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 第491章 其中必定有不少反对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1章 其中必定有不少反对者

这是按社会阶层排列的顺序。

“商人虽在社会底层,却掌握着最多的财富。”

“但各种限制使他们虽积攒大量财富,却无法流通,就像死水,无用又停滞。”

“若能将这些财富流转起来,形成循环,死水也会变成活水。”

“例如,我向商人筹集资金粮草,用来攻打匈奴掠夺财物,只要所得超过投入,不就是盈利吗?”

“而且事后我以利息返还,既充实国库,又能抵御外敌,这不是一举两得吗?”苏牧笑着问李斯。

“妙计!”王翦一听就忍不住拍腿起身,“苏小子真人才!你把钱粮给我,我带兵出征,抢更多牛羊回来还你!”

“老将军请坐,苏牧只是打个比方。”嬴政摆手制止。

“陛下,我觉得可行,这么多钱粮闲置可惜,不如拿来打仗!”王翦又提议。

苏牧瞪眼看着王翦,心想这老头学得倒快。

王翦得意地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当嬴政从治粟内史府走出时,面露喜色。

门外等候的众官员无需多问,从他们和冯去疾等人的表情已能猜到结果。

苏牧仅用一天便妥善解决赈灾粮问题。

众多官员在外久候,听到太仓丞反复报出的数额,心中已默默记录每一笔账目。

这些钱粮加总,无疑是巨额数字。

苏牧以实际行动给众人上了一课,且相当深刻。

若非嬴政此刻心情不错,或许会找几个无所作为的官员“练练手”。

这场国债认购会于午前结束。

此次发行国债,治粟内史共募集到折合千余万金及八千万石粮食。

这对国库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赈灾绰绰有余。

苏牧自然无意让这笔财富闲置。

钱需流动使用才有价值,否则只是无用之物。

午间用餐后,苏牧带虎奴等人再次来到治粟内史。

步入宽敞的书房办公室,他坐定。

太仓令、太仓丞、平准令、平准丞四位掌管钱粮的属官皆在书房。

经过苏牧一系列举措,治粟内史上下已视他如神明。

“统计清楚了吗?咸阳还有哪些大商人未认购国债?”

坐下后,苏牧问面前四人。

国债认购虽顺利,但并非人人认可。

其中必定有不少反对者。

这部分人群大多为有后台的商界巨头。

所谓巨商,是指那些掌控某一行业,且背后势力庞大的商人。

他们已超越普通意义上的富商或豪商。

其中多数还享有一定特权。

“回禀大人,咸阳城内的七位巨商皆涉及人口与国债事务。”太仓令答道。

“嗯?”苏牧微微一愣。

七家?

竟有七家?

“具体是哪七家?”苏牧稍作思索后问道。

“回大人,其中有起家于粮秣生意的范家,其祖先为范蠡,曾为楚国的巨商,家族世代在楚地经营粮秣生意,因楚地产粮丰富,且家财丰厚。”

“还有垄断陶器生意的子贡后人,子贡曾为孔子弟子,家族经营数百年,皇宫所用的陶器以及一些精美陶器全出自他们商行,也只有他们能制作出这般精致的陶器。”

“此外还有白氏和郭氏,但这两家都依附于其他两家。”

“白氏追随乌氏倮,而郭氏则听从清氏。”太仓令继续说道。

苏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看来自己上午拉拢的不过是些小角色罢了。

真正的实力派都在观望,甚至根本不屑于理睬自己。

仅凭太仓令这几句话,他就察觉到这些人个个非同小可,根基深厚。

有的是楚国旧贵族,有的是孔子高徒。

至于那个乌氏倮,苏牧虽非此时代之人,但也早有耳闻。

自吕不韦之后,秦国两大巨商之一便是乌氏倮。

他经营牧畜生意,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史书记载,乌氏倮的牲畜数量极多,他用这些牲畜换来珍稀物品献给戎王,戎王回报十倍牲畜,导致乌氏倮的牲畜多到要用山谷计量。

秦始皇曾下令让乌氏倮享受与封君同等的待遇,定期参与朝会。

乌氏倮并非秦人,而是异族。

他先将购得的珍宝献给乌氏部落首领,首领欢喜,便回赠十倍牲畜。

如此循环往复,乌氏倮的牲畜数量多到无法以匹计,只能用山谷衡量。

秦始皇曾赐予乌氏倮“君”的尊称,使他得以如朝臣般上朝,以此表彰他对大秦供应战马及牛羊的贡献。这样的商人,连史书上都有记载,堪称红顶商人。苏牧对此颇为惊叹。

如此巨商,若不将他放在眼里也算正常。毕竟乌氏倮的生意连嬴政都无法强取豪夺,若是动粗,恐怕会惹怒众多与大秦交易的异族商人。至于清氏商行,苏牧之前从未听闻,于是询问太仓丞详情。

