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第390章 神将陨落(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武阳深吸了一口带着浓重血腥和焦糊味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运足内力,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死寂的街区,也如同重锤般,敲打在每一个坚守的魏阳军士卒心头:

“蒙骜将军!”

他首先郑重地呼出了对方的名讳与尊称。

“岳西城……已破!玄通将军……亦已壮烈殉国!将军您……身负重伤,麾下儿郎……亦是血战多日,人困马乏!大势已去,回天乏术!何苦……何苦再让这些忠心耿耿的将士,做此无谓的牺牲?!”

他的语气诚恳,带着一种试图挽留生命、珍惜人才的真诚:

“将军乃世之虎将,国之栋梁!用兵如神,忠勇无双!天下谁人不知,何人不晓?若将军愿弃暗投明,归顺于我,我武阳在此,对天立誓!必以国士之礼相待,委以靖乱军之重任,绝不负将军之才!将军之志,亦可得以伸展!”

“望将军……怜惜麾下这些忠勇之士的性命,为他们……也为您自己,留一条生路!三思……而后行啊!”

武阳的话语,在寂静的街区中回荡,带着巨大的诱惑与看似无法拒绝的理由。

所有的目光,无论是靖乱军还是魏阳军残部,都死死地盯住了蒙骜,等待着他的回应。

听到武阳这番情真意切、甚至带着几分敬意的招揽,蒙骜那如同石雕般僵硬的身体,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抬起头,浑浊而黯淡的目光,仿佛耗尽了极大的力气,才终于穿透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与武阳那双年轻、锐利却又带着复杂情绪的眼睛对上。

他那张饱经风霜、刻满了岁月与战火痕迹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动或犹豫,反而缓缓地、扯出了一抹极其复杂、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对武阳“好意”的淡淡嘲讽,有对自身穷途末路的悲凉,有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追忆,更有一丝即将得到解脱的释然。

他没有立刻反驳或斥责,而是首先缓缓地转动脖颈,用那几乎难以支撑的目光,再次一一扫过身边这些追随他到最后、准备与他同死的士卒。

他看着他们年轻而坚毅的面孔,看着他们身上累累的伤痕,看着他们眼中那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决绝,一股锥心刺骨的痛楚与难以言喻的歉疚,几乎要将他最后的气息也扼断。

然后,他猛地仰起头,望向那被浓重硝烟、乌云以及岳西城燃烧产生的黑霾所笼罩的天空,发出了一阵嘶哑、破碎、却仿佛用尽了灵魂之力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笑声,干涩而悲怆,如同夜枭的哀啼,没有丝毫的欢愉,只有壮志未酬的滔天愤懑,英雄末路的无尽苍凉,以及一种早已刻入骨髓、融进血液的、对故国与君王的绝对忠贞!

“武阳……!你的……好意……蒙骜……心领了!真是……多谢……你的……看重!”

他的笑声戛然而止,如同被利刃切断。

原本浑浊的目光在这一刻骤然变得锐利如鹰隼,仿佛回光返照般,迸发出生命中最后的光彩。

他的声音也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嘶哑,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最后的决绝,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所有人的耳边:

“然!蒙骜此生!自束发从军,追随先王,转战南北,至今已二十有三载!此生,只忠一事!只奉一主——魏阳!魏阳王!此志,昭昭如日月,天地……可鉴!至死……不移——!”

他猛地一顿,气息变得如同风箱般急促,胸口剧烈起伏,但他强忍着喉头翻涌的腥甜,用尽最后的、所有的力气,一字一句,如同对着苍天与大地立下最后的誓言,声音悲壮而铿锵:

“大王——!臣蒙骜……无能!昏聩!未能……御强敌于国门之外!丧师……辱国!累及……三军!丢失疆土!罪孽深重……万死……难赎其罪!”

他的声音带着无尽的痛悔与自责,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泪。

“今日……臣……唯有以此败军之躯,戴罪之身,报大王……知遇之恩于……万……一!愿吾血……能洗……臣之耻辱!愿吾魂……能佑……大魏……山河!”

