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乾风云起苍穹 > 第171章 低调启程,暗藏锋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低调启程,暗藏锋芒!

解决了与林家的婚约后,苏康并没有立刻动身前往威宁,而是先待在京城里,做足了相应的准备。

虽然任命书上说即刻赴任,可这个“即刻”是数日还是半个月、一个月,并没有明说。

按照常规,按照当时商旅行路的脚程,只要自己能在一个月之内进行交接,就不算逾期违规!

而京城到威宁的距离,只有一千五百多里路,以马厢车行进的速度来算,每天走个一百五十里路不在话下,苏康打算走个十天左右,就能抵达威宁。

所以,苏康他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做好出行的准备。

自从上次清明祭祖归来被歹人半道截杀后,苏康就留了一个心眼,更加注重人身安全。

这次赴威宁远行,千里迢迢,路途遥远,一路爬山涉水,像当日被人截杀的风险,说不定还会随时出现,暗中蛰居的敌人,说不定还会再次出手伤人,他不得不防。

于是,在接下来的这十多天里,苏康并非空等着。

明面上的文书交接、同僚拜别、打点行装、安排车马仆从……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功夫。

暗地里,他则绞尽脑汁设计了一系列的图纸,并将这些图纸拆分来,分别送到铁匠铺和木工坊里,交给那些心灵手巧的铁匠和木匠帮自己进行加工,打造出不同地部件出来。

他要加工的,只有三样,一是微型的诸葛连弩,二是微型的弩箭,三则是马蹄铁!

当全部制作出诸葛连弩和弩箭的配件后,苏康高薪聘请了一位老木匠,请他来自己居住的院子里,让他对照自己亲手绘制出来的图纸,进行最后的组装。

组装完毕,经过验证,发现达到了自己所需的效果时,苏康便打发老木匠回去,将这两套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东西交到柳青和王刚手上。

“这是什么玩意儿?”

柳青好奇地把玩着手里的一个小巧金属匣子,黄铜的质地,机括精密,还有一个凹槽和一条细细的卡簧,“像个……装绣花针的盒子?”

旁边的王刚也摩挲着手中造型相似但略大一号的物件,眼神若有所思。

苏康脸上露出一种介于得意和严肃之间的表情:“别小看这‘绣花针盒子’,青儿。这叫‘袖里乾坤’,也叫‘微形诸葛连弩’。”

他拿起自己那套,熟练地扳动机括,只听轻微而连续的“咔哒”声响起,“看到这个凹槽了?一次能塞进去十支特制的小弩箭。”

他又变魔术般摸出一个更小的细长木匣子来,从里面抽出几支看起来像孩童玩具般的精致小弩箭,“这个是单发袖弩,名叫‘暗送秋波’。来,看仔细了……”

整整两天,小院子里都传出不太规律的“咻咻”破空声,以及柳青偶尔的“哎呀”和王刚沉稳的“少爷,这劲道不足啊”等的说话声。

苏康化身严师,不厌其烦地指导两人如何快速填装那只有三寸长、淬过薄薄一层麻药的微型精钢弩箭,如何校准那比蚊子叮咬稍大点的微型准星,如何在衣袖内隐蔽地勾动机括而不露破绽。

他还特别强调:非生死关头,绝不可乱用!

柳青开始还有点嬉闹,但在苏康罕见的严肃神色和亲自示范击穿一丈外薄木板的威力后,也收敛心神,小脸紧绷,勤加练习。

王刚本就有些武艺底子,上手更快,但对弩箭上涂抹的麻药有些迟疑:“少爷,这毒药……”

“不是毒,是麻药。”

苏康低声解释,“能让人瞬间手脚无力头晕眼花大半炷香。防身,逼不得已时脱身用的。记住,我们此去不是逞英雄,是去当官,当个不被‘路滑’淹死的好官。”

制作出微型诸葛连弩以及小弩箭,并教会柳青和王刚如何使用后,苏康又拿出了另外一对铁质东西来,交到了王刚的手上。

“少爷,这啥玩意儿?”

