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 第416章 陈巡抚的烦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春知府衙门,巡抚陈绍常正独自坐在书房内皱眉沉思。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留在长春处理政务,而知府孟宪彝则到下面考察地方去了,虽说杜玉霖的巡防营在剿匪方面是捷报频传,但来自各方的压力还是巡抚大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其中最大的压力自然仍来自倭国和沙国了,自从因满铁藤与之吉的失误导致“吉长”铁路修筑事宜被叫停后,这两边就开始展开了新一轮的游说活动,尤其是倭国更是给出了比之前诱人许多的条件,希望能够再次夺下谈判的主动权。

对于东北铁路网的发展问题,陈绍常曾与杜玉霖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他十分认同对方主张引入第三方势力来制衡沙、倭的看法,只是要达成这点需要多方努力才行,所幸这次剿匪行动取得圆满结局,几乎将背后有沙倭背景的大山头给一网打尽了,这让他在与倭国周旋时有了更大的余地。

陈绍常的另一部分压力还自于国内舆论,大概十天前,他下令处决了关押在长春监狱中的革命党人熊成基,这一石就激起千层浪,顿时激起了华国南北的强烈愤慨,不少报纸都用头版头条来批判他的这种“独裁”行为,将其称为“昏暗秩序的扞卫者”。

对于这些言论陈绍常也只能是听之任之,但他从心底里并不觉得如此处理有什么问题,那些说他的人不过是“目光短浅”的愚民罢了。

除此之外,韩国钧的事多少也让他有些头疼,这人当年是他亲自“密保”上去的,如今犯下了这么大的事,他堂堂吉林巡抚竟然没有直接处置权。

原来,“民政司使”属于朝廷的外派部门,巡抚只有弹劾权而无审判权,即便这个混蛋敢明目张胆的贪污军饷并引起了那么大的一场兵乱,陈绍常能做的也就只有暂停他一切工作,如今的韩国钧不过是居家听参状态,小日子过得还挺舒服呢。

甚至这家伙到现在死不认错,在被押送到长春后竟然还反咬一口,说自己本是打算到“双河镇”将银票兑换成银子的,是知县文信不听他劝阻擅自派衙役挑衅新军士兵,这才闹出了这么大的祸端,一切罪责都该由文知县承担。

面对这明显的倒打一耙,陈绍常还就瞪眼没辙,只能先让文信回去处理百姓的善后工作,一切还要等到杜玉霖回来再做打算。

一转眼就等了十几天,这段日子是真难熬啊,百姓们的嘴就跟小刀子似的说啥的都有,那些报社更是抓住了这把柄将其与残杀熊成基的事放到一起谈,搞得陈绍常真有点焦头烂额了。

终于今天守城士兵来报,说杜玉霖的队伍已经到了城外,此时正在接受百姓们的的欢迎呢,他这才让人骑快马前去邀请,并同时传唤韩国钧来衙门回话。

也就不到二十分钟,门外传来脚步声,一身草原灰军官制服的杜玉霖大步走进书房,来到陈绍常桌前后立定行了个标准军礼。

“杜玉霖拜见巡抚大人。”

面对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陈绍常丝毫不敢托大,急忙从桌后转了出来,热情地拉住了对方的手。

“哎呦,这里没有外人就不必如此多礼了,来,让我看看......”

说着,陈绍常身子微微退后上下打量起了杜玉霖,眼中是充满了关怀啊。

“嗯,这又壮实了不少,不过还是有点瘦啊,回头我让知府衙门的后厨把蒙古屯刚送来的上好牛肉给你拿走些,赶紧趁着这段时间好好修养修养吧。”

领导张罗送礼下属哪能不要,杜玉霖立即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那可太好了,这俩月净吃雪了,那哪能跟牛肉比啊。”

陈绍常伸手一让,二人就坐到房间一侧的沙发上。

“怎么样,一切都还顺利吧?”

“托大人的福,都顺利......”

