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内罗的空气似乎都变了味道。
不再是纯粹的紧绷气息,而是多了一丝清爽,仿佛暴雨前被狂风吹净的天空。
弗雷德里克·瓦塞尔的办公室和他本人一样,务实到了极点。没有奢华的红木家具,没有炫耀战绩的奖杯墙,只有一张巨大的办公桌,几把椅子,以及一面墙上挂着的巨大白板,上面写满了普通人看不懂的流程图和代号。
林逸风走进去的时候,瓦塞尔正站在桌后,手里拿着一杯意式浓缩,热气氤氲。
“坐,Ethan。”瓦塞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没有多余的寒暄。他喝了一口咖啡,黑色的液体像是给他注入了燃料。“我看了你上个赛季所有的车载录像,包括练习赛。每一圈。”
林逸风准备好的一套社交开场白瞬间卡在了喉咙里。他预想过无数种会面的可能,从政治作秀到画大饼,唯独没想过是这种单刀直入的技术性开场。
“全部?”
“全部。”瓦塞尔放下咖啡杯,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响。“比如你在巴林12号弯的刹车点比排位赛时晚了1米,在斯帕的Eau Rouge弯,你的线路选择可以更激进。但你的轮胎管理……很出色,有舒马赫的影子。”
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
林逸风身体里那股属于赛车手的热血被瞬间点燃,他不由自主地前倾身体,双手放在膝盖上:“巴林的刹车点是为了给轮胎降温,斯帕的线路是为了保护底板,当时的数据显示我们已经接近磨损极限。”
瓦塞尔的嘴角咧开一个极小的弧度,像是一道精密的刻痕。“我知道。这就是我今天找你来的原因。我不需要一个只会听指令的车手,我需要一个能思考的冠军,一个能和我、和马蒂亚一起把这部战争机器推向极限的搭档。”
搭档。
这个词让林逸风心头一震。在F1,车手和领队之间更多的是雇佣与被雇佣,是管理与被管理。搭档这个词,意味着平等、信任和共同的目标。
“我的目标很简单。”瓦塞尔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锐利如鹰,“终结马拉内罗的内耗。从今天起,技术问题,马蒂亚有最终决定权。赛道上的事,包括策略和车手,我说了算。任何来自董事会、媒体、赞助商的压力,都会被我挡在门外。你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赛道上,把车开到最快。”
这番话,几乎和林逸风在发布会后内心的呐喊一模一样。
他紧绷的背部彻底放松,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那口气里,仿佛带走了过去两年积压在心底的所有不安和疲惫。
“这正是我想要的。”林逸天咧开嘴,露出了他标志性的,带着几分中二少年气的灿烂笑容,“一个纯粹的,只为了胜利而存在的法拉利。”
“没错。”瓦塞尔的表情也柔和了些,“所以,为了这个纯粹的法拉利,我们需要长远的规划。不只是今年,还有未来三年,五年。这其中,车手梯队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来了。
林逸风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知道,机会就在眼前。
“夏尔很有天赋,他会成为法拉利未来的重要一员。”瓦塞尔继续说,“但一个王朝的建立,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我们的青训学院,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林逸风没有丝毫犹豫,他身体再次前倾,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弗雷德,有一个人,你必须关注。不,是必须重点关注。”
“哦?”瓦塞尔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
“周冠宇。”林逸风吐出这个名字,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我了解他,他的比赛风格非常稳定,学习能力极强,而且他有一颗大心脏。在F2的比赛里,他多次在混乱的局面下保持冷静,带回了远超赛车实力的积分。他不是那种石破天惊的天才,但他是一块璞玉,只需要正确的雕琢,就能发出耀眼的光芒。更重要的是……”
林逸风顿了顿,办公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通风系统的微弱声响。
“他和我一样,血管里流淌着华夏的血液。他明白背负着一个国家的期待是什么滋味。这种力量,有时候比任何技术升级都更强大。”
瓦塞尔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哒、哒声。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动椅子,从身后的文件柜里抽出一份薄薄的档案,推到了林逸风面前。
封面上,是周冠宇穿着法拉利青训营赛车服的照片,眼神清澈而坚定。
“在你发信息给他之前,这份评估报告就已经在我的桌上了。”瓦塞尔的语气很平静,“法拉利青训对他的评价是:高潜力,高职业素养,技术全面,心理素质A+。你说的这些,报告里都有。你的推荐,只是让我把这份档案,从‘待观察’,移到了‘优先考虑’的序列里。”
林逸风拿起那份档案,指尖传来纸张温润的触感。他翻开第一页,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分析数据和导师评语,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瞬间传遍四肢百骸。
他不是在孤军奋战。
这个他寄予厚望的后辈,早已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法拉利决策层的视野。而他,林逸风,只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用自己世界冠军的分量,重重地推了一把。
“谢谢。”林逸风放下档案,由衷地开口。
“不用谢我。”瓦塞尔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椅背里,“一个健康的团队,就应该让最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你的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走出办公室,马拉内罗的阳光格外明媚。林逸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盈了许多。他穿过连接办公区和技术工厂的连廊,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他看到了技术总监马蒂亚·比诺托。
那个顶着一头蓬松卷发,戴着标志性黑框眼镜的瑞士人,正站在一台风洞模型前,和几位工程师激烈地讨论着,他的双手在空中挥舞,比划着气流的走向,眼神里是纯粹的技术狂热。没有了频繁的会议和恼人的汇报,比诺托像一条被放归大海的鲨鱼,重新回到了他最熟悉、也最擅长的领域。
车间里的气氛同样热烈。技师们一边工作一边大声开着玩笑,扳手拧紧螺栓的声音清脆有力,充满了节奏感。罗伯托·奇亚帕,林逸风的比赛工程师,看到他时远远地竖起一个大拇指,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一种全新的、积极的、团结的能量,正在这个传奇的红色帝国心脏地带,重新汇聚、升腾。
当晚,林逸风独自一人站在法拉利历史陈列室里。
一排排功勋卓着的红色赛车在灯光下静静矗立,冰冷的金属车身流淌着荣耀的光辉。从阿尔贝托·阿斯卡里到尼基·劳达,再到他的偶像,迈克尔·舒马赫。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展厅中央那台属于他自己的,SF70h赛车模型上。那是他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座驾。
他的使命,不仅仅是为这支车队赢得更多的冠军,更是要亲手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不再有内耗,只有高效与胜利的红色王朝。而周冠宇,或许就是这个新王朝蓝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是华夏赛车血脉在这片最高殿堂的延续和传承。
林逸风的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他已经能听到新赛季引擎的轰鸣,闻到轮胎摩擦赛道时那股独特的橡胶焦香。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打破了这份宁静的憧憬。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动着经纪人杰克·哈里森的名字。
“Ethan,你最好现在有空。”电话一接通,杰克急促的声音就传了过来,背景里还夹杂着键盘噼啪作响的噪音。
“怎么了?”林逸风的眉头瞬间皱起。
“路特斯,那个早就该进博物馆的老古董,突然诈尸了。”哈里森的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凝重,“他们刚和索伯车队签了一份《空气动力学数据共享协议》,还派了一批英国工程师,直接进驻了索伯在瑞士希威尔的总部。”
林逸风的瞳孔猛地一缩。
路特斯?索伯?这两个名字怎么会突然搅到一起?数据共享,工程师入驻……这听起来,可不像是简单的技术合作。
“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哈里森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困惑,“索伯那边通过一个中间人,私下里传话过来……”
“他们邀请你,去参观一下他们的工厂。就在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