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索伯工厂走廊似乎比平时长。林逸风脚步放缓,耳朵微动,扫描周围动静。扛摄像机、拿话筒的身影让他警觉。昨天陈艾莉“突袭”后的窘迫感还在,他对hbo团队产生应激反应。
“躲?打算躲到什么时候?”舒马赫的声音冷不丁响起,带着严厉。“昨天像只受惊兔子逃跑,今天打算挖地洞埋起来吗?F1车手连面对镜头勇气都没有?”
林逸风脚步一顿,在空旷走廊里显得突兀。他无声反驳:“不是没勇气,只是…不习惯应付那种场面。”
“不习惯?”舒马赫声音透出一丝冰冷嘲讽。“蒙扎第一弯角被人挤出赛道时候习惯吗?银石大雨里打滑时候习惯吗?赛车是战斗,围场同样是战场。媒体是对手的眼睛和耳朵,暴露任何一丝软弱,都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武器。拿出跑排位赛最后一圈专注度,小子,去面对她。”
排位赛最后一圈…那股肾上腺素飙升感觉,将杂念排除,眼中只有赛道、数据和极限…
林逸风深吸一口气。冰凉空气灌入肺腑,带走几分昨日慌乱。他重新迈步,不再左顾右盼,眼神逐渐锐利。目标明确——模拟器室。
舒马赫说得对,逃避不解决问题。那就拿出“计算器”状态应对。
模拟器室门口,那个让他想绕道身影再次出现。陈艾莉带着团队站在门口,正同一位工程师交谈。
林逸风走近,她立刻转身,脸上挂着无可挑剔职业微笑。琥珀色眼睛在灯光下闪动。“Ethan,早上好。”她主动招呼,声音轻松自然。“正准备进行模拟器训练吗?我们正好想记录车手‘真实工作’素材。不介意我们旁观拍摄吧?我想观众会了解你们如何备战。”
她语气礼貌专业,理由冠冕堂皇。
林逸风看着她。心中那股被舒马赫激起“排位赛专注度”启动。他点头,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可以。”
没有多余寒暄,没有犹豫。他径直走向专属模拟器。
坐进去瞬间,他习惯性伸出右手,用带着赛车手套指关节,轻轻敲击方向盘中心索伯车队徽章。
咚、咚、咚。三声轻响。
他闭眼,一秒。再睁眼时,那个会因记者提问面红耳赤、会和技师勾肩搭背喊中二口号“围场音爆小子”消失了。
取而代之,是赛道上让对手胆寒“计算器”。
眼神冰冷,如同扫描仪掠过屏幕和数据。表情专注凝固,周身气场强大,旁人难以靠近。整个气质翻天覆地变化,从略显青涩大男孩,瞬间切换成精密、高效、只为速度而生机器。
陈艾莉和团队成员下意识屏住呼吸。摄像师小心调整角度,怕打扰他。他们感受到那股无形压力,空气粘稠。
这就是昨天被吓跑年轻人?陈艾莉眼中闪过惊讶,随即转化为更浓兴趣。这反差太惊人。
模拟器启动。屏幕上,熟悉斯帕赛道开始飞驰,两侧景物化作模糊光影。数据流在副屏快速滚动:胎温、圈速、G值、燃油消耗、dRS状态…
林逸风操作精准如同教科书。方向盘转动角度、油门刹车踩踏深度、换挡时机,每一个动作恰到好处,仿佛经过无数次计算。视线在主屏幕数据屏飞快切换,身体随模拟器力反馈轻微晃动,稳如磐石。
“3号弯出口,抓地力比预期低0.05,检查空气动力学设置。”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出,简洁冷静,不带感情色彩,只有数据和分析。
“收到,Ethan。”工程师声音传来。
整个模拟器室,只剩下模拟引擎轰鸣、林逸风偶尔的指令声和设备运转低沉噪音。陈艾莉团队大气不敢出,镜头紧跟林逸风每一个细微动作,记录下令人震撼专注和专业。
这本身就是无声“爽点”。不需要言语,仅仅展现出绝对实力和冰冷气场,足以让质疑闭嘴,也让陈艾莉团队感受顶级F1车手真实工作一面——枯燥数据背后,是极致专注和天赋。
模拟训练有条不紊进行。突然,工程师声音响起:“Ethan,准备接收天气变化,程序模拟小雨。”
话音刚落,屏幕天空迅速阴沉,虚拟雨点落下,赛道表面瞬间湿滑。
林逸风身体出现极其细微僵硬。肩膀肌肉瞬间绷紧,握方向盘手指用力几分。连接身上心率监测设备,数据曲线微小短暂向上波动。
陈艾莉眼睛倏地眯起,猎豹锁定猎物。她对这个细节异常敏感,立刻示意摄像师拉近镜头,捕捉林逸风面部特写。表情依旧冰冷,那瞬间僵硬逃不过她眼睛。
“集中精神!”舒马赫的声音如同冰水浇头,及时响起。“雨地节奏,控制油门,柔和转向。记住我教那些,线路选择,刹车点变化!高速弯保持油门,用空气动力学下压力过弯!别怕!”
舒马赫的声音如同定心丸,也像一把钥匙,打开林逸风记忆深处雨战技巧封印。舒马赫灌输的知识、虚拟训练尝试的技巧,开始在脑海中回放。
林逸风迅速调整呼吸,强制放松紧绷肌肉。他回忆舒马赫指导雨战驾驶方式,尝试湿滑虚拟赛道上寻找抓地力。操作明显比干地时多一丝犹豫生涩,方向盘修正幅度变大,虚拟赛车几次轻微侧滑。
但他没有崩溃,没有像过去某些阴影时刻那样失控。他在挣扎,对抗,努力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
最终,他稳住虚拟赛车,圈速慢了不少,但还在赛道上,还在可控范围。这段挣扎过程被镜头忠实记录。
陈艾莉看着屏幕里眉头微蹙、眼神比刚才更锐利、带着一丝对抗意味林逸风,嘴角的弧度更深了。
“这段…很宝贵。”她低声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