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喧闹渐渐散去,带着微醺的醉意和对未来的憧憬,人群开始有序地返回各自的临时居所。但理萌的工作并未结束。
他带着一群主要由璃月难民组成的开垦队,来到了璃月梯田区A5区边缘。这里被新划定为“经济作物试验区”。土地相对贫瘠,沙石较多,但日照却异常充足,是尘歌壶内难得的“好位置”之一。
理萌挽起袖子,拿起一把改良过的锄头,亲自做了示范。他动作利落地翻起土壤,挑出较大的石块。
“大家看这里,”理萌指着脚下刚刚翻松的土地,声音带着一种技术讲解特有的清晰感,“这片地,我们用来种棉花!”
“棉花?”一个年轻难民疑惑地问,“理萌先生,棉花能顶饿吗?咱现在最缺的是粮食啊。”
“顶饿要靠玉米和小麦,但顶不了寒,也遮不了羞。”理萌摇摇头,目光扫过周围许多衣衫褴褛、只能勉强蔽体的人们,“看看大家身上的衣服,破的破,烂的烂。没有厚实的衣物,怎么御寒?棉花,就是用来纺线织布,做衣服、被褥的!有了它,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衣食无忧’!”
他详细解释着棉花的基本习性:喜光、耐旱、对土壤要求不算特别苛刻,尤其适合这种日照好、排水佳的地块。他特意强调了尘歌壶的特殊法则:“而且,在这里,棉花也能像玉米一样,长得飞快!两天二十二个小时,我们就能收获第一批棉桃!”
这神奇的“尘歌壶时间法则”早已被大家所熟知,闻言,众人眼中都燃起了干劲。解决穿衣问题,同样是生存的头等大事!
理萌开始指导具体操作:“土地要整平,石块杂草清理干净。然后,”他拿起一小袋棉花种子,展示着点播的手法,“像这样,用手指在土里戳个小洞,放两三粒种子进去,盖上薄土。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记住株距和行距,给它们留够生长的空间。”他一边说,一边在地上用木棍划出清晰的线条标记。
“土壤肥力不太够,没关系。我们之前改良玉米地的堆肥经验用得上。”理萌指挥着几个年轻人,“去把沤好的那批基础堆肥运过来,薄薄地撒一层在播种前,再浅浅地翻一下土,让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匀。记住,是薄薄一层,多了反而不好!”
静怡坐在不远处一块干净的大石头上,她已经换上了一双更便于行走的平底布鞋,那双恨天高被她小心地放在身边。她膝上摊开着一本古籍,正是她从教令院带回来的那批珍贵文献中的一卷。她纤细的手指在泛黄的书页上轻轻滑动,专注地辨识着上面古老的璃月文字和图样。
“《天工开物·布帛篇》……”她低声念着残卷的标题,上面记载着璃月古代纺纱、织造、染色的传统技艺和一些简单器械的构造图。她不时抬头,望向正在田埂间忙碌讲解的理萌,眼中带着思索。当理萌口干舌燥地停下讲解,擦着额头的汗时,静怡便拿起身边的水囊,小心翼翼地走过田埂,将水囊递过去。
“谢谢。”理萌接过水囊,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清凉的水让他精神一振。他瞥见静怡膝上的古籍,“找到有用的东西了?”