他几乎是嘶吼着喊出最后的话语:

“大王——!保重!末将……蒙骜……去……也——!”

吼出这最后的诀别,蒙骜仿佛瞬间被抽空了所有的生命力,原本因回光返照而挺直的身躯猛地一晃,但他死死咬住牙关,用那杆断枪硬生生撑住了!

他不再看武阳,不再看周围的敌人,甚至不再看身边忠诚的部下。

他艰难地,却又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庄重,松开了拄着的断枪,任由其“哐当”一声,掉落在地,溅起些许尘埃。

然后,在无数道震撼、复杂、甚至带着几分敬畏的目光注视下,这位曾经屹立于当世名将之巅的魏阳军神,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一场,也是最悲壮的一场仪式。

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沾满干涸血污和泥土的、微微颤抖的双手,极其缓慢地,一丝不苟地,开始整理自己破碎不堪的甲胄。

他将扭曲的甲叶尽力抚平,将松散的丝绦重新系紧,拂去胸甲上沾染的灰烬与血块……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仿佛耗尽了毕生的气力,却又充满了某种不容亵渎的、属于军人的尊严与骄傲。

接着,他抬起颤抖的手,尽力将散乱的花白头发捋向脑后,用手指揩去脸上的尘土与凝固的血痂,试图恢复一丝往日的威仪。

整理完毕,他推开了身边亲兵下意识伸过来想要搀扶他的手,目光坚定。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尽最后的力量,挺直了那几乎要被伤病和疲惫压垮的脊梁,如同雪压青松,宁折不弯!

他移动脚步,面向西北方向——那是魏阳国都所在的方向,也是他魂牵梦萦、却再也无法踏足的故土!

随后,他双膝一软,重重地跪倒在地!

膝盖与冰冷坚硬的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响声。

但他的上身,依旧如同标枪般挺得笔直,头颅高昂!

他双手抱拳,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向着那片他为之征战一生、奉献了一切的土地,向着那位他誓死效忠的君王,深深地、郑重地、充满无尽眷恋与愧疚地,叩拜下去!

一叩首!感君王知遇提携之恩!忆往昔君臣相得,壮志凌云!

二叩首!愧未能尽忠职守,丧师辱国!念及阵亡将士,肝肠寸断!

三叩首!愿来生再为魏阳之臣,重披战甲,为国驱驰,死而后已!

三个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咚、咚、咚”三声闷响,额角瞬间皮开肉绽,殷红的鲜血顺着他的脸颊流淌下来,与他花白的须发混合在一起,显得格外刺目而悲壮。

叩拜完毕,蒙骜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直起身。

他的脸上,此刻所有的痛苦、不甘、悲愤仿佛都随着那三叩首而烟消云散,只剩下一种异样的平静,一种彻底解脱后的淡然,以及一种即将回归故土的安宁。

他猛地拔出腰间那柄跟随他征战数十年、饮血无数、象征着无上荣耀与权力的佩剑—— “断岳”!

剑身出鞘,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

即便在此刻,剑刃依旧寒光凛冽,映照出他苍白而决绝的面容,也映照出这片血与火的战场。

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没有半分对尘世的留恋。

蒙骜横剑于颈,那双看透了沙场生死、世间荣辱、王朝兴衰的眼睛,最后深深地、贪婪地望了一眼西北的天空,仿佛要穿透这重重关山,再看一眼那熟悉的宫阙与山河。

随即,他双臂猛然发力,毫不犹豫地横向一拉!

“噗嗤——!”

一声利刃割裂皮肉的、令人牙酸的闷响!

锋利的剑刃轻而易举地切断了他的喉管与血管,滚烫的鲜血如同压抑已久的火山,瞬间喷涌而出!

