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自是不信,立刻反驳:“巧了,我府上正好有位风水先生。他可说了,当世无人能推算出两年后之事!”
陈迎新闻言,抬头朝角落那个生面孔望去。只见那人发髻高挽,仅用一根木簪固定,身着青色道袍,身形修长,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
见陈迎新不语,李世民又道:“李淳风,你且过来,与他切磋切磋,看谁的易术更高明!”
噗——!
陈迎新听到“李淳风”三字,惊得一口汤饼全喷了出来!
“你说他叫什么?”
“贫道李淳风。”李淳风起身,恭敬作揖。
“李…李淳风……”陈迎新声音都有些发颤。
天爷!这可是大唐的活神仙!
他怎会跑到这儿来?
这个时辰,他不该在深山清修吗?
别看陈迎新平日里吊儿郎当,连皇帝的钱都敢坑,可唯独对两个人心存敬畏——李淳风与袁天罡!
他敢在李二面前放肆,一来是深知李世民性情宽厚,极有原则;二来是笃定自己行事缜密,只要不触犯律法、不危害大唐,李二便不会拿他怎样。
更何况这几年他做事滴水不漏,李二根本抓不住把柄。
可这两位爷不一样啊!
袁天罡、李淳风精于推演!
他陈迎新的来路本就不正!莫说当世,便是千百年后的人提起这二位,都觉得神乎其神!
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那《推背图》更是连后世几千年的兴衰都囊括其中!
这样的人,陈迎新哪敢招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被李淳风算出他本非此世之人,那麻烦可就大了!
这年头最信鬼神之说,一旦露馅,怕是要被当成妖孽烧了!
是以这几年来,陈迎新低调至极,连寺庙道观的门槛都未曾踏进一步。
可这老龙……竟把李淳风这尊真神请到了他家里!
陈迎新只觉得头皮发麻,整个人都不好了!
李世民见他反应如此之大,奇道:“你一惊一乍的做什么?”
“咳……刚不小心呛着了,无妨无妨。”
陈迎新强自镇定地摆摆手,故作轻松道,“老龙,你何时也信这些了?府里还养起道士来了?”
李世民如今扯起谎来也是面不改色:“刚置办了一处新宅,请李道长看看风水。听闻他于易学一道造诣颇深,便留他在府中小住。昨日听你说起能预知水患,便带他过来与你切磋切磋。李道长也很好奇,你究竟如何推算出两年后之事的。”
话音刚落,陈迎新脚下一软,差点没当场栽倒在地。
这老龙当真会给他惹麻烦!自己好奇也就罢了,竟还捎带个道士来!偏生还是李淳风!陈迎新心头警铃大作——直觉告诉他这事棘手得很。李淳风精研易学,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半点破绽都露不得!若让这位爷起了疑心,非要给他看相推命,那可就全完了!
正思忖间,李淳风已开口:“小友亦是道门中人?”
陈迎新脱口而出:“非也非也,我修的是佛道!”
哐当!
李世民并其余四人手中的茶盏齐齐摔落在地。饶是李淳风正与他说话,此刻也绷不住神色,嘴角狠狠一抽——这位高人方才还当着众人面吞下一碟牛肉,修哪门子佛?
陈迎新皱眉道:“诸位这是何意?我当真修佛!”
自然全是胡诌。他哪里懂什么道法?总不能在这位真神跟前冒充道门弟子。关公门前耍大刀,岂不是自寻死路?只能搬出些他们不熟悉的门道。李淳风毕竟年轻,道行尚浅,兴许能糊弄过去。
“不想小友年纪轻轻,竟是佛门中人!”李淳风压下惊疑,“只是……为何不避荤腥?”
陈迎新面不改色:“我不曾忌荤,亦未剃度。修佛罢了,又非入寺为僧。”房玄龄听得直摇头——这小子修佛?鬼才信!满身市井气,哪个佛门容得下他!
杜如晦当即驳道:“便是不做和尚,修佛之人岂会久居乡野闹市?”
陈迎新正要分辩,李淳风却抢了先:“杜管家有所不知,贫道可为小友解惑。我虽不修佛法,亦是修行之人。于我等而言,只需心净,纵处闹市亦不扰本心。道友在此喧嚣之地仍能向佛,境界定非常人可及!”
房玄龄没被陈迎新唬住,倒被李淳风这番话绕晕了。几人相顾茫然,眉头深锁——连这位道门传人都如此说,难道陈迎新真修佛?
陈迎新闻言朗笑摆手:“李道友此言差矣。心静莫过于清心寡欲,若刻意求静,反倒显露心本不净。”李淳风倏然蹙眉,陈迎新又续道:“求静之心,亦是执念。”
听着二人机锋往来,李世民眉头拧成了结。陈迎新说得头头是道,倒真像那么回事。半晌,李淳风起身郑重一揖:“多谢小友点拨。唯有一事不明:修行之人,不该断却尘念以求超脱么?”
陈迎新信口拈来:“道友着相了。你我修行虽殊途,境界却有相通处。贫僧有两句偈语,请道友指正。”见李淳风凝神以待,他悠悠吟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随即问道:“道友以为如何?”
李淳风沉吟道:“甚是在理。修行者正该常守本心,方能契合天道。”
陈迎新颔首:“此乃三年前所悟。”
李淳风惊诧:“小友竟又有进境?”
“确有所得。”陈迎新气定神闲续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李淳风怔在原地,反复咀嚼这四句。李世民等人虽不明玄机,却也觉字字珠玑,暗藏机锋。方才还笃信无人能断两年后事,此刻竟有些动摇——莫非这小子当真深通佛法?
见五人皆被震住,陈迎新暗松口气,悠然抿了口茶。那群和尚虽不干正事,写的偈子倒挺能唬人!这后世着名的佛门机锋,此刻距其现世尚有数十年,饶是李淳风也未曾听闻。
李淳风忽而激动长揖:“今日得闻真言,实乃三生之幸!小友年少有此境界,贫道拜服!”
陈迎新忙摆手:“道友言重。修行路上,正当相互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