“清氏商行,便是贞妇清。”太仓丞低声回应。苏牧立刻联想到巴寡妇清,惊问是否就是她。此言一出,太仓令等人面色骤变,连连摇头劝阻,提醒巴寡妇清乃皇帝钦封的贞妇,不可轻忽。

苏牧听后恍然大悟。巴寡妇清不仅是史书中首位有记录的女性商人,更是骊山大墓用银的主要来源。她出身巴蜀,年轻时嫁给采炼丹砂的家族,丈夫早逝后,为保家业未再婚嫁,反而将生意做得愈发壮大。最终,秦王召她入咸阳,并赐封贞妇之名。

可惜红颜多舛,在公元前某年,也就是十一年前,巴寡妇清抵达咸阳不久后便离世。她是华夏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首位女性企业家,权势显赫,美貌非凡,其背后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后世流传着不少关于巴寡妇清与嬴政的传闻。有人称巴寡妇清是嬴政的红颜知己,因嬴政终生未立皇后,史书中也未提及其皇后身份,甚至连扶苏母亲的身份都缺乏明确记录。

巴寡妇清的名字出现在史书中,似乎与嬴政有所关联。苏牧对此颇感复杂,但思虑再三决定不去询问嬴政,毕竟对方已逝,贸然提及或许不妥。

当前,咸阳城中的散户已纷纷入场,但七位顶级商人仍未行动。他们或是轻视苏牧,或是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这些巨商掌控着秦国最雄厚的资源,若不加以约束,未来恐成隐患。

此时,苏牧面临抉择:如何处理这些实力强大的商人?首先需排除乌氏倮和巴寡妇清家族,因为他们目前仍不宜招惹。

两家各牵连着另一方,可谓是一损俱损。至于那范家,专营粮食交易,如今动手为时尚早,毕竟他们掌握的粮食物资不足支撑行动。目前看来,只有孔子弟子子贡创立的商行值得一试,他们主营陶器贸易。

此时尚未有瓷器或玻璃制品,但这并不算复杂之事。一旦成功,这些商品在未来很长时间都能出口海外。苏牧思索片刻,决定先礼后兵。

“去准备七份请帖,送往七大家族,说我有要事相邀。”苏牧对属下吩咐道。很快,使者出发,而苏牧回到苏氏馒头铺等待回音。

黄昏时分,马车队陆续抵达。从服饰和随行人员来看,来的只是下属代表,而非主人。不出所料,众人借口推脱,无人亲至。

苏牧冷笑一声,这正合他意。随后静候佳音,夜幕降临时,城中一片宁静。

苏氏馒头关门歇业。

苏牧在虎奴等人的护卫下,往六村堡的方向返回。那些藏匿暗处观察苏氏馒头一整天的人,也在夜幕中悄然散去。

“牧哥,要不要把这些人揪出来?”小七紧随苏牧身后,手中一直握着弓箭。

苏牧坐在马上笑着摆手,“不必,我清楚他们是谁。”

“不过就是七大商行的人罢了,跳梁小丑,不足挂齿,日后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苏牧骑在马上,神情轻松。

大秦从前任由他们扩张,但现在不行了!

开玩笑,他可是大秦的财务总管,岂容轻视?

必须收拾他们!

咸阳城东有一座占地广阔的豪宅,门口站着两名穿兽皮的乌氏战士。

没错,这里就是大秦最大畜牧业集团“七三”的掌控者乌氏倮的宅邸。

士农工商,商人在社会底层。

但这仅限于普通商人,任何时代,垄断性商人总会享有特殊地位。

比如乌氏倮,又如巴寡妇清。

不仅秦朝有这种巨商,汉、唐等朝代同样存在一些世代经商、富甲天下的商家。

此时,那天在苏氏馒头旁监视了一下午的仆人,悄悄从侧门进了乌氏倮的宅子。

咸阳已下过几场雪,但宅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见积雪。

中堂正厅里,一位体型肥胖、身着羊皮袄的中年异族男子端坐主位,满脸笑意,肥肉乱颤。

在他身旁,还有一位披黑色皮氅的秦人中年男子。

通报后,那名仆人入内汇报。

“说说,嬴翊君今天下午都在做什么?”肥胖的中年异族男子开口问。

“回禀乌氏君,小人守在苏氏馒头附近整整一天,没见嬴翊君外出。直到傍晚城门快关时,他才带了几个人出咸阳,可能是回六村堡了。”

厅堂中的仆人垂首而立,将目睹的一切坦诚说出。

乌氏君,是嬴政赐予乌氏倮的封号。因出身乌氏家族,他获此称号。

乌氏倮在商界已达到非凡高度,绝非寻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