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瓦工听到夸赞后,都十分的高兴,他们对树冠说道,“放心吧,树首领,回去后,我们就告诉首领,他一定会再派我们来为你盖瓦房的!”
过了差不多十天左右的时间,十名瓦工又带着大批的青砖和青瓦来到树部落,来为树部落盖第二座和第三座瓦房。
华部落的族人如今大部分都使用松油脂来当照明的原料,至于菜籽油,豆油这些是根本就不舍得用来照明。
松油的燃烧效果确实还不错,但松油也不是取之不尽的,松树被取过松脂后,很容易就会死去,所以,即便是用不要钱的松脂当做燃灯的原料,也是不太够用的。
刘田打算制作蜡烛,在古代,蜡烛是奢侈品,并非普通百姓家里能用的起的,它还曾是贡品之一,只有富贵人家或上层社会才能享用。
但在这里,刘田要让所有的族人都能用的起蜡烛,无论是富裕人家,还是穷苦人家,都能使用更加便捷耐用的蜡烛来照明。
乌桕子是制作蜡烛非常好的原料,刘田能想到使用乌桕子来制作蜡烛,完全就是一种巧合。
那是一名进山伐木的奴隶发现的,他进山伐木时,由于饥饿,就采摘了离他很近的一棵乌桕树上的乌桕子吃了,这名奴隶并不认识乌桕是什么,更加不知道乌桕子有毒,他只是感觉非常的饥饿,看到树上结的白生生的果子时,他认为他应该非常可口。
于是就采了一大把吃进了嘴里,虽然,果子的口感与他想象的有很大差距,不过,因为他实在是太饿了,他还是将那一大把果子全部嚼碎咽了下去。
吃完一把乌桕果子后,他感觉肚子没那么饿了,他还好心的招呼附近其他还在伐木的奴隶们,一起来吃这个足以果腹的果子。
只是,当他的同伴来到他身边的时候,这名奴隶突然感觉腹中一阵剧痛,然后,他就倒在了地上,捂着肚子翻滚着,大声哀嚎起来。
他的同伴全都吓坏了,赶紧抬起他,把他送回了部落。
这名奴隶虽然肚子很痛,痛的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但他的意识还算清醒,当刘田问他吃了什么时,他还从怀里摸出来一把乌桕子,展示给刘田看,这些乌桕子,是他采下来,准备当晚餐吃的。
刘田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乌桕子,乌桕子虽然有毒,但如果吃的不多的话,并不会致命,只要让这名奴隶把腹中的毒物吐出来,应该就没事了。
想要让一个好端端的人吐出来,并不容易,除非有催吐的药,但很可惜,这里没有,不但华部落没有,恐怕这片大陆上都没有。
但这个奴隶不能就这么轻易的死去,为了让他给部落干活,还是要救一救的,于是刘田就让人给他喂了一小瓢粪水。
一开始刘田低估了这名奴隶的承受能力,一小瓢粪水无法让他吐出来,这名奴隶甚至连呕都没有呕一下,这让刘田感到非常震惊,只好又给他加大了药量。
取来一只大陶碗,给他猛灌了三大口,才成功让他吐了出来,刚喝下去的粪水连同乌桕子的渣子,全部一起吐在了地上,一片狼藉。
吐完之后,奴隶感觉自己的肚子不痛了,他从床上坐了起来,伸出手臂把嘴角的粪水抹干净,喘息了一会儿。
刘田对这名奴隶说道,“这些乌桕种子,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对不起,首领,我不该吃这些种子。”说着,这名奴隶竟然呜呜呜的哭了起来,他以为刘田会狠狠的责罚他。
刘田皱了皱眉,说道,“你不要哭了,我不会责罚你,告诉我,这些乌桕种子,你是在哪里发现的?”
奴隶止住了哭,说道,“就在我们经常伐木的那座山上,今天我们去的远了一些,其他人并没有发现这些毒果子,只有我发现了。”
刘田点了点头,说道,“嗯,我不怪你吃了这些种子,因为你并不知道他们有毒不知者无罪,现在,我要你带我去找这些种子。”
奴隶放下心来,只要不责罚他,让他做什么都行。
奴隶去河里清洗了一下,把身上的粪水都洗干净了,这才带着刘田去了那座树林里。
刘田没想到,这片树林里。乌桕树还不少,而且,树上的乌桕子也已经成熟了,到了采摘的季节。
这些种子要全部采摘下来,刘田回去后,就安排奴隶们上山采摘乌桕子,不过,那名中过毒的奴隶,是再也不敢碰这些有毒的种子了。
奴隶们采回来的乌桕子装满了几大箩筐。有上千斤重,这些乌桕子可以做不少蜡烛了。
刘田相信,在这片山林里,肯定还有其他地方存在乌桕树,不过,想要做出更多的蜡烛,还是得自己种植这种经济作物,要大面积种植。
乌桕树的种子有点像莲子,它是白色的,表面覆盖一层蜡质,做蜡烛时,主要就是使用这层蜡质。
乌桕的种子有点类似于缩小版的棉花,它的外部也包裹着一层厚壳,成熟后,壳会裂开。
奴隶们将乌桕种子外面的壳剥开,取出里面的果肉,用簸箕筛选一遍,将杂质筛去。
白色的乌桕子和莲子的外形有点像,只不过,颗粒要稍大一些。
制作的步骤自然是由刘田亲自来操作,刘田把处理干净的乌桕子倒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熬煮,需要一边熬煮一边翻动,等乌桕子熬煮到外面一层白色的蜡质变软,时间差不多是半个小时,这个时候,乌桕子外面一层白色蜡质才容易剥离。
刘田将这些软化的乌桕子从锅里捞出来,把它捞到盘子里稍微放凉,然后再把熬煮好的乌桕子上的蜡质弄下来,可以找一块表面粗糙的石板,把乌桕子放在石板上揉搓,蜡质就会粘连在石板上面。
等所有乌桕子上的蜡质全部处理干净,就把这块粘连了很多蜡质的石板泡在水里,等上面的蜡质被水吸收,加火继续熬煮。
蜡质经过熬煮后,会在锅里形成蜡油,这个蜡油就是制作蜡烛的主要原料了。
这个时间段就要稍长一些,根据量的大小,需要熬煮一到两个小时不等,使用乌桕子熬煮的蜡油呈现灰黑色,蜡油熬煮完成后,用麻布过滤一遍,把里面的蜡油挤出来。
挤出来的蜡油装在陶盆里静置一个晚上,让它凝固成型。
凝固后的蜡油就变成了白色的蜡块,把蜡块捞出来控干水分,倒进锅里继续加热,让蜡块融化,把水分熬干后,就是纯纯的蜡烛油了。
这个时候,准备一些竹筒,竹筒底部钻个小孔,穿一根细麻线进去,底部打一个结,把小孔堵住,竹筒上方再打个结,用细竹签固定住,这根麻线就是蜡烛芯了。
蜡油在竹筒里自然冷却凝固成型后,刘田就将这些竹筒一个个的劈开,取出里面的蜡烛。
蜡烛做的还是相当成功的,外形和普通的蜡烛没有二样,点燃后,也可以正常燃烧。
做好的蜡烛,放到集市上售卖,因为是属于改善民生的商品,所以价格很便宜,一斤粮食可以买到十根蜡烛。
不过,由于蜡烛属于紧俏商品,主要是原料来源暂时并不稳定,需要去山上寻找乌桕子,所以,蜡烛只对部落内部的族人提供,不对外族开放售卖。
等今后,部落里大面积种植出乌桕树,有了充足的原料来源后,蜡烛这种商品才有可能对外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