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一早。

苏玉珍来到了军区大院门口,手里拿着夏蒙生给她的临时通行证。

门口的卫兵仔细检查了证件,又打了个电话确认,这才放行。

夏蒙生已经在里面等着了,见到苏玉珍立刻迎了上来。

“玉珍,这么急找我,出什么事了?“

“蒙生,我们家遇到大麻烦了。“

苏玉珍把绿禾集团窃取种质资源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我爸说,这事关国家农业安全,必须找专业人士帮忙。“

夏蒙生听完,脸色立刻严肃起来。

“走,我带你去见一个人。“

两人来到军区后勤部的一栋小楼,夏蒙生轻车熟路地带着苏玉珍上了三楼,敲开了一间办公室的门。

“李教授,打扰了。“

办公桌后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戴着厚厚的眼镜,正在翻阅一本厚重的英文书籍。

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夏蒙生立刻露出笑容。

“小夏啊,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李教授,这位是苏玉珍,她父亲是'军民共建'蔬菜基地的苏建国。“

夏蒙生介绍道。

“他们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想请您帮忙。“

李教授推了推眼镜,示意两人坐下。

“说说看。“

苏玉珍把带来的样品和资料一一摆在桌上。

“这是我们基地培育的抗寒黄瓜品种,现在有外资企业想要窃取我们的种质资源...“

李教授听完,立刻拿起样品仔细端详,又翻看了苏玉珍带来的种植记录。

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这个品种的抗寒性确实很特殊,如果基因测序完成,在国际市场上的估值至少上千万美元。“

“这么值钱?“

苏玉珍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不仅如此。“

李教授严肃地说。

“这种地方品种往往蕴含着独特的基因片段,是经过几代农民选育的成果。如果被国外企业抢先注册专利,后果不堪设想。“

夏蒙生插话道。

“李教授,您能帮他们做个专业评估吗?最好是有法律效力的那种。“

“当然可以。“

李教授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份文件。

“这是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相关规定,你们的情况完全符合国家种质资源保护条例。“

三人正说着,办公室门被推开,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老李,上次那个抗寒实验的数据...“

话说到一半,看到屋里的年轻人,来人愣了一下。

“王部长!“

夏蒙生立刻站起来敬礼。

王部长认出了夏蒙生。

“小夏?你怎么在这?“

他的目光转向苏玉珍,又看了看桌上的样品,似乎明白了什么。

“是为了苏家的事?“

李教授解释道。

“王部长,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绿禾集团盯上的那个黄瓜品种,在国际市场上价值连城。“

王部长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走,去我办公室谈。“

在军区的一间保密会议室里,苏玉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说了一遍。

王部长听完,立刻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

“接保卫处。“

挂断电话,王部长对三人说。

“这事不简单。绿禾集团表面上是外资企业,但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它的背后可能涉及国际技术间谍网络。“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苏玉珍焦急地问。

王部长沉思片刻。

“先别打草惊蛇。这样,李教授负责出具专业评估报告,我派两个技术侦察员协助你们收集证据。至于苏老板那边...“

他看向夏蒙生。

“你亲自去一趟,把情况说清楚。记住,这事暂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当天下午,夏蒙生开车带着苏玉珍回到苏家屯。

苏建国听完汇报,眉头紧锁。

“果然如此。我就觉得这事不简单。“

“爸,王部长说让我们先收集证据。“

苏玉珍说。

苏建国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既然他们想要我们的品种,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个'品种'。“

他转向苏明强。

“明强,我记得农科院给过我们几个实验品种?“

苏明强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您是说...用假样本设局?“

“不错。“

苏建国冷笑道。

“把那个抗病性差、产量低的实验品种拿出来,好好'包装'一下。“

接下来的三天,苏家表面上一切如常,暗地里却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苏明强带着几个信得过的技术员,精心“培育“了一批特殊的黄瓜苗。

这些苗看起来和他们的当家品种一模一样,但实际上却是农科院淘汰的实验品。

与此同时。

苏建军和军方派来的侦察员密切监视着绿禾集团的动向。

他们发现,林世荣几乎每天都派人来基地附近转悠,显然是在等待时机。

第四天早上,苏建国故意在几个社员面前“不小心“说漏嘴,提到今晚要在新建的温室里移栽“核心母本“。

这个消息很快通过赵老大传到了林世荣耳中。

夜幕降临,苏建国带着苏明强和苏建军,煞有介事地将一批“珍贵“的种苗移栽到新建的温室里。

“鱼儿上钩了。“

深夜,躲在暗处的苏建军通过无线电低声说道。

果然,凌晨两点左右,几个黑影悄悄摸进了温室。

“行动!“

随着苏建国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四周的社员们一拥而上,将几个正在盗取种苗的人当场抓获。

