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以“静”破“幻”
沈小虎盘膝而坐的身影在金色音波中愈发挺拔,青衫下摆被气流拂动,却丝毫不影响他稳如磐石的姿态。现实中的他双目轻阖,呼吸悠长,竟真的如同进入了深度入定,连苏妙音那能勾动人心底眷恋的幻音,都仿佛成了他修行的背景音。
桃花林的幻境依旧逼真,陈明静的笑容温暖得能融化寒冰,乡音在耳边萦绕不散。可沈小虎的识海却如冰封的湖面,不起半分波澜。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体内——心口的精神光点散发着柔和的银芒,像暗夜里的灯塔;丹田的“炁”如细流般缓缓运转,流过经脉时,带起细微的酥麻感,每一次流转都在修复之前的损伤。
他在感受“炁”最细微的变化:经过手腕“阳溪穴”时,“炁”会微微加速,像溪流遇到平缓的滩涂;流过膝盖“足三里”时,“炁”会泛起一丝暖意,那是与肉身气血交融的征兆;汇聚到眉心“印堂穴”时,“炁”会与精神光点产生共振,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嗡鸣。
这些细微的感受,比任何幻境都更真实,更能锚定他的存在。
“沈师兄,你真的不动心吗?”苏妙音的声音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玉指在琴弦上弹出一串急促的音符。金色音波陡然变得尖锐,桃花林的幻境开始扭曲,陈明静的笑脸变成了蛮山的狞笑,乡音化作嘲讽,试图再次激怒沈小虎。
可沈小虎依旧岿然不动。他甚至在幻境中调整了呼吸,让吐纳的节奏与“炁”的流转完全同步。吸气时,“炁”如潮水般涌向丹田;呼气时,“炁”如游丝般遍及四肢百骸。这种极致的专注,让他的意识与“炁”、与肉身彻底融为一体,外界的幻音再怎么变化,都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琉璃,只能看到光影,却无法撼动根本。
“这……这是‘万法归宗’的雏形?”贵宾席上,一位白发老修士猛地站起身,浑浊的眼睛瞪得滚圆,“以静制动,以实御虚,这小子对‘静’的理解,竟达到了如此境界!”
周围的老怪物们纷纷点头,看向沈小虎的眼神里充满了震撼。他们都是活了数百年的老怪物,自然看得出沈小虎不是在硬撑——他的气息平稳,气血调和,连精神力的波动都变得规律而坚韧,这是真正的“静”,是对自身力量有着绝对掌控才能达到的境界。
苏妙音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素白的纱裙已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幻音正在失去效果。《静心引》的威力源于对手的情绪波动,就像火需要风助燃,一旦对手心如止水,她的音波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仅无法伤人,反而会因为持续催动而消耗自身的精神力。
金色音波的光芒越来越黯淡,桃花林的幻境开始出现裂痕,露出背后白玉擂台的真实轮廓。沈小虎周身的“炁”膜在“静”的滋养下,变得愈发坚韧,连“藏神术”的屏障都稳固了许多。
“不可能……我的《静心引》从未失效过……”苏妙音喃喃自语,玉指的弹奏开始出现犹豫,琴弦上的灵力流转第一次出现了滞涩。
看台上的修士们看得目瞪口呆,之前还以为沈小虎必败无疑,没想到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局势竟发生了如此逆转——苏妙音的幻音被硬生生克制,而沈小虎的气息却越来越稳,仿佛这场比试不是在对决,而是他一个人的修行。
青云宗的席位上,陈明静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她看着擂台上盘膝而坐的沈小虎,眼中闪过欣慰的光芒。她知道,沈小虎做到了他一直说的“以‘炁’为根,以静为魂”,这种极致的“静”,不仅是一种防御,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在擂台上,给沈小虎的青衫镀上了一层金边。他依旧闭着眼,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只有那平稳的呼吸和流转的“炁”,在诉说着这场无声较量的胜负已分。
苏妙音的琴音越来越微弱,金色音波的攻击彻底变成了强弩之末。她看着沈小虎稳如磐石的身影,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颓然,更多的却是释然。她终于明白,自己输的不是技巧,而是对“静”的理解——沈小虎的“静”,是历经磨难后的沉淀,是对自身道路的绝对坚信,这种“静”,恰恰是她幻术的克星。
玉指缓缓离开琴弦,最后一声琴音消散在空气中,金色音波如潮水般退去,桃花林的幻境彻底破碎,露出白玉擂台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