那鲜血是如此炽热,如此汹涌,溅射在他刚刚整理过的衣甲上,溅射在他苍白的面容上,也染红了他身下那片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

他的身体剧烈地痉挛了一下,喉咙里发出几声意义不明的“咯咯”声。

但那双膝盖仿佛生根了一般,身躯依旧保持着跪姿,挺直如松,竟没有立刻倒下!

那颗高昂的头颅微微垂下,双目依旧圆睁,瞳孔中最后定格的光芒,并非痛苦与恐惧,而是无尽的忠诚、深深的遗憾,以及一种仿佛穿透了时空、遥望着故国方向的执念。

一代军神,魏阳之胆,就此……陨落!

殁于这异乡的孤城,殁于这众目睽睽之下,以一种最惨烈、最忠贞的方式,为自己传奇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刹那间,万籁俱寂。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整个街区,陷入了一种绝对的、令人窒息的死寂之中。

唯有寒风吹过废墟的呜咽,以及那鲜血滴落在土地上的“滴答”声,清晰可闻。

无论是准备赴死的魏阳军残兵,还是围困他们的靖乱军将士,所有人都被眼前这无比震撼、无比悲壮的一幕彻底夺去了心神。

空气中那浓重的血腥味,此刻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更浓的,是一种名为“忠义”与“气节”的磅礴力量,如同无形的山岳,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让人肃然,让人敬畏,甚至让人感到一种灵魂的战栗。

许多身经百战、见惯了生死的靖乱军老兵,下意识地缓缓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垂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

而那些魏阳军残兵,则纷纷扑倒在地,向着他们统帅那依旧跪立不倒的遗体,发出了压抑到极致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哀嚎与痛哭,那哭声撕心裂肺,充满了无尽的悲怆与绝望。

武阳静静地站在原地,如同也被施了定身法。

他怔怔地看着蒙骜那即便死去依旧不肯倒下的身躯,看着那淋漓的鲜血、圆睁的双目、以及那最后定格在脸上的复杂表情,心中翻涌着前所未有的巨浪。

有对一位伟大对手最终陨落的深深惋惜,有对如此忠勇刚烈气节的由衷敬重,有对战争残酷与命运无常的慨叹,更有一种身处这乱世洪流、身为一方之主所带来的、沉重的孤独与悲凉。

他赢了这场战役,夺下了岳西,却在此刻,感觉不到丝毫胜利的喜悦。

良久,良久,他才仿佛从一场大梦中苏醒过来,缓缓地、极其沉重地吐出一口浊气,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肃穆与敬意,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

“传我令……”

他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

“以……香汤……厚敛蒙骜将军遗体。寻能工巧匠,尽力……修复其甲胄兵刃。”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

“以……其本国……大将军之最高礼仪,择吉日,觅风水佳城,厚葬之!立碑……刻文,记其生平功绩,彰其……忠烈气节!”

他目光扫过那些跪地痛哭的魏阳军残兵,补充道:

“善待……这些义士。愿降者,妥善安置,一视同仁;不愿降者……发放盘缠路引,不得为难,遣其……归乡。”

命令被迅速而肃穆地执行。几名靖乱军中地位较高的将领,亲自上前,怀着无比的敬意,小心翼翼地想要扶倒蒙骜的遗体。

然而,那身躯僵硬如铁,仿佛那不屈的将魂,那未尽的责任与忠诚,依旧在支撑着他,竟一时难以放倒。

最终,只得几人合力,才极其缓慢地、如同进行某种神圣仪式般,将这位一代神将的遗体,缓缓放平。

蒙骜的死,如同一颗流星的陨落,光芒虽逝,却震撼了整个时代的夜空。

消息传开,天下为之震动,列国为之唏嘘。

即便是他最坚定的敌人,在谈及岳西城下这一幕时,也不得不放下成见,由衷地赞叹一声。

“蒙骜,真国士也!无愧神将之名!” 他的忠烈,成为了乱世中一道悲壮而璀璨的光芒,也为他传奇的一生,留下了最后一个,令人无限感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