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 第459章 雄师折戟唐津渡,谁出卖了我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9章 雄师折戟唐津渡,谁出卖了我们?

龙兴五年,秋。

九州岛已尽归大夏掌控,经过短暂的休整与补给,征倭大元帅秦锋与副元帅石头,将兵锋直指九州西北部的肥前国。

此地是通往倭国本州畿内地区的门户,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根据暗影司传回的情报,肥前国由织田信长麾下大将佐佐成政驻守,此人以擅长防守着称,麾下有兵力两万,其主营便设在沿海的唐津城。

帅帐之内,秦锋、石头、丁远等一众将领围着巨大的沙盘,神情轻松。

“还是老规矩。”秦锋手指重重一点沙盘上的唐津城模型,“丁将军的水师先用炮火给他们洗个地,撕开城防。石头,你率领三万步卒正面强攻,务必一鼓作气拿下。我亲率玄甲重骑在城外游弋,截断所有可能逃窜的倭军。”

这套战术在九州屡试不爽,几乎成了攻城拔寨的范式。

石头咧嘴一笑,拍着胸脯道:“大帅放心,俺老石的步卒营早就憋着一股劲了。保管水师的炮声一停,俺的兵就能站上唐津城的城头!”

众将闻言,皆是哄堂大笑,气氛一片热烈。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又一场手到擒来的胜利,征服整个倭国,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翌日,天色微明。

大夏水师的庞大舰队遮蔽了唐津城外的海面,黑洞洞的炮口缓缓抬起,对准了那座在晨光中显得脆弱不堪的城池。

“开炮!”

镇海大将军丁远一声令下,数百门“龙兴二年式”后膛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炮弹拖着尖锐的呼啸,精准地砸在唐津城的西面城墙上。坚固的城墙在连绵不绝的爆炸中土崩瓦解,碎石与烟尘冲天而起,一个巨大的缺口赫然出现。

“冲!”

早已蓄势待发的石头将军一马当先,挥舞着手中的陌刀,声若洪钟。

三万大夏步卒排着整齐的队列,呐喊着冲向那处缺口。他们士气高昂,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在他们看来,战斗已经结束了。

然而,就在先头部队即将涌入城内缺口的那一刻,异变陡生!

唐津城的城头之上,以及那处刚刚被炸开的城墙缺口两侧,突然冒出了数十个黑乎乎的铁疙瘩,造型古怪,看起来像是某种粗劣的火炮。

紧接着,不等大夏士兵反应过来,一连串沉闷的轰鸣声响起。

“轰!轰隆!”

数十枚炮弹喷吐着浓烟,毫无准头地砸进了大夏军冲锋的密集阵型之中。

冲在最前面的上百名精锐士兵猝不及防,瞬间被爆炸的气浪和横飞的弹片掀翻在地,惨叫声和哀嚎声响成一片。

石头大惊失色,他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勇猛的几个亲卫被炸得血肉模糊,双目瞬间赤红。

“什么鬼东西?!”

不等他想明白,城墙缺口处又冒出了两百多名倭兵,他们手中端着的,竟是一种形似大夏火铳的武器,只是做工更为粗糙。

“砰!砰砰砰!”

一阵杂乱的枪声响起,虽然其中有近半数哑火,但剩下的百余发铅弹依旧像一阵冰雹,狠狠地砸进了夏军阵中。

又是一片人仰马翻。

大夏士兵们彻底懵了。

他们征战至今,无论是对阵北方蛮族,还是平定九州岛津家,火器从来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利器,是他们碾压敌人的资本。

可现在,敌人竟然用同样的武器,对他们发动了反击!

这种心理上的冲击,远比身体上的伤亡更加致命。

“撤!快撤回来!”石头双眼血红,几乎是吼出了这道命令。

他知道,士气已乱,再冲下去,只会徒增伤亡。

大夏军队潮水般退下,在战场上留下了三百多具尸体。

这是征倭以来,大夏军队首次在正面战场上,因为敌人的火器而遭受如此大的损失。

帅帐之内,气氛压抑。

秦锋、石头、丁远等所有将领,盯着摆在桌案上的几块从战场上捡回来的东西——扭曲的火炮碎片,和几颗变形的铅弹。

石头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脸上满是愤怒和不解:“他娘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倭寇的火炮和火铳是垃圾吗?怎么这么猛?”

秦锋没有说话,他用手指捻起一块炮管的碎片,仔细端详着上面的铸造痕迹,又拿起一颗铅弹,在手中掂了掂。

他的脸色,一点一点地阴沉下去,最后变得铁青。

“石头,你看这碎片的弧度,还有这铸铁的材质,像不像我们装备的虎蹲炮?”

他又拿起那颗铅弹,声音里有些颤抖:“还有这个,口径,重量……几乎和我们龙兴二年式火铳的子弹一模一样!”

此言一出,整个帅帐之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明白了秦锋话里的意思。

这不是倭寇的武器,这些武器,源自大夏!

“不可能!”丁远第一个失声叫道,“军械制造与仓储,皆由陛下亲自定下的规矩,层层把关,怎么可能会流出去?”

“事实就摆在眼前!”秦锋猛地一拍桌子,巨大的力量让桌案上的碎片都跳了起来,“不是可能,是已经!有人,把我们的军国利器,把我们胜利的根本,卖给了倭贼!”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声音冰冷刺骨。

“我们中间,或者说,我们整个大夏的军工体系里,出了一个足以被千刀万剐的逆贼!”

一股寒意,从每个人的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们不怕强大的敌人,但他们害怕来自内部的背叛。

秦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现在不是愤怒和追责的时候。

“此事,必须立刻上报陛下!”他拿起笔,手却在微微颤抖,这封战报,是他从军以来写得最屈辱,也最沉重的一封。

他不敢想象,当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看到这份战报时,会是何等的雷霆之怒。

这场战争,从这一刻起,局势已经完全变了。

……

大夏,京城,紫禁城。

御书房内,陈平川正伏案疾书。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他年轻而英挺的脸庞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正在构思一套全新的国家政体架构,准备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进行更精细化的拆分与重组,效仿后世的内阁与各部门制度,以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效运转的国家机器。

自登基以来,平北疆,定高丽,开海贸,兴农桑,一切都在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前线捷报频传,秦锋的大军在倭国势如破竹,眼看拿下倭岛便在旦夕之间。

想到这里,陈平川的心情就格外舒畅。

等平定了倭国,大夏将彻底没有外患,他就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内政治理与科技发展上。一个强盛、文明、富饶的东方帝国,将在他的手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八百里加急!征倭前线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