随后,杜玉霖便从大年三十夜剿灭付占林,随后收复张作相、邱刚讲到了镇压“双河镇”兵变、又顺道前去“土门岭”补发军饷,直听得陈绍常是频频点头、唏嘘不已。

虽说他也时常得到杜玉霖发来的简报,但那哪有当事人亲口说出来的详细精彩啊,不由得感叹这位杜大人做事真是“嘁哩喀嚓”脆啊,短短两个月不到,巡防营南征北战不但剿灭了吉林省内匪患,就连孟恩远死后遗留的残兵问题都给顺带解决了,这办事效率只做个巡防营统领实在是太可惜了,即便把他放到了自己这巡抚的位置上,恐怕也不会差到哪去吧?

想到这,他都不由得赞叹了一句。

“玉霖你果然是办大事的人,东北诸将领若都像你这般,大、小鼻子何惧之有啊?”

杜玉霖的头脑保持得很冷静,越是这个时候越能体现一个人的城府,所以他并没有顺杆往上爬,而是再次起身挺直腰板。

“大人过誉了,玉霖也只是尽力而为,日后还有很多方面要向您学习的。”

陈绍常缓缓点头让杜玉霖坐下,心中对他就更多了几分赏识,在这乱世中从不缺乏骁勇善战的武将,但像这样文武双全又不骄不躁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啊。

这时,下人送来了上好的茶,陈绍常举杯喝了一口后才继续说到。

“两天前,我试探着与英吉利国领事聊了聊吉长铁路的事,但效果并不理想啊。”

杜玉霖也跟着喝了口茶,正好冲淡了嘴中红高粱酒的残留味道,听巡抚这话就放下了茶杯。

“上个月东京才刚庆祝完英倭同盟八周年,那外相小村寿太郎不还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屹立不倒嘛,何况那英吉利就是一大搅屎棍,祸乱一方从中渔利可以,但要指望它能帮忙振兴咱东北,那咱就有点想多了。”

陈绍常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使用“搅屎棍”这词呢,不过立即就明白了杜玉霖的意思,愣了一下后哑然失笑起来。

“是我多此一举啦,之前你就说要等阿梅利国那边回信后再做打算,事实证明跟英人说这事毫无意义。”

杜玉霖抿起嘴。

“恐怕此时倭国方面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看来咱们得加快推进铁路修筑的进程了。”

陈绍常听罢无奈的揉搓起太阳穴,满脸都是挂满了疲惫,作为夹缝中的吉林省巡抚,他真的很努力地在寻求破局之路,无奈由于视野的局限总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本以为“第三方”就是沙倭外的一个强国,却没有考虑到英倭间的盟友关系,这个错误犯得过于愚蠢了。

杜玉霖见他这样,连忙安抚道。

“早说出来也未必是坏事,既然英吉利不感兴趣,咱们就更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跟阿梅利国谈了嘛,说不定这还会增加华尔街那些资本家的投资兴趣呢。”

虽知道对方是在宽慰自己,陈绍常的心情还是舒畅了不少。

“你提到的那个司戴德何时能到长春啊?”

杜玉霖微微仰起头琢磨了下后说道。

“也就是这几天了,等他到了我先摸摸底,差不多了再带来面见大人。”

“好,就这么定了,我就不信这铁路修不下来。”

“当然修得下来,大人放宽心。”

正说着,门外传来了卫兵的声音。

“大人,韩国钧带到了。”

与杜玉霖互望了一眼后,陈绍常朝外面喊到。

“带他去二堂,我在那里问话。”

“是。”

等卫兵离开后,陈绍常有些伤感地叹了口气。

“人心叵测啊,当年这韩国钧随我在延吉考察时是何等廉明干练,没想到这才几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亲手保举的人如今却拿他没一点法子,唉......”

杜玉霖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放到了茶几上。

陈绍常随手拿起一看,竟是新军二十三镇将士对韩国钧贪污军饷、以次充好的举报信,信末还有全体军官的署名。

在通读一遍原文后,陈绍常脸上露出了笑容。

“走,咱们这就去会会那韩国钧。”

“大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