下来,获取最大的收益。
时间上,等不及让陈怡萱完成练习生课程,陈怡萱本人也不愿意当练习生。
苏怀明想着业务能力差点就差点,陈怡萱人气到位,这些都不是问题,也就随她去了。
谁知道,问题偏偏就出在这。
也是在这时,苏怀明才明白其它大型娱乐公司,为什么在签了选秀出来的人气新人后,会选择先压一压,晚点出道。
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早出道确实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但只要出一次意外,就可能前功尽弃,损失远远大于晚出道带来的热度下滑。
陈怡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直接让星光娱乐有很大把握拿到的天后,变成了歌后。
亏倒不会亏,但预期收益的差距,一个天一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