手电筒的光照下,林世荣那张总是带着假笑的脸变得惨白。

“苏...苏先生,这是个误会...“

“误会?“

苏建国冷笑一声,指了指对方手中装有种苗的箱子。

“林总深夜亲自来我的温室'参观',还带着采样工具,这是什么误会?“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警笛声。

王部长亲自带着一队军人赶到现场,同行的还有李教授和几位农业专家。

“林世荣先生。“

王部长冷着脸说。

“你涉嫌窃取国家重要种质资源,请跟我们走一趟。“

林世荣突然歇斯底里地大笑起来。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绿禾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是你们能想象的!这些品种迟早会是我们的!“

王部长不为所动。

“带走。“

看着林世荣被押上军车,苏建国长舒一口气。

。。。

然而林世荣被捕的第二天,绿禾集团就派来了律师团队,声称这是“商业诽谤“,要求立即放人。

更令人不安的是,几家国际媒体突然开始报道此事,将苏家屯描述成“排外的落后村庄“,把绿禾集团塑造成“无辜的投资者“。

苏建国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着几份报纸,眉头紧锁。

苏明强推门进来。

“爸,王部长来了。“

王部长风尘仆仆地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穿军装的年轻人。

“苏老板,情况有变。“

他示意其他人出去,关上门后低声道。

“上级刚开完会,绿禾的背景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他们表面上是一家新加坡企业,实际上有西方军工集团的背景。“

“军工集团?“

苏建国惊讶地问。

“他们为什么对我们的蔬菜品种这么感兴趣?“

“你那个抗寒品种,经过初步分析,可能对极端环境作物栽培有重要价值。“

王部长严肃地说。

“这在军事上意义重大。“

苏建国倒吸一口冷气。

“那现在...“

“上级决定成立联合安保小组。“

王部长说。

“由军方和你们合作社共同负责品种保护工作。考虑到你对基地最熟悉,由你任组长。“

正说着,办公室门被推开,苏明强走了进来。

“爸,我刚检查完所有温室...“

看到王部长,他立刻站直了身体。

王部长打量着苏明强。

“这就是你大儿子??“

苏建国点点头。

“明强对基地的每个品种都很熟悉。“

苏明强鼓起勇气说。

“王部长,我想申请加入安保小组。。“

王部长看了看苏建国,见他点头,便说。

“好,你就担任技术保密专员,负责所有种质资源的登记和保护。“

接下来的日子,苏家屯蔬菜基地的气氛变得紧张而有序。

军方派来的技术专家和安保人员进驻基地,与社员们同吃同住。

所有核心品种都被转移到新建的保密温室,进出都要经过严格检查。

苏明强每天工作到深夜,仔细记录每一株母本的生长数据,建立详细的档案。

他还设计了一套加密系统,只有他和父亲知道完整的品种密码。

一天深夜,苏明强正在温室里工作,突然听到外面有动静。

他悄悄走到门口,看到一个人影鬼鬼祟祟地在围墙边转悠。

“谁?“

苏明强大喝一声。

那人影转身就跑,苏明强追了上去。

追到围墙边时,那人突然掏出一把刀,寒光一闪向苏明强刺来。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黑影从侧面扑来,将袭击者按倒在地。

是军方派来的安保人员。

“苏技术员,没事吧?“

士兵关切地问。

苏明强摇摇头,心还在狂跳。

他蹲下身,看清了袭击者的脸。

“赵老大?“

第二天审讯中,赵老大交代,绿禾集团出价50万美元买通他做内应,目的就是获取核心品种的样本。

这件事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场保卫战远未结束。

王部长立即加强了安保措施,同时向上级申请了更高级别的保护。

。。。

苏家屯。

清晨的阳光透过保密温室的玻璃洒进来,苏明强已经工作了两个小时。

他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每一株抗寒黄瓜母本的生长状况,在记录本上写下精确到毫米的数据。

自从被任命为技术保密专员后,他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第17号母本,主茎高度42.3厘米,第三片真叶展开度8.7厘米,无明显病虫害迹象。\"

苏明强轻声念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的声音很轻,却透着一种久违的坚定。

\"记录得很专业嘛。\"

一个清亮的女声从背后传来,苏明强手一抖,差点碰掉一片叶子。

他转身看到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性站在温室门口,阳光在她身后形成一圈光晕,衬得她皮肤格外白皙。

\"抱歉,吓到你了。\"

女子走近几步,伸出手。

\"我是农科院派来的研究员周晓白,负责协助品种保护工作。\"

苏明强摘下手套与她握手,触碰到她指尖的瞬间,一种奇异的温暖从掌心蔓延开来。

周晓白的手修长有力,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没有涂任何颜色。

\"苏明强,基地的技术保密专员。\"

