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匈牙利,亨格罗宁赛道。

烈日将沥青烤得发烫,赛道温度60c。空气扭曲着,仿佛能看到热浪的形状。

引擎低沉地共振,整台法拉利SF71h像一头被囚禁在发车格里的红色猛兽。

林逸风坐进驾驶舱,视野被头盔压缩成一条狭窄的画框。他伸出戴着手套的右手,指节分明地,在方向盘正中的跃马队徽上,轻敲了三下。

闭上眼。脑海中,亨格罗宁赛道的每一个数据点,每一处颠簸,每一寸路肩,瞬间以三维模型的形式散开、重组,最终凝固成一条完美的虚拟轨迹。

赛道旁的大屏幕上,轮胎选择信息滚动刷新。

汉密尔顿,极软胎。

博塔斯,极软胎。

勒克莱尔,极软胎。

第四位的林逸风,却是一个刺眼的红色标记——软胎。

这个选择让整个围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便是解说席上压抑不住的惊愕。在如此竞争激烈的赛道上,用更硬、起步更慢的轮胎,这无异于开局自断一臂。

法拉利的维修区墙前,首席策略师赵思宁抱着手臂,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一排排数据屏幕,仿佛那个反常的轮胎选择与她毫无关系。

五盏红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像五个悬在所有人心头的红色句号。

当最后一盏灯熄灭的瞬间——

世界被引擎的咆哮撕裂。

林逸风的赛车像一道被压缩到极致后弹射出去的红色闪电。软胎在理论上的抓地力劣势,在他毫秒级的离合器控制下被完全抹平。没有丝毫多余的空转,动力百分之百地传递到滚烫的赛道表面。

他的脑海深处,一个模糊的影子一闪而过,那是一种纯粹的肌肉记忆,关于起步时如何感知抓地力极限的直觉。

赛车笔直地射向一号弯。

他紧贴在队友勒克莱尔的车尾,摩纳哥人驾驶的另一台法拉利在极软胎的加持下,正凶狠地试图攻击前方的博塔斯。

一号弯,一个下坡的右弯。

勒克莱尔选择了常规的进弯线路,而林逸风的“赛道记忆宫殿”在此时上线了。他看到了一条不同的轨迹,一条风险更高,但出弯速度更快的线路。他只需要将赛车再往外多放半米,利用路肩外侧那片几乎没人敢压的区域。

方向盘微调,油门踩下的深度恰到好处。

SF71h的车尾在极限边缘轻微地滑动了一下,随即被他精准地修正回来。赛车以一个更小的转弯半径,更早地摆正了车头。

出弯!

当勒克莱尔还在处理出弯时的转向不足时,林逸风的赛车已经像幽灵一样,从他的内侧冒了出来,两台法拉利并驾齐驱。

进入二号弯前,林逸风已经领先了半个车身。

他成功了。

“漂亮,Ethan!p3!你现在是第三位!”

比赛工程师罗伯托·奇亚帕的声音在无线电里炸开,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

林逸风没有回应,他的心跳平稳如初,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前方那台银色的梅赛德斯赛车上。

赛道上,汉密尔顿和博塔斯的两台梅赛德斯赛车稳稳地占据着前两位。银箭在高温下依旧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

然而,梅赛德斯的维修区里,气氛却远没有赛道上那么轻松。

“轮胎温度正在报警,刘易斯。”

“我知道,它们感觉像要融化了。”汉密尔顿的声音透过无线电传来,带着一丝不属于世界冠军的焦躁,“听着,如果车队要赢,我们必须并肩作战,共同合作。我需要瓦尔特利在我身后。”

这番话,与其说是说给工程师听,不如说是说给整个车队听的。

压力,正在银色的车房内悄然蔓延。

比赛进行到第14圈。

法拉利维修区墙前,赵思宁一直平静的脸上,第一次有了动作。她抬起手,食指在通话按钮上轻轻一点。

“夏尔,进站,立刻。A计划。”

这个指令毫无征兆,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

解说席瞬间沸腾。

“什么?法拉利让勒克莱尔进站了!现在才第14圈!这太早了!他们要用一次匪夷所思的undercut来攻击梅赛德斯吗?”

红色的SF71h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突然偏离赛车线,一头扎进维修区入口。

法拉利的技师们如潮水般涌出,动作快如闪电。换胎,调整前翼,释放。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耗时2.3秒。

勒克莱尔的赛车带着一套全新的软胎,怒吼着冲出维修通道,重新杀入赛道。

棋盘,被搅乱了。

梅赛德斯的策略组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屏幕前,工程师们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各种数据模型疯狂刷新。

“他们要undercut我们!召回瓦尔特利!快!”

指令以最快的速度下达。

下一圈,博塔斯的银色赛车同样转向了维修区入口。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比拼的是决策速度,是技师的效率,是零点几秒的差距。

梅赛德斯的技师们同样展现出了世界冠军车队的素养,他们的换胎速度甚至更快。

博塔斯被释放。

他冲出维修通道,赛车刚刚驶上赛道,眼角的余光里,一抹红色正以全速从主直道上冲来——是勒克莱尔!

两台车几乎在同一时间点交汇。

银色的梅赛德斯凭借着维修通道出口的优势,将将卡在了法拉利的前面,两车相距不到一个车身。

博塔斯守住了位置,但梅赛德斯的比赛节奏被彻底打乱。

维修区的大屏幕上,名次刷新。

汉密尔顿依旧在第一位领跑,而他身后,那台使用软胎起步的17号法拉利,悄无声息地,升到了第二位。

林逸风的前方,只剩下一片开阔地。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逸风身上,他那套红色的软胎,还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