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于养猪的知识,大家也可以看贾思勰所着的《齐民要术》。

在这本书中,详细地养猪的秘术。

像大小猪不能放在一起养,猪圈越小越小,都详细地记录在其书中。

它也被誉为六世纪百科全书。

听听名字,大家就知道其书的含金量。

还有《陶朱公致富奇书》,内容包括谷、蔬、木、果、花、药、畜牧等等养殖手法。

范蠡着作《养鱼经》,介绍了养鱼的方法和经验。

还有元代官修图书《农桑辑要》,里面有家禽家畜的养殖技术,如牛的饲养。

唐代李石的《司牧安骥集》,是华夏首部中兽医学专着。

里面介绍了给牛艾灸、给马拔罐等中兽医治疗方法。

像这样的书还有很多。

大家可以多关注关注这样的着作。”

去过后世的众人有些沉默,他们还真没多关注过此类的书籍。

都是些治国类的史书。

尤其是秦汉,他们还好,陶朱公的着作他们还是有的。

而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农,怎样也没想到。

种地养牲畜,也能写成书。

“这可真是闻所未闻。”

而有些人家,听着上面的书名,“当家的,咱要不要买本《养鱼经》回来试试。”

她们家门前就是自己的水塘。

养些鱼,往水塘一丢。

到了年底,就能贴补家用。

男人也愁,有儿子愁,没儿子也愁。

儿子多了愁更愁。

他看着院子里瘦的干巴巴的孩子们,咬着牙,“咱家还剩多少银两,你去收拾收拾,咱们现在就去县城。”

“现在?”

女人瞧瞧外面,怕天黑赶不回来。

“就现在,聪明人这么多,等晚了,县里的书局可就真的啥都不剩了。”

“对对,还是当家的你聪明。咱现在就走。”

不知多少人家想着去养猪。

但也想到赵一清告诫的话。

现在想想,这养牲畜,还真不是随便养养就行。

学问大着呢!

终于告别养猪,赵一清马上打开某抖,换换脑子。

否则,她怕晚上做梦都是劁猪。

【“朕告诉你,朕才是皇上。

天下是朕的。

你一个女人根本不应该天天在朝堂上。”】

“可以,多霸气这孩子。”

刘邦听着视频中孩子的声音,颇有几分赞可。

直到看见视频中女人的名字,吕雉。

【“微臣惶恐。”】

刘邦想收回刚才的话。

听着整齐的‘微臣惶恐’四字,萧何觉得自己也应该说这四字了。

他惶恐啊!

吕后。

薄太后想起当年吕后带给她跟儿子的恐惧。

看着视频中霸气的女人,仿佛跟当初的吕后一样,压的后宫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没权,年纪还小,要不是吕雉的孙子,根本站不到皇位的宝座。作为要靠吕雉的人,咋敢这么说的,就凭胆子吗?]

[就这,能活两集吗?]

[刘恭:666,奶奶,刚才朕被鬼上身了,我错了。]

刘彻冷眼看着跪下的臣子们。

下一刻就想到当初的薄太后,他的皇祖母。

但他可没刘恭这么愚蠢。

当今,正在咸阳城的吕雉,看到上面霸气的女人。

却没有一丝羡慕之情。

唯有更高的志向。

相比依靠男人,她更想依靠自己,登顶权利的最高峰。

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位。

【八大行星,俺们来喽!】

“完全不给我们反应的机会嘛!”

张衡拿起准备好的笔,立马把文字记录下来。

【水星:八大里面最小且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轨道周期是87.9691天,116天左右与地球会合一次。

金星: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二颗行星,没有天然的卫星。

地球:距离太阳一点五亿公里,也是人类已知的唯一孕育和生命的天体。

地球表面大约29.2%是由大陆和大陆组成的陆地,剩余则被水覆盖。

火星:直径为地球一半。

木星:由氢和氦组成,拥有太阳系中最大的磁场和最强的辐射带。

土星:内部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覆。

天王星:气态行星。

海王星:已知距离太阳系最远的大行星。】

【明·徐光启:清清,这些行星我们都到达了吗?】

“没有,人类到达的地方目前只有月球,但我们国家朝火星发射过探测器,名为‘祝融’。”

“火神!”

“就在五年前,我们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如今,‘祝融’号正在火星上沉睡,等待我们开启的那一天。”

【元·郭守敬:探测器为何?】

“是一种机器,替人类采取行星上的物质,并探测行星的环境。我们发射过很多探测器。

像‘嫦娥六号’,就采集了月球背面的土壤。

还有‘玉兔’、‘夸父’,‘羲和’......

这些都是咱们流传下来的传说命名的。”

“还真浪漫啊!”

看着视频里探测器采集的画面,大家既振奋又激动。

就是看着月球表面真实的环境。

还是有人不愿相信。

他们美丽的月亮,怎么就是这副样子呢!

【明·马蓬瀛:宇宙中,真的只有我们人存活于此吗?】

“我们也不确定,世界各国都在探索。”

赵一清想起如今的环境,“但我可以肯定,直到目前,根据科学家探测出来的数据显示,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只有地球。

我们必须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其实,后世的黄河为何发生洪灾,很大程度跟黄土高原上植被大量被砍伐有关。

像在先秦汉朝,黄河还是我们温柔的母亲河。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黄河的涝灾越来越多。

主要原因就是上游植被被大量砍伐。

像始皇的阿房宫。

当然,它被项羽用一把火烧了。

就很可惜。

汉朝的未央宫,唐朝的大明宫,它的建造都需要砍伐大量树木。

而且还都是百年老树。

更不用说古代建造房屋以木材为主。

但在秦汉时期,没有大型船只足以运输南方的树木。

只能大量砍伐四周的木材。

人越多,需要砍伐的树木也就越多。

而砍伐的树木越多,植被也就越少,西北自然也就成为苦寒之地。”

赵一清喝口水润润嗓子,“简单给大家提一下。

你们周围的树木越来越少时,有没有发现,你们家的降水量也开始减少呢!

上游没了植被,自然没有树根牢牢吸附脚下的土壤。

没了束缚的泥土随着凶猛河水的冲刷,大面积流入河中。

河床越抬越高,而被抬高的河水便迅猛地冲入平原。

带给我们无情的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