他简短地自我介绍,声音比平时高了几分贝。

周晓白微笑着点点头,眼睛弯成两道月牙。

\"我知道你,王部长特别提到你对这些品种的了解无人能及。\"

她走到苗床前,俯身观察那些黄瓜苗,一缕黑发从耳后滑落,垂在脸颊旁。

苏明强注意到她的睫毛很长,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棕色。

\"这个品种的抗寒性确实惊人。\"

周晓白从包里取出一个小型检测仪。

\"我能取一小片叶子样本吗?需要做基因标记分析。\"

苏明强犹豫了一下。

\"按规定,任何样本采集都需要我和王部长同时在场。\"

周晓白挑了挑眉,随即理解地点头。

\"当然,程序很重要。那我们现在去找王部长?\"

\"他在东区的实验田。\"

苏明强看了看表。

\"这个时间应该在那里检查新安装的滴灌系统。\"

\"滴灌系统?\"

周晓白眼睛一亮。

\"正好我也想看看。听说你们自主研发了一套适合北方气候的防冻系统?\"

提到技术问题,苏明强的表情明显放松了。

\"是的,我们改进了以色列的设计,加入了地热循环...\"

两人一边走向实验田,一边讨论技术细节。

苏明强发现周晓白对农业技术的了解远超他的预期,她不仅能准确指出各种系统的优缺点,还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你在农科院研究什么方向?\"

苏明强忍不住问道。

\"植物基因工程与有机农业的结合应用。\"

周晓白回答。

\"简单说就是如何用最自然的方式培育出最好的品种。\"

苏明强微微皱眉。

\"有机农业?那产量...\"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周晓白笑着打断他。

\"大多数人认为有机等于低产,但我们的实验证明,在科学管理下,有机种植的产量可以与传统方式持平,甚至更高。\"

苏明强不置可否地耸耸肩,心里却记下了这个观点,准备有空时查证一下。

当他们找到王部长时,这位军人正蹲在田埂上检查水管接口。

看到两人走来,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

\"周研究员,欢迎来到苏家屯!\"

王部长热情地握手。

\"苏技术员已经带你参观过了?\"

\"正在参观。\"

周晓白微笑。

\"我们刚好讨论到滴灌系统。苏技术员对系统的了解令人印象深刻。\"

王部长赞许地看了苏明强一眼。

\"明强是我们这里的技术骨干,这套系统就是他提议改造设计的。\"

苏明强耳根微微发热,不习惯这样的夸奖。

自从出狱后,他一直活在自我怀疑中,直到被赋予技术保密的工作,才慢慢找回一点自信。

\"周研究员想采集一些样本做基因分析。\"

苏明强转移话题。

\"需要您的批准。\"

\"没问题。\"

王部长爽快地点头。

\"你们俩一起负责样本采集和保管,互相监督。这是最高级别的保护措施。\"

接下来的几天,苏明强和周晓白几乎形影不离。

他们一起采集样本、记录数据、分析生长状况。

周晓白带来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而苏明强则提供了对品种特性的深入了解。

一天傍晚,两人在实验室整理数据时,周晓白突然问道。

\"你以前是学农业的吗?你的观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很专业。\"

苏明强的手停顿了一下,眼神黯淡下来。

\"不是...我高中毕业后在轧钢厂工作,这些都是在实践中学的。\"

周晓白敏锐地察觉到了他情绪的变化,但没有追问,而是指着笔记本上的数据图说。

\"看这个生长曲线,我们的品种在低温下的表现比荷兰的同类品种高出15%,这太惊人了。\"

苏明强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凑近笔记本分析起来。

两人头挨得很近,他能闻到她发丝间淡淡的茉莉花香。

\"如果我们能找出控制这种抗寒性的基因序列。\"

周晓白兴奋地说。

\"不仅可以保护这个品种,还能应用到其他作物上!\"

\"但基因测序需要专业设备...\"

苏明强皱眉思考。

\"农科院有全套设备。\"

周晓白眼睛闪闪发亮。

\"我可以申请把样本带回去分析,当然,你或者王部长可以全程监督。\"

苏明强犹豫了。

按照规定,核心品种的样本不能离开基地,但科学分析确实需要专业设备。

\"我们可以先向王部长提议。\"

他最终说道,

''\"也许能安排农科院的专家来基地工作?\"

周晓白点点头。

\"好主意!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能进行深入研究。\"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默契在无声中建立起来。

随着合作深入,苏明强发现周晓白不仅专业知识扎实,工作态度也极其认真。

她常常为了一个数据反复验证,直到完全确定。

这种严谨的科研精神让苏明强深感敬佩。

一天下午,他们在讨论有机农业的可行性时产生了分歧。

\"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会破坏土壤生态。\"

