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言趁机掰开她的嘴,给她喂了一颗软骨丸,让她浑身无力无法反抗。
然后,她挥手招来下人,“绑上,送到平北王府上。”
银月组织的事一直是姚心安在处理,将小月交给他最合适。
进了屋子,陆思言看见陆灵静静地躺在床上,呼吸微弱。
不是昏迷,也不是睡着了,而是灵魂被拉入了什么地方。
跟来的桂嬷嬷问:“大小姐,二小姐能救吗?”
陆思言点头,“能,不过,有些麻烦,她的灵魂不在身体里,得先找到她的灵魂,还要保证找灵魂的过程中,她的身体还有生机。”
桂嬷嬷听得不太明白,“那应该怎么办?”
“交给我吧。”陆思言对桂嬷嬷道:“你先去问问母亲,看有没有年代稍微久一些的好玉,尽快给我拿过来。”
“是。”桂嬷嬷退出屋子,快速离去。
陆思言仔细检查陆灵的身体。
突然,她看见陆灵脖子靠下的位置,有特殊的纹路。
她扒开陆灵的衣服,才发现陆灵身上竟然刻着阵法。
怪不得她之前一直看不清陆灵的面相,也一直无法凭名字和生辰八字算出陆灵的生平。
灵身上的阵法是用特殊的材料,在她出生没多久就画上去了。
这阵法比较特殊,随着陆灵的长大会自己不断完善。
看阵法的走势,应该是类似于转运阵。
但具体有什么用,她看不出来。
“看来得请二师兄来一趟了。”陆思言低声自语。
陆灵的灵魂被拉走近一日,她的身体已经开始慢慢死亡。
若是这样不管,不出两个时辰,她的肉体会彻底死亡。
检查完,陆思言先拿出几张黄符,分别放在陆灵四周,摆成一个小型的聚灵阵。
以灵气滋养陆灵的身体,延缓她肉体的死亡。
这阵法只是暂时的,顶多能坚持两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桂嬷嬷来了,“大小姐,能找到的玉都在这里了。”
陆思言往她端着的托盘上看去,大大小小共有十几个。
她从中挑出五个蕴含灵力的,“这些就够了,剩下的你拿回去吧。”
桂嬷嬷离去。
陆思言已五个玉为阵基,摆出了一个五行长生阵。
五行长生阵比聚灵阵强,但也仅能维持五日。
若是五日内,无法找到陆灵的魂魄,她的肉体还是会死亡。
当福宝知道陆思言又是布阵又是施法救陆灵,小声抱怨:“大小姐,二小姐经常害你,你为什么还要救她?”
陆思言一边调制朱砂,一边回答:“我可不是为了救她,我是为了找出在她身上刻阵法的那人。”
最近的符消耗太快,她的存货已经不多,她得多画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福宝帮陆思言裁剪黄纸,“怎么最近这么多这种灵异的事。”
陆思言认真道:“有没有可能一直都有,只不过是你不知道,或者是你认为不是。”
比如之前槐院的人异常死亡,若不是她看出来是因为转运阵,其他人只会认为是那些人福薄。
半夜,其他人都睡去之后,陆思言起床来到院中,点燃了一张黄符。
半个时辰后,一只飞鹰落了下来。
这只飞鹰,通体黑色,仔细一看那黑色并非羽毛,而是煞气。
确切地说这是一只死去多时,却因特殊原因由煞气凝聚而成的飞鹰。
陆思言将一块养魂木塞进飞鹰的嘴里,“将这个交给二师兄。”
飞鹰很人性化地点点头,展翅飞走。
自从陆思言将地下的祭台破坏之后,京城里死人的事件少了很多。
而在她处理了几件灵异事件之后,很多人知道了她看风水,画符,卜卦的能力,纷纷求上门来。
这日工部侍郎夫人李氏求上门来。
见了陆思言直接跪下,眼泪涌了出来,“求求大师救救我女儿。”
陆思言赶紧将她扶起来,“夫人,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李氏被丫鬟扶着坐下,用帕子擦了擦眼泪,缓了一下道:“我的女儿三日前不见了,派人去找,却什么消息都没有。”
陆思言突然想起了自己八年前,心中不免生起一种同病相怜之感。
她问李氏:“你女儿多大?”
李氏:“十三。”
那便不可能是走丢。
陆思言又问:“你可有她的生辰八字?”
“有的。”
李氏连忙点头。
她来之前找人打听过,需要有生辰八字,名字,画像,她提前让人准备了。
陆思言从她手中接过两张纸,一张上面写了生辰八字,一张上面是画像。
画像有画师的主观意识,并不是很准确,陆思言只能从生辰八字上算出个大概。
“你女儿目前在城外的西方。”
李氏心中一喜,随后又紧张问:“她还活着吗?”
陆思言点点头:“还活着。”
李氏欣喜若狂,对身边的丫鬟道:“快,快派人去西边寻找。”
“夫人,只是你家里的人可能不够。”陆思言道,“卦象显示,你女儿现在所处的地方有危险,你最好是去官府报官,让官府派人和你们一起去。”
一听这话,李氏心中又担忧起来,吩咐丫鬟:“赶紧去京兆府,请贺大人派一些官差一起。”
忽然,李氏又想到什么,对陆思言道:“大师,您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去?只要能救出我女儿,您要多少银子我都给。”
“有官府的人去即可,我去并没多大助益……”
陆思言刚说到这,突然,天眼打开了。
画面显示的是一处山林。
五个官兵和工部侍郎家的几个下人,跟着李氏的女儿留下的线索,往山里走去。
走到半路,却被突然冲出来的十几个山贼拦住了去路。
两方人马大打出手,山贼武功高强,很快便把官兵和下人,全部杀死,并将他们的尸体拖走。
画面到此结束。
陆思言看山贼的出手并不像普通的山贼,而且他们敢在离京城这么近的地方,杀死官差,要么是胆大包天不怕死,要么有人庇护。
她更倾向于后者。
她对李氏道:“夫人,你们先去,我随后会跟来。”
李氏离开,陆思言坐上马车去平北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