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恕罪!”
陵容没有看那奏折一眼,更不会捡起来,只是直接跪在了奏折一旁,温和万分。
“容儿,你来了。”
看着来人是谁,皇上压抑了许多怒气,抬手道:“你起来吧,瞧瞧年羹尧这份奏折,这厮实在是阳奉阴违,以无心却有心,假借天象之口讽刺于朕!”
陵容捡起奏折起身,却不敢看半个字,直接放在了皇上面前的桌上。
她可不敢学甄嬛在皇帝面前大张旗鼓地干政,她干政是得宠的结果,相反的,自己干政却是为了得宠,所以分寸便要拿捏得更好。
“容儿是后妃,不敢干政,既然四郎说给容儿听,容儿斗胆以为,十爷的事情刚出,皇上您严惩了其党羽,年大将军虽然远在西北,消息却灵通,想来这封奏折写来,也该是战战兢兢的。”
皇上捏起折子冷笑:“战战兢兢?朕瞧他怕是恨不得功高盖主才好!朕已经处置了年羹尧党羽四川提督以及甘肃巡抚,容儿,你以为这封奏折,该如何处置。”
陵容敛眸,看来,这封与前世无二的奏折要再次成为皇上惩治年羹尧的引子了,自己可没有置喙半句,可见有没有甄嬛,结局都一样。
既然自己是后妃,那就说些后宫的事。
“容儿不知,但相必皇上已经有了决断,其实臣妾也知道年将军犯上,听说先前就有许多大人参奏其罪名昭昭,罄竹难书,只是皇上再如何处置他都是理应的,却……”
“怎么了?”
陵容抬眸道:“这怕皇上珍爱皇贵妃娘娘,娘娘知道了,会伤心。”
提起年世兰,皇上垂下了眼眸,似乎在逃避什么,然而帝王的谋算,又岂容得他儿女情长。
“难为你还为她说话,朕记得皇贵妃一向待你也不好。”
原来年氏对自己的骄横跋扈,他都是知道的呀,陵容还以为他的瞎子呢。
这会说这样的话,怕是希望自己牵头斗后宫里的年世兰吧,够无情的。
轻轻走到他身后,特意避开了宝剑悬挂的那一侧,陵容轻轻替他揉着头。
“华仪皇贵妃是皇上最心爱之人,臣妾无论是因为皇上,还是身为妃嫔,都不敢对、也不会对她有怨恨之心。”
陵容轻轻俯下身,略带调笑的意味陈,冲淡了杀伐的血腥紧张。
“容儿只要四郎和福乐就够了,旁的什么都不想。”
皇上闭着眼,轻轻一嗅:“好香啊,你身上是梅花的香气,不是这个季节有的。”
陵容微笑:“梅花香气幽微,若在冬日便太过清冷,倒是在这时节最好,四郎记得么,去年冬日,您第一次教容儿做香,就是梅花香。”
“自然是不会忘记的。朕很喜欢。”
皇上失神地望着面前莞尔微笑的女子,她的容色并非倾国,与菀菀也并无一分相似,唯有那嗓音、那温和慈悲的心,自己真是越来越喜爱她了。
西暖阁片刻的温存,陵容起来闲闲问榻上的皇上。
“皇上想听月琴么?”
皇上失笑:“你没带来,朕这里倒还有琵琶,不知容儿可愿弹来?”
“臣妾不擅琵琶,倒是莞贵人能弹得出神入化呢。”
陵容摇摇头,恩宠已经有了,皇上想让自己当出头鸟,自己才不去,不如让愿意的人来吧。
最终,年羹尧这封奏折是原样发回了西北,皇上要召见张廷玉、甄远道、富察、瓜尔佳几家力参年羹尧的大臣议事,陵容便回去了。
过了几日风平浪静的日子,似乎除了陵容和前朝的大臣,并无人知道前几日御书房的事。
直到参奏年羹尧的人,又和雨后春笋一般陆陆续续地冒了出来,年世兰才迟钝地接到了年家传进来的消息。
十月里的桂花开得齐全又芬芳,幸而又不够寒冷,并不减损人的赏秋之意。
惠嫔得了今年最好的菊花赏赐,这花大又漂亮,却气味不好闻,送了些好看颜色的到金桂、银桂、月桂遍开的延禧宫,倒是很合适。
午后万里无云,陵容请后宫嫔妃前来赏花。
夏冬春跟在陵容身旁,与敏嫔、芳贵人在金桂前赏玩,敬妃、欣常在等人三三两两一处,赏着菊花。
“娘娘,今儿都来了,除了皇贵妃和莞贵人!”
说着,夏冬春努嘴示意在廊下坐着发愁的浣碧,她因生产伤了元气,此刻还带着抹额裹着披风,却也二话没说就来了。
如今除了文妃,还有谁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能时常伺候在侧呢?
陵容轻轻折下桂花轻嗅,笑了笑道:“真是难为她,卫芷,一定要铺好垫子,别叫她受凉。”
浣碧算是先前投靠年世兰了,但好处还没享受到,眼瞧着皇上就要罢了年羹尧,自然是要发愁的。
敏嫔乐呵呵道:“皇贵妃近来可头痛,听说是知道了皇上生年羹尧的气了,眼下怕是又去养心殿了。”
年世兰知道出事的第一时间不是没有想找自己,但自己不想去有的是借口,她急着为兄长开脱见皇上,自然也顾不上自己。
忍到今日,也算是够了!
陵容看向芳贵人道:“芳贵人,你知道莞贵人近来如何么?”
“娘娘哪里话,嫔妃怎么知道她的事呢?”
芳贵人讪笑,随即心虚地走开,自顾和无趣的丽贵人说话。
外人走了,沉默半日的庄嫔神秘道:“听太后宫里人说,皇上将先皇后的一把极好的琵琶赏给了甄嬛,她的得意日子,又要来了。”
陵容颔首:“那就好。”从前那端妃就教甄嬛琵琶复宠,如今除了自己推波助澜,怕也少不了她的一份儿。
半晌,卫芷回来禀报:“娘娘,皇贵妃前去养心殿求见,只是皇上依旧不见,今儿凑巧,莞贵人正在里头弹琵琶呢。”
各宫嫔妃皆伸长了脖子听,这真是一出冤冤相报的好戏,可见,风水轮流转,谁知道呢?
陵容站在群妃中间,轻笑问:“那皇上究竟见了么?”
“皇上依旧让皇贵妃回宫去了,听说,莞贵人琵琶声不变,铿鸣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