周晓白指着显微镜下的土壤样本说。

\"看这些微生物数量,比有机种植的土壤少了近一半。\"

苏明强摇头。

\"但有机种植需要更多人工,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短视!\"

周晓白激动地拍了下桌子。

\"土壤健康是农业的根本,现在的高产是透支未来的土地肥力换来的!\"

苏明强被她突然的激动吓了一跳,随即不服气地反驳。

\"农民要的是现实的收益,不是遥远的理论!\"

两人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

最后周晓白突然笑了。

\"我们做个实验如何?划出一小块地,用我的有机方法种植,三个月后看结果?\"

苏明强接受了挑战。

\"好,就选东区那块边角地,我亲自管理对照组的传统种植。\"

就这样,一场小小的科学竞赛开始了。

苏明强每天都会去那块实验田,记录两组的生长情况。

令他惊讶的是,周晓白的有机组虽然初期生长稍慢,但植株更加健壮,抗病性明显更强。

\"怎么样,认输了吗?\"

三周后的一个早晨,周晓白得意地指着已经开花的黄瓜苗问道。

苏明强仔细检查着叶片和茎干,不得不承认。

\"确实比对照组健康。但是产量...\"

\"产量数据会说明一切。\"

周晓白自信地说。

\"科学不怕验证。\"

她的自信和坚持让苏明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观念。

也许农业真的需要改变,需要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与此同时,他们合作的新型滴灌系统研发也取得了进展。

苏明强的实践经验与周晓白的理论知识完美结合,设计出了一套既节约用水又能精准施肥的智能系统。

\"这个阀门设计太巧妙了!\"

周晓白赞叹道,指着图纸上的一个改进点。

\"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角度的?\"

苏明强挠挠头。

\"就是观察自然界的露水形成...叶片的倾斜角度似乎最适合水分吸收。\"

周晓白惊讶地看着他。

\"你是个天生的研究者!这种观察力和联想能力很珍贵。\"

这样的赞美让苏明强心里暖暖的。

在周晓白面前,他不再是那个有前科的\"问题人物\",而是一个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一天深夜,暴雨突然来袭。

苏明强从床上跳起来,想起实验田里刚安装的滴灌系统可能承受不住这样的雨量。

他抓起雨衣冲出门,在雨中奔跑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已经在那里了。

周晓白浑身湿透,正奋力用塑料布遮盖设备。

苏明强二话不说加入抢救,两人在狂风暴雨中并肩作战,终于保住了实验装置。

\"你怎么来了?\"

风雨稍歇后,苏明强喘着气问道。

周晓白抹了把脸上的雨水。

\"听到雷声就想到这些设备...不能让我们半个月的心血白费。\"

在昏暗的应急灯下,她的眼睛闪闪发亮,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脸颊上,显得格外动人。

苏明强突然有种想拥抱她的冲动,但立刻克制住了这个念头。

\"谢谢你。\"

他真诚地说。

\"没有你,这些设备肯定毁了。\"

周晓白微笑着摇摇头。

\"我们是搭档,不是吗?\"

\"搭档...\"

苏明强重复着这个词,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是的,他们是搭档,是平等的合作伙伴。

这种关系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和自信。

暴雨事件后,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他们一起修复受损的设备,一起分析实验数据,一起讨论农业的未来。

苏明强发现自己开始期待每天与周晓白共事的时光,她的笑容、她的专注、她偶尔的小固执,都让他感到生活的美好。

一个月后,他们的滴灌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效果远超预期。

基地为此举办了一个小型庆祝会,王部长亲自到场祝贺。

\"这套系统将彻底改变北方冬季蔬菜生产的模式!\"

王部长举杯宣布。

\"这是苏明强同志和周晓白同志共同努力的成果!\"

众人鼓掌时,苏明强偷偷看向周晓白,发现她也正看着自己,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碰了碰杯。

庆祝会结束后,周晓白找到独自在温室检查的苏明强。

\"我下周要回农科院汇报工作。\"

她轻声说。

\"可能需要离开两周。\"

苏明强手中的记录本差点掉在地上.

\"两周?那...实验数据怎么办?\"

\"你可以继续记录.\"

周晓白微笑.

\"我相信你能处理好一切。而且...\"

她犹豫了一下.

\"我会想你的,搭档。\"

这句简单的话让苏明强心跳加速。

他想说些什么,但多年的情感压抑让他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我也会想你.\"

他最终低声说道.;

\"早点回来。\"

周晓白点点头,突然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轻轻一吻,然后红着脸快步离开了温室。

苏明强呆立在原地,手指不自觉地触碰着被吻过的地方,那里仿佛还留着她的温度和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