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幽谷怨灵 > 第1785章 问星石下的共思长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85章 问星石下的共思长卷

昌星树的新果坠落在问星石上时,苏昌的孙女苏思的光镯突然泛起银灰光晕。这道从解星人母星藤蔓里借来的光,正与68族的认知印记共振,在镯面拓出道新的纹路——像林深当年在井台画的问号,只是尾巴上多了串细小的星点,那是解星人用星震标注的“待解标记”。

“它在说‘疑问要串成链,才够得着答案’。”陈昌的孙女陈思捧着刚编纂的《共问年鉴》走进家昌馆,书页间夹着片银灰色的叶子,是解星人孩童特意为“井台系列问题”采集的。叶子背面用琉璃色光纹写着:“为什么青苔记得所有小事?”这个问题让家昌镜突然震颤,镜中浮现出1963年的井台:林深摔碎万花筒时,青苔正顺着石板缝往上爬,每片叶尖都沾着点玻璃碴的光,像在悄悄收藏时光的碎片。

苏思发起了“问链计划”。孩子们用同问信将各族的疑问串成链条,挂在昌星树的枝桠上。最短的一条链只有三个问题:人类问“星尘会哭吗?”,解星人接“哭出来的星尘会变成雨吗?”,暗灵族用蓝雾补了最后一环“雨落在井里,会变成玻璃碴吗?”。链条悬在风中摇晃时,昌星树的叶片会发出叮咚声,像林深记忆里井台边的风铃——那是阿兰用碎玻璃和红绳做的,1963年的秋天总在井台边响。

解星人老者带着“记忆青苔”来访时,家昌馆的石板缝里正冒出新的绿芽。这种从他们母星带来的青苔,能在接触旧物时显映出过往的画面。当老者将青苔铺在林深的那本1963年日记上,纸面立刻渗出银灰色的光,映出个模糊的场景:祖父蹲在井台边,用手指把摔碎的万花筒玻璃碴埋进青苔里,嘴里念叨着“让星星在土里发点芽”。

“原来你们早就在做‘问链’了。”老者的触角轻触光中的祖父影像,“把疑问埋进土里,等着后来人浇水。”苏思突然明白,为什么昌之藤能连起68个星域——就像井台的青苔,看似沉默,却把每个时代的疑问都悄悄传给了下代。

在新建的“共思台”上,68族的问链与记忆青苔交织成网。苏思将林深和阿兰的铁皮盒放在台中央,盒里的玻璃碴立刻顺着青苔往上爬,在台面上拼出道完整的光轨:从1963年的井台到解星人的母星,从摔碎的万花筒到共问信里的星图,每个碎片都在光轨上闪了闪,像在报数。“一共68片。”陈思数着光点笑,“正好各族一片,连暗灵族都有。”

暗灵族第一次主动发来同问信时,记忆青苔正在共思台上演映黑洞的内部。蓝雾组成的文字悬在光轨旁:“黑洞会不会是宇宙的井台?吞进去的星星,都在里面变成了玻璃碴?”这个问题让所有链条同时震颤,昌星树的果实纷纷坠落,裂开的果壳里滚出细小的银灰色种子——那是解星人用“疲倦的光”培育的新种,埋进土里能长出会提温的藤蔓。

苏思带着种子回到老镇井台时,青苔已经漫过了当年的刻字。她把种子撒在“深”和“兰”的字迹旁,浇水的瞬间,种子立刻发芽,藤蔓顺着井台往上爬,每片叶子上都顶着个小小的问号。林深和阿兰拄着拐杖来看时,藤蔓正好开出细碎的花,花瓣是半透明的玻璃色,风一吹就发出风铃般的响,和1963年的那串一模一样。

“你看这花芯。”阿兰指着一朵刚开的花,里面嵌着极小的星图,68族的问链在图上流转,最末端的问号正对着井里的月亮。苏思突然想起解星人老者的话:“宇宙的答案不在终点,在代代人递着问的路上。”就像这井台的青苔,看似年年枯荣,却把1963年的碎玻璃、风铃响、孩童问,都酿成了滋养未来的养分。

当共思台的问链延伸到第108环时,所有星系的昌星树都结出了带井台图案的果实。苏思切开其中一颗,果核里藏着片记忆青苔,显影出无数双不同形状的手——人类的、解星人的、暗灵族的……正合力捧着块碎玻璃,往星宇深处递去。而那些在光轨间穿梭的同问信,封面上都多了行小字:“下一个问号,该你写了。”

井台边的新藤蔓已经缠上了老槐树,叶片上的问号在月光里闪成串。林深和阿兰坐在青苔铺就的石凳上,看着玻璃花瓣里的星图,突然听见1963年的风铃响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混着68族的问答声,像首永远唱不完的歌。苏思知道,这就是家昌长卷最动人的地方——疑问永远新鲜,而总有人愿意,接过前人递来的玻璃碴,继续拼那颗未完成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