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 第41章 安禄山的升职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幽州边境的风,裹挟着草原的凛冽与沙场的血腥,卷过安禄山那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他眯眼望着远处契丹大军的营帐连绵如黑云,嘴角忽然勾起一抹桀骜的笑——那笑容里藏着对厮杀的渴望,更藏着对建功的执念。

“可突干的首级,老子要了!”安禄山猛地拔出腰间弯刀,刀身在残阳下闪过一道冷光,“儿郎们,随我冲锋!斩可突干者,赏千金!”

呐喊声撕破暮色,唐军骑兵如离弦之箭,朝着契丹阵营猛冲而去。安禄山一马当先,铁甲上的铜钉在颠簸中叮当作响,他眼中只有那个身披貂裘、立于高坡之上的契丹首领。

两马相交的瞬间,可突干手中的长槊带着呼啸刺来,安禄山却不闪不避,硬生生用左臂格挡。“铛”的一声脆响,槊尖撞在铁甲上迸出火星,可突干心头一震——这突厥蛮子竟是这般硬功?

安禄山借着反震之力旋身,弯刀如毒蛇出洞直劈可突干腰侧。“你这蛮夷,也配与我交手?”可突干怒吼着横槊格挡,却被对方巨力震得虎口发麻。他哪里知道,安禄山修炼的《坚孤经》乃是突厥不传之秘,大成后肉身堪比精铁,寻常刀剑难伤。

三十回合过后,可突干渐感不支。安禄山的攻势如狂风暴雨,每一刀都带着开山裂石的力道,逼得他连连后退。起初他还嗤笑这“突厥叛徒”外强中干,此刻却只剩心惊——对方的力气仿佛用不完,刀势竟越来越猛。

“噗嗤!”弯刀终于破开防御,从可突干颈间划过。滚烫的鲜血溅在安禄山脸上,他随手一挑,将那颗还带着惊愕的首级挑在刀尖。

可突干的意识消散前,脑海里猛地闪过大祭司的告诫:“契丹根基未稳,不可与唐室硬撼……”迟了,一切都迟了。他想张口说些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大祭司,我悟了,可这天下,再没有回头路。

安禄山提着首级环顾四周,却猛地僵住。方才还跟在身后的唐军,此刻已倒在血泊中,契丹兵正狞笑着围拢过来。他竟是孤身杀穿了敌阵,成了瓮中之鳖!

“放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箭矢如飞蝗般射来。安禄山怒吼一声,挥刀格挡,却仍有三支箭穿透甲胄,深深扎进肩头与肋下。他不敢恋战,猛夹马腹,朝着唐军方向突围,身后只跟着寥寥几个侥幸存活的残兵。

幽州城门下,史思明正踮脚眺望,看见那道浴血的身影时,他心头一紧,翻身下马冲了过去:“大哥!你可算回来了!”

安禄山被他扶住,反手拔出肩头的箭,鲜血喷涌而出,他却咧嘴一笑:“慌什么?老子把可突干的脑袋砍了,这笔买卖,不亏!”

史思明刚要应声,又猛地想起什么,声音低了下去:“可……刘节帅拨给咱们的五千兵马,全折在里头了。”

安禄山的笑声戛然而止,脸上的血色褪了几分。他望着城门内那座象征着军权的府邸,淡淡道:“走,随我去请罪。”

刘府正堂,刘守珪捏着军报的手指微微泛白。纸上的墨迹还未干透,却字字都在诉说这场惨烈的胜利。“让安禄山和史思明进来。”他话音刚落,门外便传来士兵的声音:“节帅,人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刘守珪挑眉,眼底闪过一丝讶异:“哦?倒比我想的更干脆。让他们进来。”

安禄山一进门便“噗通”跪倒,甲胄上的血污蹭脏了光洁的地砖:“义父,孩儿有罪,擅动兵马,折损将士,请义父责罚!”

刘守珪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笑了:“起来吧。你杀了可突干,挫了契丹锐气,功过暂且相抵。”他顿了顿,语气沉了几分,“此事我会如实上奏陛下,包括你的功,也包括你的过。我再给你一支军队,但在圣旨下来前,不许再踏出幽州半步。另外,你得亲自去趟长安。”

安禄山叩首在地:“谢义父成全!”

数日后,安禄山带着军报踏上前往长安的路。驿马飞驰,将这份浸染着血与火的文书送进了兵部。李林甫展开军报,目光在“斩杀可突干”几字上停留片刻,随即起身赶往兴庆宫。

李隆基坐在沉香木榻上,手里摩挲着玉如意,听完李林甫的奏报,转头看向裴耀庆与张九龄:“你们怎么看?”

张九龄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有两事禀报。春秋时,司马穰苴治军,监军庄贾违令迟到,立斩不赦;孙武训练吴宫美人,吴王宠姬不听号令,亦被正法。今安禄山虽有战功,却擅动兵权、折损大军,若不严惩,何以儆效尤?”

李隆基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可他毕竟杀了可突干,解了幽州之围,也算勇猛之才。朕看,不如让他戴罪立功?”

张九龄急了:“陛下三思!臣观安禄山面相,目露凶光,脑后见腮,此乃反相!今日不除,他日必成大患!”

“张相此言差矣。”李林甫慢悠悠开口,“安禄山虽是胡将,却对大唐忠心耿耿。陛下用人不拘一格,正合太宗皇帝之风。若因一面之词便斩有功之将,岂不寒了边关将士的心?”

李隆基点点头,显然被说动了:“此事就这么定了。”

张九龄还想再劝,迎上李隆基不容置喙的眼神,终究只能化作一声长叹。

殿外的风穿过回廊,卷起几片落叶,仿佛在为这场决定未来的对话,添上一抹无声的注解。

安禄山刚从宫里出来,脚步都带着飘。陛下不仅没治他的罪,还夸了他勇猛,连带着那身伤都不觉得疼了。他正琢磨着找个酒馆喝两盅,却见一个小吏快步迎上来,躬身道:“安将军留步,李相有请。”

“李相?”安禄山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是兵部尚书李林甫。这位可是当朝红人,连陛下都要让三分的人物。他不敢怠慢,赶紧整了整衣襟,跟着小吏往李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