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邓少宛手拿着药酒,一边饮着一边走到了奥勒良的身前,对着身后舔着脸赔笑的君士坦丁挥挥手。
见状的君士坦丁立即就明白了邓少宛的意思,随即眼尖的四处看了一下,发现旁边有一根棍子。
小跑过去将棍子捡了起来,恭恭敬敬的跑到邓少宛的身后,将棍子递给了邓少宛道:“我恭敬的大主,这是献给您使用的,请接受您恭敬的奴仆之献意!”
闻言的邓少宛并没有回答君士坦丁的话,只是接过了他手中的棍子,随手一挥间顶在了身后的君士坦丁面门之前,仅碰到君士坦丁就只有不到一节手指间。
如此一幕都险些将君士坦丁给吓到了,他不明白自己这么恭敬,为什么邓少宛还是如此不对自己改变一点观念。
但此刻的他是真的害怕,他还很年轻才三十一岁的年龄,且他是有着很大的能力的,自然是不甘就这样的死在这里。
开始的他辅佐奥勒良,不过是想要为自己争一个身后名,以及给自己的后人们搏一个未来,当然要是可以的话,他也想要取奥勒良而代之。
毕竟他的确有那个能力,身为如今的罗马帝国第一名将,先前曾与大秦帝国打过好几次战役,与当今大秦帝国五大元帅之一的马抗打过几次,虽然最后都是不分胜负。
可是别忘了作为大秦帝国五大元帅之一的马抗,含金量自然是不可比喻的,能与他打成平手不分胜负,自然能够知道君士坦丁的能力有多强。
也正是因为君士坦丁能跟马抗打成这种战绩,才因此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名将,但是可惜再如何第一名将,遇到了大魏天团还是败了。
虽说马抗身为大秦帝国的五大元帅之一,其中实力与地位的综合性在第三名,可其放在中原天下也不过就是一名普通的名将罢了。
他之所以能成为大秦帝国的五大元帅,很重要的几点就是因为他是从中原过来的,马抗是关朝五虎上将之首马超,的堂弟马岱的亲曾孙
因为在中原待不下去了,所以就学习先贤们,独自踏上了前往欧洲大陆的举措,最终他踏入了大秦帝国境内,并且依仗着自己的能力成功坐上了大秦帝国的五大元帅之一。
而除了马抗之外的其余四个元帅,分别是:邓迈、蒙渔、阿尔希达尔、阿瑞斯。
这四人之中除了邓迈乃是正儿八经,前汉时期远走大沙漠来到大秦帝国先祖们的领地,并助大秦帝国发展起来的大功臣邓医绝之后。
邓医绝虽然在欧洲繁衍了许多的后人,可视为正统的只有致秦邓氏,即邓迈这一脉的才是正儿八经的正统。
至于其余的诸如耶路撒冷·邓氏、医列色·邓氏等等诸多的邓氏分脉,其实都是来自于邓医绝的后人分脉。
不过他们最初不是叫做这种分脉,只是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与同化之后,有的将本地给同化成为了秦文化一员,而有的觉得本地的拉风,于是就同化成为了本地的一种流派。
但是最重要的都比较统一性,他们的根不会忘掉,他们永远都记得自己的根是秦人,而非本地土着人。
当然本地土着人的同化是最严重的,他们能追溯到最初的记录早就被删除的一干二净,早在数百年前的秦十九世就学习始皇帝焚书坑儒。
在当地的欧洲大陆上,也来了一套“焚书灭史”将他们能够追溯的历史,除了复刻的最重要记录在宫中禁地后,其余的全国性搜刮焚烧殆尽。
以此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才终于把他们的历史给消灭的干干净净,如今他们怕是想追溯都追不到了。
而剩下的元帅们,其中的蒙渔自然是不用过多说的,乃是蒙恬的后人罢了,蒙氏世代忠于大秦帝国,每逢乱世都是最忠实的臣子,最终中兴秦室都离不开蒙氏。
可以说蒙氏自先祖蒙骜起,在大秦时期历经了三代之后,就在蒙恬与蒙毅开始分家,长脉的蒙恬子嗣远走西域,找到并辅佐了秦五世而建立起了赫赫大秦帝国。
次脉的则是以蒙毅为先祖,曾在当年跟随着巴侯南下平叛,后来始皇帝驾崩,秦二世乱国爆发了乱世后,就彻底的永远留在了岭南。
并以此跟随着巴侯之子,即岭南武帝为大将军,自此之后就在岭南扎了根发展下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过后,同样其后人对于岭南邓氏很是忠心。
除了在夏风乱世时期,曾辅佐岭南皇的蒙恭遭遇江东攻打,最终兵败被俘之后,又经过辗转被蜀汉丞相诸葛亮以个人魅力劝降,暂于蜀汉国内听令行事外。
其的子嗣后人也分做了两派,一派则是在岭南当地发展,后面在岭南皇远走海外时不愿意走,又怕会有灾祸,于是为了避难便改姓为黎。
这一脉也自此低调发展了起来,虽然终其千年都没有什么大出息,在历史上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可是在一千七百年之后却迎来反转了。
至于剩下的另一派蒙氏,则是跟随着岭南皇邓亦远走海外去了,不过最近在岭南之地有不少终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传言。
好像曾经的岭南邓氏在大海的彼岸找到了一片大陆,并在那边生根发芽了,至于是不是真的没有人能够确定,也仅只是在岭南沿海之地多有流传而已。
除此之外的剩余两个元帅,阿尔希达尔是本地土着人,因为在军中多有战功,也是五大元帅中年龄最老的,如今已然有七十高龄了。
且因为他出色的作战能力,特被秦四十二世特封为大秦帝国的五大元帅之一,虽然只是排名第四的,可是那含金量也不是普通的。
就连其姓氏都是被秦四十二世特赐予“阿尔希”为姓,因为他的能力够出色,也是大秦帝国军功最高的之一,但奈何他的出身不行,贸然给予汉姓不符合礼制。
所以就被赐予“阿尔希”为姓氏,达尔则是他名字,至于名字的说法,在大秦帝国并没有名字单分开的说法,他们延续的是大秦的制度。
也自然的就没有经过新太祖王莽所制作的低贱三字名之说,而如今大秦帝国能有字,大部分其实都是汉人迁徙过来所影响的,其实大部分秦人都是名字合一的。
剩下的阿瑞斯就更不用说了,其出身本地名门阿瑞氏,因为战功赫赫加上武略出众,所以就被入选了五大元帅之一,虽然他大多是以凶狠、蛮横出众。
但奈何他的战功仅次于四大元帅之下,所以就入选了五大元帅,哪怕是五大元帅中指挥能力最差的就是了。
……………
着名艺人黎民,虽只是艺人歌手出身,但奈何他的运气太好,用了黎氏一千七百年的时间孕养,终在一千七百年后诞生出了他。
可以说《黎父》的诞生,永远离不开黎氏的一千七百年孕养气运,才在一千七百年后培养出了这位着名的万千孩童之父。
而如果让我们仔细的查找,可以发现黎民的先祖,其实能够追溯到大秦时期的重臣,兼初代岭南大将军蒙毅。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世之万童父,当为黎氏明公子。
— —《黎氏发家史·黎明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