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帝母:系统助我改写历史 > 第176章 巧施妙计破合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嬴政身着玄铁战甲,腰间秦王剑寒光闪烁,端坐在中军大帐的主位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帐内的一众大臣。

“六国合纵,看似来势汹汹,实则不过是一盘散沙。”嬴政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冷笑,“但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须得主动出击,将这所谓的合纵联盟彻底瓦解!”

“大王英明!”众臣齐声应道。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李斯身上:“李斯,你即刻传信给草原五王,让他们率领精锐骑兵,随时对赵国的边境和重要城池进行骚扰。我要让赵王首尾难顾,疲于奔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李斯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臣遵旨!草原五王对大秦忠心耿耿,定当竭尽全力完成大王的命令。有他们在赵国边境制造混乱,赵国必然人心惶惶,合纵联盟也会受到影响。”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看向帐外,沉声道:“传顿弱进帐!”

不多时,顿弱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大帐,他目光深邃,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行礼道:“臣顿弱参见大王!听闻大王召见,不知所为何事?”

嬴政直视着顿弱的眼睛,沉声道:“顿弱,如今六国合纵,妄图对抗我大秦。本王命你即刻启程,游走于六国之间,利用各国的矛盾与利益,将这合纵联盟彻底瓦解!你可有信心?”

顿弱微微挑眉,自信满满地说道:“大王放心!臣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让六国各怀鬼胎,无心合纵!六国之间矛盾重重,利益纠葛不断,只要臣略施小计,便能让他们从内部瓦解。”

嬴政大笑道:“好!本王就等你的好消息!你且说说,打算从何处入手?”

顿弱沉思片刻,道:“臣打算先去楚国。楚国令尹黄歇与大将军景阳意见不合,楚王又犹豫不决。臣此去,便利用楚国朝堂的内斗,许以楚王利益,让楚国无心援赵。”

嬴政点头道:“甚好!那魏国和燕国呢?”

顿弱继续说道:“魏国丞相魏齐极力反对援赵,臣便去说服魏王,放大他对援赵风险的担忧,离间魏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至于燕国,太子丹虽决心抗秦,但国内也有反对之声。臣会利用燕国与其他国家的历史矛盾,让燕国对合纵产生疑虑。”

嬴政满意地抚掌大笑:“好!果然是胸有成竹!事不宜迟,你即刻出发!”

“臣领命!”顿弱再次行礼,转身离去。

楚国郢都,章华宫内气氛凝重。楚王负刍坐在主位上,眉头紧皱,听着令尹黄歇和大将军景阳又一次激烈争吵。

就在这时,侍卫来报:“大王,秦国使者顿弱求见!”

楚王负刍眼神一凛,沉声道:“宣!”

顿弱缓步走进大殿,不卑不亢地行礼:“臣顿弱拜见楚王!”

楚王负刍上下打量着顿弱,冷冷道:“秦国使者来我楚国,所为何事?莫不是来劝本王不要援赵?”

顿弱微微一笑,道:“楚王英明!但臣此来,并非仅仅是劝阻。而是为楚王谋划楚国的未来。”

“哦?说来听听。”楚王负刍饶有兴致地说道。

顿弱向前一步,朗声道:“楚王可知,六国合纵,看似强大,实则各怀鬼胎。赵国灭亡乃大势所趋,楚国若卷入其中,不过是白白损耗国力。秦国向来恩怨分明,只要楚王不真心援赵,秦国绝不会追究楚国此次的态度。而且,若楚王与秦国交好,待灭赵之后,秦国愿与楚国共享利益,楚国也可趁机壮大。”

大将军景阳怒喝道:“大胆!秦国野心勃勃,灭赵之后,下一个目标必是楚国!你这是在蛊惑大王!”

