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幽谷怨灵 > 第1940章 《除夕守的团圆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40章 《除夕守的团圆夜》

除夕的爆竹声裹着雪粒,撞在银杏巷的青砖墙上。陈爷爷蹲在灶台前炸丸子,金黄的圆子在油锅里翻滚,他数着个数:“要炸够五十八个,给五十八年的等待凑个整。”沈曼坐在炉边的小马扎上,手里剪着窗花,红纸在她指间变成银杏叶的形状,窗棂上已经贴了三对,都是对称的“团圆纹”。“1998年的除夕也下着雪,”她把剪好的窗花递给陈爷爷,“当年在社区守岁,总想着你会不会嫌饺子淡,有没有多蘸醋。”

陈爷爷直起身,围裙上沾着油星。他从橱柜里拿出个青花醋瓶,瓶身上的冰裂纹里嵌着细碎的金粉,瓶口系着的红绳打了个“吉祥结”。“这瓶醋腌了三年蒜,”他往小碟里倒了些,酸香混着年味漫出来,“每年除夕都备着,想着等你回来,饺子就有滋味了。”沈曼忽然从米缸旁摸出个同款醋瓶,瓶底的“曼”字与陈爷爷那瓶的“安”字刚好成对:“我也泡了瓶,埋在梅花树下,原来我们又想到了一处。”

陈念在整理社区的“除夕档案”时,发现本2026年的《守岁记录》。在“陈念安”的名字旁,有人用红笔标注着“饺子包六十个,沈老师吃双数”。翻过几页,在沈曼的记录里看到:“今日调馅,见已放虾仁,知是他。”她想起爷爷的日记里,2026年除夕那页画着饺子的简笔画,旁边写着:“她吃韭菜怕烧心,多放鸡蛋少放馅。”

林深看着这两份记录,忽然想起母亲的饺子板上,总放着六十个剂子。每年除夕,她调馅时总会多加虾仁,说“老陈爱吃带壳的鲜”,当时只当是说父亲,此刻才懂那藏在年味里的牵挂。他翻出母亲2027年的日记,其中一页贴着张饺子皮,边缘的褶皱里,用铅笔描了片小小的银杏叶。

大年初一的清晨,他们带着这些饺子和醋瓶,去社区的“新春宴”帮忙。陈爷爷擀皮,沈曼包馅,默契得像合作了一辈子。捏到第三十个饺子时,陈爷爷特意把边捏得宽些:“你当年总说宽边的饺子兜得住汤。”沈曼笑着往馅里加了勺香油:“你爱吃香油的香,多放些提味。”旁边的老人们看着他们捏褶的模样,像看一对年轻夫妻在包裹岁月的甜。

林深站在旁边,看着两位老人碰碗的动作,忽然明白“年”字的分量。母亲那些年反复包的饺子、泡的醋,藏着的不是固执,而是对团圆的执念。就像这饺子里的虾仁,混着醋里的蒜香,裹了半世纪的等待。

初二那天,他们去了当年的老街。如今的灯笼铺挂着新做的宫灯,沈曼指着盏“龙凤呈祥”灯说:“我们当年就在这买灯笼,我在灯座下藏过包糖。”陈爷爷取下那盏灯,果然从底座摸出个油纸包,水果糖的玻璃纸在阳光下闪着彩光,糖纸上的“囍”字还很鲜亮。“你看,”他把糖递给沈曼,“连灯笼都在等我们一起来拆。”

回家的路上,积雪在脚下咯吱作响。沈曼忽然从布包里拿出个锦盒,里面是新做的压岁钱红包,红纸上绣着银杏叶。“给你的,”她把锦盒塞进陈爷爷的口袋,“今年的红包里放了银杏果,说‘岁岁安康’。”陈爷爷也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副红手套,指尖绣着“安”“曼”两个字:“我也给你备了,拜年时戴暖和。”

初三的傍晚,他们在院子里贴春联。陈爷爷扶着梯子贴横批,沈曼在下面递胶带,“团圆福”三个字在暮色里泛着金红。有风吹过,春联的边角轻轻翻动,沈曼忽然说:“2000年的除夕,你替我贴的春联,我记着呢。”陈爷爷从储藏室拿出副旧春联,“平安”二字虽已褪色,却还能看出当年的笔锋:“我留着这春联,想着总有一天能和你一起贴。”

社区举办“新春故事会”时,他们的故事成了最暖的一段。陈爷爷说当年寄饺子的保温桶总裹三层棉被,沈曼说收到时冰碴里还藏着热气。有个穿红袄的小姑娘举着糖葫芦问:“爷爷奶奶,你们的故事是不是像年一样,每年都更甜些?”

沈曼笑着给她递了块糖:“是啊,就像除夕总会来,牵挂的人总会守到团圆。”陈爷爷看着这一幕,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个小盒子,里面是枚新做的银杏叶胸针,背面刻着“岁”字。“给你的,”他把胸针别在沈曼的衣襟上,“以前的那枚旧了,该换个带年味的。”

林深看着胸针在灯笼下闪着光,忽然想起母亲的首饰盒里,有枚银质的“福”字吊坠,链尾挂着段红绳。他把吊坠拿给沈曼,沈曼的指尖刚触到吊坠,就红了眼眶:“这是我当年丢的那枚!2001年拜年时掉在巷口,原来你捡着了。”

陈念在爷爷的画架上发现幅新画。画的是除夕的银杏巷,两位老人在院子里守岁,饺子锅冒着热气,灯笼的红光映着他们的白发,像把岁月熬成了蜜。画的右下角写着:“除夕守的团圆夜,要等共眠时才够暖。”她把画挂在客厅的墙上,和全家福并排,像给这圆满的年,添了笔温柔的注脚。

守岁的钟声敲响时,陈爷爷给沈曼盛了碗饺子,沈曼给他倒了杯屠苏酒。瓷碗碰撞的轻响里,藏着说不尽的岁月悠长。林深看着窗外的烟花漫过院墙,忽然懂了,最好的相守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承诺,而是能一起在除夕包饺子、守岁,把剩下的每个年,都过成彼此掌心的暖。

烟花落尽时,沈曼靠在陈爷爷的肩头,听着远处的爆竹声与近处的心跳,像听见了光阴在轻轻唱,唱着那些错过的除夕,和此刻终于圆满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