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四叔是朱元璋 > 第255章 中英伦敦条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洪武十六年初冬,泰晤士河口弥漫着浓重的海雾。

朱文正站在旗舰\"镇海号\"的指挥塔内,透过黄铜望远镜凝视着远处若隐若现的英格兰海岸。

舰桥下方,数十艘铁甲舰整齐排列,黑色的烟囱吞吐着浓烟,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

\"报告殿下,舰队已进入预定攻击位置!\"副官的声音透过蒸汽传声筒清晰传来。

朱文正转动着翡翠扳指,目光冷峻:\"按照计划,先切断伦敦的补给线。告诉各舰,见到任何船只,一律击沉!\"

随着旗舰升起攻击信号旗,东洲舰队如同张开獠牙的猛兽,向着英格兰沿海扑去。

第一批遭遇的是英格兰海军的巡逻舰队,木质帆船在铁甲巨舰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当英格兰舰队最强的32磅舰炮发出怒吼时,英国水兵们惊恐地发现,他们射出的炮弹打在铁甲舰上,不过是留下几道白痕,而对方的炮火却能轻易洞穿他们的战船。

\"上帝啊!这是什么怪物!\"一名英国水兵望着正在沉没的战船,惊恐地画着十字。

短短半个时辰内,英格兰巡逻舰队全军覆没。消息迅速传回伦敦,整个英格兰宫廷陷入一片慌乱。

理查二世紧急召集枢密院会议,商讨对策。

\"陛下,我们必须立即组建舰队,击退这些东方侵略者!\"海军大臣激动地说,\"我们大英帝国的海军,绝不能输给这些异教徒!\"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东洲舰队凭借先进的蒸汽动力和铁甲防护,完全掌握了制海权。

他们沿着英格兰海岸线展开封锁,切断了伦敦的粮食和物资供应。

港口城市利物浦、曼彻斯特相继遭到炮击,无数英格兰军人在战火中丧生。

朱文正站在甲板上,看着燃烧的英国港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转身对身边的安妮公主说:\"公主殿下,看到了吗?这就是落后的代价。你们所谓的大英帝国,不过是建立在木质帆船和燧发枪上的纸老虎。\"

安妮沉默不语,内心却掀起惊涛骇浪。她从未想过,强大的英格兰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陷入绝境。

那些曾经让欧罗巴羡慕的皇家海军,在东洲舰队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在封锁港口的同时,朱文正开始策划登陆作战。

他的目标很明确:占领伦敦,迫使理查二世投降。

英王东洲军队装备着先进的栓动步枪和后装火炮,而英军还在使用落后的火绳枪和前装火炮。

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使得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洪武十五年冬至,东洲军队在朴茨茅斯登陆。

英军在海岸线上布置的防线,在东洲军队的炮火下迅速瓦解。

英国士兵们惊恐地发现,对方的步枪射程是他们的十倍,精准度更是远超想象。

\"这些东方人是怎么做到的?\"一名英格兰军官看着倒下的战友,难以置信地说,\"他们的枪炮,简直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

东洲军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内陆推进,所到之处,英格兰军队望风披靡。

伦敦城外的几场决战,英格兰军队虽然拼死抵抗,但在东洲军队的立体攻势下,最终还是全线崩溃。

当东洲军队兵临伦敦城下时,理查二世陷入了绝望。

他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铁甲舰和营帐,知道大势已去。

\"陛下,我们必须求和!\"首相颤抖着说,\"否则,伦敦将化为废墟!\"

理查二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怎么也想不到,曾经纵横四海的大英帝国,会在一个东方国家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洪武十六年春,《伦敦条约》签订。

根据条约,英格兰被迫割让大不列颠岛全部领土,英格兰王室迁居北爱尔兰,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在英格兰王室搬家前,朱文正军队以\"保护文物\"为名,进驻大英博物馆。

他们将馆内的珍贵文物逐一打包,装上军舰运往东方。这些文物是金雀花王朝多年积累的珍宝。

\"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能让它们毁于战火。\"朱文正面对英国民众的抗议,如此解释道。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与此同时,白金汉宫也遭到了洗劫。皇家收藏的珠宝、名画被一扫而空,宫殿内的奢华装饰被拆卸殆尽。

英国民众的愤怒达到了顶点。

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但这些抗议在东洲军队的镇压下迅速平息。

朱文正派出的巡逻队手持先进的火枪,在伦敦街头肆意逮捕抗议者。

\"我们的国家完了...\"一位英格兰老人望着燃烧的议会大厦,泪流满面地说,\"这些东方人,比当年的诺曼征服者还要可怕!\"

然而,朱文正的野心并未就此满足。他开始在英国推行所谓的\"文明改造\"计划。

大明的语言、文化、制度被强行推广,英国的学校被要求教授汉语,政府机构被大量安插大明官员。

安妮公主看着英格兰一步步沦陷,内心充满了矛盾。

一方面,她痛恨朱文正的侵略和残暴。

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承认,朱文正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制度,确实让英格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时候,朱文正坚毅的面庞让她沉醉不知归路,毕竟慕强心态是白皮女人的通病。

\"公主殿下,您应该看清现实。\"朱文正挑起安妮的下巴,轻声说,\"英格兰帝国已经成为历史,这世界上只能有一个英王,那就是我大明帝国的英亲王,只有接受我朱文正的统治,英国才能获得新生。\"

安妮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你赢了,英王殿下。但英格兰人的反抗,或许永远不会停止。\"

正如安妮所言,英格兰的反抗运动从未真正平息。

各地的游击队在乡间展开袭击,破坏基础设施。朱文正不得不投入大量兵力进行镇压,但反抗的火种却越燃越旺。

洪武十六年暮春,第二次冲突爆发。英国残余势力在伪教廷的支持下,试图夺回失去的土地。

朱文正亲自指挥舰队,在英吉利海峡展开决战。

这一次,他动用了最新研制的蒸汽铁甲巡洋舰和鱼雷艇。英国舰队的木质战船在东洲的钢铁洪流面前,如同脆弱的纸片。

\"开火!让他们知道,反抗是没有用的!\"朱文正站在指挥塔内,目光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