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我见郎君多妩媚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鼐半扶着她下车,给了和尚十两银子做谢,入寺中投宿。

长老吹火煮茶,伐草喂马,众人从行装中取了干鹅腊肉果子出来,心有余悸食得一顿,合衣宿下。

次日一早,风止天晴,僧人送来一锅豆粥做早膳,众人用下才作辞起身。

此后再无波折,一路顺顺利利到了济宁。

……

山东是很大气的地方,大山大水,高高阔阔,气候比燕京润泽,绍桢一行人到济宁时已经是仲春,不寒不燥,不由令人心情舒旷。

河道总督府给绍桢安排的住处就在官衙后头的隔了一条街的胡同里,叫做甜酒巷,出处是两百年前有个很会酿酒的人在这里开了间酒肆,有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如此了。

衙门里还给配了两个洒扫的下人,绍桢进新宅时,看见的就是打扫一新的屋舍。

宅子并不很大,两进的院子,穿堂、正屋、厢房,与燕京的院子相仿,虽然紧凑,却胜在清静。

她是挺喜欢的,却没什么精神四处逛逛,只问了新来的下人名姓,一个叫来保,一个叫来昭,身契都归在河道衙门。

来昭心眼灵活,看出这位京城来的张大人神色疲惫,殷勤道:“大人一路奔波了这么久,肯定累着了,小人带您去主屋歇歇吧?”

绍桢正想问这个,便点头应允,回头让王明镜先去挑选屋子,再吩咐护卫们自行择住处,商量好了,不必再来问她。

“行李那些不急,放着明天收拾都行,你们也去休息。”

邓池一听,捶着手脚催王明镜去选屋:“快点快点,在路上还不觉得,进了新家,我骨头架子都快散了!”

王明镜翻了个白眼,被来保领路过去。

绍桢半点不认床,一觉睡到了第二日中午,醒来只觉神采奕奕,一路以来的抑郁消沉之气一扫而空。

窗外有不知名的鸟叫声,清脆悦耳,很是好听。

她掀被下床,站在地上伸了个懒腰。

这会儿才觉得肚子饿了,洗漱之后出屋子,邓池几个正站在树底下说话。

绍桢打了个哈欠,问道:“你们吃饭了没?”

邓池笑说:“吃了。张鼐一早上跟吴大夫跑出去找牙婆,雇了两个厨娘和浆洗婆子回来,给公子准备的饭菜还在炉子上热着呢。”

绍桢高兴道:“真懂事,我昨天都忘了吩咐厨房上的事了,还打算带你们去下馆子呢。幸好张鼐记得。新厨娘手艺如何?吃得惯吗?”

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总体而言还是挺满意的。

槐花胡同的下人没有跟着过来,不然路上太折腾了,绍桢原本就准备来了济宁再雇几个下人的。

厨娘和婆子来请了安就退下。绍桢比着在家里给下人的工钱还加了两成,这些妇人哪里不珍惜,生怕伺候得不好,丢了差事,请安都格外拘谨。

鲁菜重视食材的原汁原味,咸鲜脆嫩,尤其讲究清汤和奶汤的熬制。绍桢先喝了一碗羊肉清汤,很是开胃,痛痛快快吃了两碗米。

厨娘都很高兴,进来收拾了膳桌。

用完午膳,王明镜拎着医箱进来给她诊脉,见她眼睛明亮有神,气色也红润,一看就笑了,打趣道:“看来张大人昨晚睡得不错?”

绍桢笑道:“还好、还好。”伸出手腕放在桌上。

王明镜把过脉,点头道:“恢复得不错,比前日的脉象好多了,看来济宁很对你风水么!”

绍桢问他:“你觉得这里怎么样?本来就是我雇你来这边的,要是哪里不舒服,一定和我说。”

王明镜浑不在意道:“金尊玉贵的大官人都没什么不适应的,我能有什么不舒服,这宅子向阳通风,又清净,自在得很。我看你每日用的药可以减些分量了。”

绍桢满口答应:“你是大夫,我都听你的。还好你肯跟我来济宁,不然真不知道哪里找个信得过的郎中。”

王明镜笑着出去了。

绍桢才醒来没多少时候,不想睡午觉,在新家逛了一圈,让来昭到她面前回话。

来昭很快过来了,不知其意,有些不安,打千儿行礼:“张大人。”

绍桢坐在槐树下的藤椅上,和善道:“你别紧张。我初来乍到,想寻人问几句话而已。昨日好像听你说了一句,之前是在河道总督府当差的。我才要找你说话。”

来昭放松下来,夸口道:“大人想问什么?小人别的本事没有,就一样,会打听,整个河道总督府的事儿,就没有我不知道的。”

绍桢笑道:“哦,看来我找对人了。”她朝院子四四方方地扫了一遍,问道:“我看这宅子修得很好,又阔气又雅致。照理,河道总督府里的同知一共有二十五人,我也不算起眼,怎么分给我这么好的宅子?还是说,其他同知大人分的院子也是这么好?”

来昭笑嘻嘻的:“大人可是京城工部下放来的,身份不一般。况且,您所说的这二十五人,他们正经的官位叫管河同知,是从五品,在各个河段分管差事的,也不在济宁。您是河道同知,正五品,在河道府当差,协助总河老爷治水,当然不一样啦。”

“总河老爷?是河道总督黄煊黄老大人么?”

来昭肯定道:“正是,咱们这边都管河道总督叫总河的。”

绍桢点点头:“总河老爷性情如何?”

来昭笑道:“您不知道,总河老爷都快古稀年纪了,已经是要致仕的人,如今已经不大管事了,小人也不常见到他。河道府大部分的差事,都是交给副总河处理的。”

河道总督府的官员很多,变动也频繁,京中吏部衙门里保存的河道府官员名录还是前年的,绍桢昨日才拿到济宁这边最新的官员履历名册,还没细看。

她照着目录翻到副总河的一页,寥寥数语。

副河道总督,从四品,赵逢辰,字良时,杭州府钱塘县人,昌化十年进士,历任大理寺评事、寺丞、寺副,后任徐州知府,治河有功,入河道总督府,擢副总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