顿弱却不慌不忙地看向景阳,笑道:“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国若与楚国为敌,必然两败俱伤,这并非秦国所愿。而且,楚国若能与秦国合作,便可借助秦国之力,在六国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难道将军想让楚国为了赵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楚王负刍沉思良久,缓缓道:“顿弱,你且先退下,本王需要再考虑考虑。”

顿弱行礼退下,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在楚王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魏国大梁城王宫之内,魏王圉正与丞相魏齐商议国事。

这时,侍卫禀报:“大王,秦国使者顿弱求见。”

魏王圉与魏齐对视一眼,魏齐冷哼道:“秦国使者,定是来阻止我魏国援赵的,不见也罢!”

魏王圉却道:“且见上一见,听听他有何说辞。宣!”

顿弱进入大殿,行礼后说道:“臣顿弱拜见魏王!听闻魏王正为是否援赵一事犹豫不决,臣特来为魏王解惑。”

魏齐嗤笑道:“哼!秦国使者能安什么好心?定是想让我魏国坐视赵国灭亡!”

顿弱笑道:“丞相此言差矣!臣此来,是为魏国的安危着想。六国合纵,向来貌合神离。此次援赵,其他国家未必会尽全力,魏国若出兵,不仅要承担巨大风险,还可能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秦国对魏国并无恶意,只要魏国保持中立,秦国愿与魏国和平共处。”

魏王圉皱眉道:“话虽如此,但赵国若亡,魏国唇亡齿寒,这又该如何?”

顿弱道:“魏王有所不知,赵国与其他国家矛盾重重,即便合纵成功,也难以长久。而且,秦国此次攻赵,志在必得。魏国何苦为了赵国,与强大的秦国为敌?不如保存实力,静观其变。”

魏王圉沉思许久,最终道:“容本王再仔细斟酌。”

顿弱知道,自己已经成功让魏王圉对援赵一事产生了动摇,行礼后便退了出去。

燕国蓟城,太子丹的书房内,太子丹正与一众大臣商议出兵援赵之事。

此时,侍卫来报:“太子,秦国使者顿弱求见!”

太子丹眼神一冷,道:“秦国使者?让他进来!本太子倒要听听,他有何话说!”

顿弱走进书房,行礼道:“臣顿弱拜见太子!听闻太子打算出兵援赵,臣特来奉劝太子,此事万万不可!”

太子丹怒喝道:“秦国觊觎我六国已久,赵国若亡,燕国危矣!你秦国使者此时前来劝阻,安的什么心?”

顿弱不慌不忙地说道:“太子息怒!臣此来,是为燕国的未来考虑。六国合纵,内部矛盾重重。楚国犹豫不决,魏国态度暧昧,这样的联盟如何能与强大的秦国抗衡?而且,燕国与赵国、魏国等国也并非毫无矛盾,此次合纵,不过是权宜之计。若燕国卷入其中,必将成为秦国的眼中钉,燕国百姓也将生灵涂炭。”

一位大臣点头道:“太子,顿弱所言不无道理。我们燕国本就实力弱小,若与秦国为敌,恐怕难以自保。”

太子丹却坚定地说道:“即便如此,燕国也不能坐视赵国灭亡!这是六国共同的危机,我们必须团结起来!”

顿弱笑道:“太子的决心令人钦佩,但现实残酷。秦国已做好万全准备,六国合纵不过是徒劳。太子若执意出兵,燕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不如与秦国交好,保存燕国实力,日后再做打算。”

太子丹陷入了沉思,顿弱的话让他心中产生了动摇。

而在赵国边境,草原五王率领的骑兵如旋风般袭来。他们在赵国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赵国百姓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之中。

赵王得知消息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连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草原骑兵来势汹汹,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诸位爱卿,可有退敌之策?”赵王焦急地问道。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竟无人能想出对策。

此时,邯郸王宫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赵王在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焦虑与不安。

他望着阶下沉默不语的群臣,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猛地一脚踢翻身旁的案几,怒吼道:“难道我赵国就如此不堪一击吗?草原骑兵在边境肆意妄为,你们却一个个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