王刚翻弄着手里的铁疙瘩,一脸懵逼。

“马蹄铁!”

“马蹄铁?有啥用?”

“钉在马蹄子上,护着它。”

“钉在马蹄子上?咋钉?”

王刚更糊涂了。

“用这铁钉子钉。”

……

两人一问一答间,王刚立马跑回苏家马厩,把平时拉车的那匹老马给牵了过来。

于是,在苏康的指点下,王刚修整好马蹄后,就将那副精心打造的马蹄铁牢牢地钉在了马掌上。

这玩意儿可是个宝贝,能有效保护马蹄,日行上百里不在话下。

此外,苏康还备好了金疮药和包扎用品。

更重要的是,他费了番功夫,用茶壶当简易蒸馏器,愣是从家藏米酒里蒸馏出了一小瓶约八十度的高度酒精,再凭经验兑水调成了七十五度左右的消毒酒精。

这玩意儿,可是能够救命的神药!

农历四月份的最后一天,清晨。

天刚蒙蒙亮,薄雾笼罩着京城的青石板路。

苏府大门处,没有了昔日的车水马龙,只剩下一辆半旧的青布马厢车,由那匹钉上了马蹄铁的健壮棕色老马拉着。

车厢里,已经装好了苏康、柳青和王刚三人的行李,行囊不算很多,只有一小箱书籍、防身的利器、四季衣物、必备的药材和一些干粮点心以及三个装着白开水的水囊。

没有喧天的鼓乐,也没有前呼后拥的排场。

苏康一身藏青色棉布直缀,腰间只悬了一块证明身份的鱼袋和一枚不起眼的玉佩,这枚玉佩,正是那枚象征林苏两家婚约的旧物件。

他拒绝了苏喆要派大批家丁护送前去威宁的提议。

“爹、奶奶、二娘、三娘、二弟、三弟、大妹、小妹,都回吧。”

苏康对着眼圈泛红的父亲和苏老太君以及一众送行的亲人躬身行礼,脸上带着一种不属于他这年纪的沉静笑容,“孩儿此去威宁,必当尽心竭力,为国为民,也为自己挣个前程。山高路远,万望珍重!”

苏老太君紧攥着他的手,眼泪终究还是掉了下来:“康儿,万事小心!那地方,穷山恶水的,路途又那么遥远……林家那里……”

她欲言又止,脸上满是担忧。

苏康反手用力握了握苏老太君的手,低声却坚定:“奶奶,放心。穷山恶水不怕,孙儿是去当县令,又不是去当土匪。至于林家……”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抽了一下,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随即恢复如常,“说好了三年后成亲,孙儿就绝不会食言。车上有青儿和王叔,他们都很机灵。”

不再多言。

苏康先是吩咐柳青坐进车厢里后,就很是利落地爬上了马厢车,也坐进了车厢里,随即对王刚点了点头:“出发!”

“少爷,坐稳了!”

王刚一扬鞭,马厢车轱辘辘地就动了起来,驶出了柳衣巷。

青布马厢车,带着京城微凉的晨风,碾过被无数车马磨平的青石板路,吱吱呀呀,不疾不徐地驶出了京城恢弘的南大门——宣阳门。

雾气渐渐散去,初升的朝阳为远方的官道镀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光晕,也将他们孤独却显得异常挺拔的背影,长长地投射在地上。

车辙轻碾,离繁华渐行渐远。

苏康坐在颠簸的车厢内,掀开车帘一角,最后看了一眼那在晨光中显得既熟悉又陌生的高耸城墙。

别了,这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地。

别了,那暗流涌动、酸气冲天的方家新宅。

也暂时……别了那已订婚却还没有完婚的未婚妻林婉晴。

未知的威宁,未知的挑战,就在那山路的尽头。

袖中那冰冷的金属匣子,是他的倚仗之一。

“威宁县令……嗯,这开局,还挺有意思的。”

苏康放下帘子,闭上眼睛,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拂过袖中那冰冷的机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