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元嗣走上前去一看,发现原来是黑罕在湖里折腾。

这家伙也是好体力、好兴致、居然带了四个部落女子在洗鸳鸯浴呢。

杨元嗣也不得不佩服草原女子的身体素质确实厉害。

要知道现在还不到夏天,早上湖水的温度肯定不会太高,她们赤条条的待在水中嬉戏毫不在意。

黑罕看到杨元嗣到来,伸手拍了拍身边女子,她们也不避讳,纷纷上岸穿衣。

部落女子们伺候黑罕穿上衣服,捂着嘴笑着跑远了。

黑罕却脸色郑重的向杨元嗣走了过来,他从腰间的口袋里拿出一把小刀,在自己的右掌上划了一道口子,然后将刀递给了杨元嗣。

杨元嗣吃了一惊,很快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在右掌上划了一道。

两双沾满鲜血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说明了这是一种仪式。

黑罕又带着杨元嗣向着天空和湖边拜了三拜。

杨元嗣想这应该就是达密里部的结拜仪式,自己又多了一个好兄弟。

看来这澡也不用洗了,本来肩膀上就有伤,手上又添了个口子,这个时代感染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黑罕带他回了自己的营帐,里面居然也有一个商倌儿。

杨元嗣通过翻译知道刚才果然是结拜安达的仪式,现在两个人已经是兄弟了。

黑罕十分高兴,杨元嗣心里也欢喜,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又拿来了一袋子酒。

这时候帐篷外急匆匆的赶进来一个斥候,对着黑罕说了几句话。

黑罕苦笑着摇了摇头,将自己脖子上的吊坠拿下来递给了杨元嗣。

杨元嗣浑身上下摸遍了也没有摸出来回礼,尴尬的说道:“等我下次来给你捎一把好刀!”

黑罕哈哈大笑,说道一言为定。

达密里部收到了耶律盆都大王的命令,要求五日之内到镇州报到,有紧急军情。

杨元嗣看着黑罕骑马走远,突然感觉一阵空虚,他这才想起来自己到草原的目的。

不论完颜宗望是什么目的,金国那边是不能去了。

杨元嗣也不想留在草原上当驸马,他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处理。

当杨元嗣说出自己要返回中原的时候,不光是卓鲁,娜仁都生气了。

其实杨元嗣本来也想带娜仁回宋境,只是她根本不会汉话,去中原确实生活

况且接下来杨元嗣还有无数的事情要去做,也不可能跟她长相厮守。

娜仁听了伤心不已,不过也理解了杨元嗣的心意。

其实杨元嗣说的都是片面的理由,实则是这草原上危机四伏。

现在到底是谁安排的伏击杨元嗣,很难猜测。

从草原到代州,何止几千里,要是带着娜仁路上出了什么差错,那可就是追悔莫及了。

杨元嗣知道要是用这个理由说服不了娜仁,只能跟她约定半年以后一定来接她。

草原上的部落除了有组织的劫掠,很少去宋国的边境。

自从辽国跟大宋签订了《檀渊之盟》后,受辽国约束的草原部落更是没了去宋境的理由。

这个时候还能去宋境的只有那些冒着生命危险赚钱的商队了。

他们也只是走到一个靠近宋境的榷场,尽快跟大宋的商人完成货物买卖,然后返回部落。

正好下个月就有一支商队要去金河山贸易,杨元嗣打算跟着这支商队返回大宋。

离别的时候总是伤感的,娜仁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和杨元嗣寸步不离,恨不得将他吃到肚子里。

商队出发的日子很快就到来了,杨元嗣看到这队伍有三百多人,有达旦部的还有其他部落的。

娜仁流着泪跟杨元嗣告别,她也学了几句汉话,用奇怪的腔调说着:“一定回来!”

杨元嗣心中不舍,只有狠心抱了抱她,上马出发。

娜仁也停止了哭泣,转身狠狠的抽打着马匹,回部落去了。

在这茫茫的草原上,不用说能够找到道路,就是分辨方向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商队中有几个老成的向导,负责带路。

杨元嗣背着一张弓,装作一个普通的部落青年混在队伍之中。

达旦部的商队中就有那个给杨元嗣做翻译的商倌儿,名字叫作撒罕。

撒罕有个三十多岁,留着两撇八字胡,眼神里充满了狡黠,一看就是个天生的商人。

商队沿着草原一直往南走,一路上相安无事,又有几个小部落的商人加入。

理论上来说,商队在草原上是最安全的,因为大家都需要商品。

有些东西是草原上没有,必须要去中原抢或者买的。

盐铁茶都是最重要的生活物资,也有金珠玛瑙,锦罗绸缎等奢侈品。

除了强盗,没有草原部落会主动攻击商队,那会成为所有部落的公敌。

杨元嗣更加确定,来的路上遇到的袭击是有人刻意安排的。

商队一路往南,一直到了一座沙漠边缘的城市,叫作云内州。

这是一座规模中等的城市,城墙全是黄土筑就,只有两人多高。

城内却是十分热闹,全是穿着各色服饰的商人,各色各样的商品。

这里却是辽国管理的地方,戴着狼尾帽的辽国官吏带着随从们趾高气扬的在各个摊位收税。

杨元嗣终于见到了中原来的商人,是大宋的一个商团,有五百多人。

他们在草原上收购的主要是战马和毛皮珠宝药材等,卖的是绸缎和瓷器。

商队的领队叫作老李,他听见了杨元嗣的故事唏嘘不已。

杨元嗣的故事当然是编的,在他的故事里,自己是一个来自汴梁的富家子弟,商二代。

为了贪图更大的利润,带着商队深入草原,不出意外的遇到了强盗,人财两空。

最后只剩了自己一个人,通过相熟的商倌儿才逃了回来,撒罕在旁边给他做了证明。

按照正常情况,商队是不会允许来历不明的人入伙。

老李一则看杨元嗣谈吐不凡,确实像富家子弟,二则物伤其类,产生了共情,就答应了他随着商队一同返宋。

撒罕这才放心下来,跟杨元嗣告别。

杨元嗣本来以为商队会返回代州,哪里想的到到了宋境他才发现这里是府州。

以杨指挥使有限的地理知识,他没法完全将前世的地图和现在的州府对应起来。

不过从老李的口中,他知道了府州和代州距离差的可就太大了。

不论是府州还是代州,最终的目的地是汴梁,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