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们一家子一向就是这样和睦相处,没什么变化。”
蒋窈根本不知道,她每次出现在部队里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议论。
每当她穿着整洁的军装走在队伍中时,总会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她。
无论是战友还是陌生人,大家总是忍不住对她投以羡慕的目光。
甚至有人会悄悄议论,说她是军营里最亮眼的存在。
“有一个你的包裹,是从海城寄来的。”
一位士兵走进训练场,对蒋窈喊道,手中拿着一个大纸箱。
顾铭接过来一看。
“这么大啊!里面是什么呀?”他好奇地问道。
“应该是二哥寄来的!”
蒋窈心里猜到可能是什么了。
或许里面装的是家乡的特产,或者是二哥最近买的一些礼物。
但她不敢确定,只能猜测。
但这会儿人太多,也没多说。
训练场上聚集了许多人,大家都在忙碌地准备今天的训练项目。
所以她决定先不拆开包裹,以免引起更多的注意。
她知道在这个时候,最好还是把精力放在即将开始的任务上。
寄出了稿子,蒋窈顺便给自己的家人寄了一些特产。
自从她加入部队以来,虽然不能经常回家,但她依然保持着与家人之间的联系。
这次她不仅把最近完成的一篇小说稿子寄给了编辑,还挑选了几样当地的新鲜水果和特产送给家人。
她在院子里种了不少的果树,甚至还有棵小百香果树。
每一棵树都经过精心照料,结出的果子个个饱满。
没事就捣鼓这些。
现在里面结满了果子,光看就很高兴。
闲暇时刻,她喜欢在院子里走动。
看着满树硕果累累,那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除了新鲜的水果外,她还会用烤炉做不少果干。
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泡水喝。
这次不仅寄了些海鲜,剩下的全是她亲手做的。
顾铭把部队发的罐头全寄回去了。
他知道自己远在他乡,家人肯定十分想念,于是决定把最好的东西寄回去。
“同志,还有个小包裹!”
另一位士兵从邮局方向走来,手里拿着一个小盒子。
蒋窈接过,是那家杂志社寄来的包裹,还附了一封信。
她心中一喜,想着这可能是她期待已久的答复。
“回去吧。”
蒋窈低声说道,然后将包裹紧紧抱在怀里。
小物件可以放在然然的小车下。
但这样的大件儿就得顾铭来扛了。
顾铭是个热心肠的人。
他知道蒋窈一个人拿着这些东西很不方便,便主动提出帮忙。
虽然中午人不算多,但这个大家伙实在太扎眼。
即使在午餐时间,仍有许多人在路上行走。
巨大的包裹引起了路人的注意。
他们纷纷驻足观看,想知道这里面究竟装着什么好东西。
回家的路上,被不少好奇的人打听。
“家里寄来的,还不知道装的是啥!”蒋窈回答道。
“我三哥给我的,还没打开呢,我也很好奇里面到底有啥。”
她继续补充道。
“对,就是前段时间在我家住过的那个哥哥。”
蒋窈轻轻推着婴儿车。
然而,顾铭却一路扛着重重的包裹回家。
汗水已经浸湿了他的衣衫,甚至有些地方都开始往下滴水。
“热水瓶里还有热水,你先去洗个澡吧,我来拆包裹。”
“好嘞。”顾铭微笑着点了点头。
蒋窈给自己也准备了一盆温水,为然然洗好了之后,小心翼翼地捧起水,简单擦拭了脸上的汗珠。
摘下帽子后,她快速地将头发拢起。
绑成一个丸子头,这才找到剪刀开始拆包裹。
她最先打开了杂志社寄来的一个小包裹。
里面有一封信,信封上还贴着杂志社的专属标签
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合作这么久了,如果蒋窈对稿费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他们愿意坐下来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同时,在信中提到,之前连载的那本独读反响非常好,已经有几家出版社主动联系他们,希望能够出版这本书,并且还把一些忠实粉丝给蒋窈的来信以及最近几期杂志一并寄了过来。
看完信后,蒋窈的心情非常激动。
当顾铭穿着干净清爽的背心从浴室走出来时。
一眼就看到坐在那里神情有些出神的媳妇。
“在看啥呢?”他温柔地问道。
她简短地将刚才的事情告诉了顾铭,眨巴着眼睛带着一丝不安地问。
“你觉得咋样?”
“关于稿费这一块,我觉得你完全可以实话实说,毕竟以前连载是由他们负责操作的,而现在出版应该会有更专业的人士参与。不用太过担心,毕竟你能够出书,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一件,这样大家都能从中受益。”
“嗯,你说得对。”
蒋窈听后认真地点了点头,觉得丈夫说的话十分在理。
她猜想杂志社大概是真心看好自己的作品。
所以才会如此积极主动地提出进一步合作的想法。
放下手中的信件,蒋窈转身看向旁边的大包裹。
“快来看看这个大包裹,是不是冰箱!”
总觉得这应该是个冰箱,但不知道三哥是从哪里弄来的。
顾铭随手将手中的湿漉漉的毛巾扔在一边。
接过剪刀后,小心翼翼地割开了箱子上的封条。
他慢慢地拆开箱子,一层层地揭开包装。
果不其然,一台银色的冰箱静静地躺在箱子里。
“但这东西不应该这么沉啊?”
顾铭有些困惑地自言自语道。
回想起刚才的情景,他和蒋窈俩人确实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冰箱搬出来的。
原来除了冰箱本身之外,冰箱里还塞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
难怪感觉分量特别沉。
“咦,这儿还藏着一封信呢,看看里面是怎么说的。”
蒋窈眼尖地发现了夹在冰箱缝隙中的那封信。
她快速地将信封从角落里抽出,轻轻展开,浏览了一遍内容。
这才大概明白了整件事情。
“三哥说这是从海城商店买来的,不需要凭票就可以购买,不过估计价格非常昂贵,但他没有说究竟花了多少钱。”
蒋窈转述道。
“他提到买下这部冰箱是为了考察国内冰箱市场的状况,并且计划将来可能从外国引进一条专门生产冰箱的生产线。”
听完这段解释之后,她终于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