“嗯,”静怡点点头,指着书页上的一个图样,“这个‘手摇纺车’的结构看起来不算太复杂,材料应该也好找。还有关于处理棉籽和弹棉花的记载……等棉花收获了,这些或许能派上用场。”
“太好了!”理萌眼睛一亮,“有方向就好办。技术细节我们可以一起琢磨,结合枫丹那边可能有的技术……哦,枫丹那边的人还没来。”他随即又笑道,“总之,纺织这一块,就靠你了。”
静怡的脸颊微微泛红,低声道:“我……我会尽力的。”她拿起随身携带的炭笔和小本子,在本子上快速记录下理萌刚才强调的棉花播种要点和土壤处理要求。
夕阳的余晖洒在新开垦的田地上,给翻松的土壤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气息和远处尚未散尽的玉米饼焦香。难民们在理萌的指导下,开始认真地按照划定的行距点播着棉花种子。一粒粒小小的、带着绒毛的棉种被埋入温热的土壤,如同埋下了一片柔软的、关于温暖未来的希望。
磐键的光芒稳定地映照着这片新生的田野,也映照着理萌沾满泥土却目光坚定的侧脸,以及静怡在古籍与笔记间专注沉静的眉眼。庆功的喧嚣沉淀为脚下踏实的劳作,就在这翻开的泥土与播下的种子里,悄然拉开了希望的序幕。
……
登陆区边缘的浅水滩,空间猛地向内坍缩。
没有预兆,没有声响。平静的水面骤然扭曲,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攥紧、折叠。空气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一道深邃的、边缘荡漾着水蓝色波纹的“门”凭空撕裂开来。门内并非虚空,而是涌动着沛然莫御的水元素力,凝练如实质。
那维莱特率先踏出。
他身姿挺拔如古松,最高审判官的威严仿佛烙印在骨子里,即使那象征权柄的手杖末端带着一道新鲜的焦痕,华贵的礼服下摆沾着深色的污渍。他周身并无元素力外放的炫光,但那片扭曲的空间门,却因他沉稳的步伐而稳固下来,水纹的波动也变得规律。他的目光锐利如刀,迅速扫过这片陌生的壶中天地,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咳咳!”
一个略显踉跄却瞬间稳住的身影紧随其后。芙宁娜·德·枫丹,她以一个近乎谢幕的华丽姿态站定,双臂优雅地展开,仿佛脚下并非碎石浅滩,而是欧庇克莱歌剧院的中心舞台。她湖蓝色的华丽裙装上沾着几处显眼的泥点,精心打理的发髻也有些松散,但这丝毫未能折损她刻意拔高的声调:
“枫丹的子民们,还有…呃…新邻居们?注意了!伟大的芙宁娜女士与正义的化身那维莱特阁下,携枫丹最后的、闪耀的火种,正式抵达这片…嗯…壶中天地!”她的尾音上扬,带着戏剧性的颤音,努力维持着那份属于“明星”的气场。
“动作快!老人孩子优先!抱紧你们的箱子!”娜维娅清亮而果决的声音穿透了人群的骚动。她指挥着刺玫会的成员,像磐石般疏导着涌出的人流。枫丹的民众鱼贯而出——神情疲惫却眼神坚毅的平民;穿着沾有油污的白色制服、死死抱着金属箱或数据板的科学院研究员;提着沉重工具箱、眼神警惕扫视四周的技师。他们带来的物资不多,几个闪烁着金属冷光的压缩箱被小心地放置在干燥处,里面是精密机械的零件、成卷的图纸和一些厚重的书籍。
登陆区的原住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天外来客”惊得停下了手中的活计。震惊、好奇,还有一丝面对未知的警惕,在他们脸上交织。有人低声惊呼:“又有新人?这次是哪的?”“枫丹?就是那个传说里全是水的国家?”“快看那位女士!她穿的…好亮眼!”
“千岩军!维持秩序!安置部的人呢?快!”刻晴清冷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紫色的身影如电光般掠过人群,甘雨紧随其后,手持簿册,神色凝重而高效。她们的出现迅速稳住了稍有混乱的场面。
不远处,刚从试验区走出的理萌和静怡也望见了这壮观的景象。
“空间…被强行压缩折叠了?”理萌下意识地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框,目光瞬间被研究员们怀里的金属箱吸引,那里面透出的精密感让他体内的工程师之魂蠢蠢欲动。
静怡则踮起脚,目光越过攒动的人头,落在那些厚重的书籍卷轴上,镜片后的眼睛亮了起来:“枫丹的典籍…不知道有没有关于古代契约律法的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