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三生石畔的誓言(贰)
part two:息妫泪断桃花雨,楚宫深锁一世心(下)
书接上回!
第二天。
楚文王一手搂着蔡夫人,一手端着摇晃的红酒杯,以“答谢息侯相助”为名,率领三千精兵大摇大摆地前往息国。
此时的息侯全然不知是计,大开城门,命令全城的百姓夹道迎接楚王的到来。
宴席之上,楚文王借着酒兴,三番两次地示意息侯,让息夫人出来敬酒。
息妫知道楚文王是有名的“色胚子”,自然不愿见客,但在息侯多次劝说下,只得盛装而出。
她要是早知道,自己的夫君去找楚文王给自己出气,一定不会同意的。这不是“出了虎口,又入狼窝”么?
果不其然,就瞅了一眼,楚文王的魂儿,便飞到九霄天外去了。
只见息妫素衣胜雪,云鬓花颜,果然如桃花仙子下凡。
她举止端庄,眉宇间却带着淡淡忧愁,更添几分动人风韵。楚文王当即酒醒,下定决心,必要得此佳人。
酒又过三巡,息侯明显不胜酒力,多次请辞回寝宫。楚文王突然发难,下令士兵拿下息侯,并且以刀剑相逼,要息妫顺从于他。
息妫泪如雨下,看向被刀架颈项的息侯。息侯猛然酒醒,目眦欲裂:“夫人不可,我宁可死,也不愿你受辱。”
楚文王冷笑:“若夫人不从,息侯即刻人头落地,息国百姓也将血流成河。夫人忍心见息国因你而亡吗?”
息妫闭上双眼,泪水滑过如玉面颊。再睁眼时,眼中已是一片死寂:“我若顺从,大王可能保我夫君性命,保息国百姓平安?”
楚文王大笑:“自然,孤虽然喝了酒,但一言九鼎。”
当夜,息妫被迫随楚文王返回楚国。
临行前,她最后回望息国城池,以及被戴上绿帽子的息侯,轻声道:“妾身此去,心永远留在息国。望大王保重,治理好息国,勿以妾身为念。”
时间如流水,美人如星辰。
还别说,楚文王为博美人一笑,在楚国别都穰邑建造紫金山,凿开桃花洞,全盘复刻了息国的景致。
然而三年来,息妫从来没有展露过一丝笑颜,也极少开口和她人说话,终日对窗垂泪,思念故国与夫君。
这日,楚文王三杯下肚,终于忍不住问道:“夫人入楚三年,为何从不言笑?”
息妫抬眼望向远方,轻声地说道:“吾一妇人而侍二夫,纵不能死,其又奚言?”
楚文王闻言,知她心中仍念息侯,顿时醋海翻波,直接来了个霸王硬上弓。
事毕,楚文王尤未能消火,为杜绝了息妫的念想,他竟然命令刺客前往息国,将息侯刺死。
息侯无故暴亡的消息,从息国传来。
息妫怔了许久,不哭不闹,只是静静地对镜梳妆。
他将息侯当年为她簪的第一朵桃花,轻轻簪在发间。
当夜,她独自登上紫金山最高处,面向息国方向,轻声道:“君且慢行,妾身这便来陪。”说罢,纵身跃下山崖。
奇怪的是,当她坠至半空,胸前突然浮现一道柔和白光。
那朵干枯的桃花,竟焕发生机,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将息妫整个人包裹其中,消失不见了。
侍卫们搜遍了整个崖底,只找到一支桃花簪子,不见尸身。楚文王又惊又怒,却又无计可施,只得对外宣称息夫人暴病而亡。
当息妫再次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竟躺在一条湍急的河流旁,身旁站着一位白发老妪。
“痴儿,你本为桃花仙子转世,因与息侯有三世情缘,才遭此劫难。”老妪叹息道。
“且去吧,你的缘分未尽。”
息妫正要询问,老妪却化作一阵桃花雨,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一枚桃花簪落在她手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息妫抬头四望,但见山河陌生,不知此为何方世界。
她轻轻抚摸桃花簪,泪水滴落在簪上:“无论身在何处,我心永恒……”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