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裹着雪粒,拍打在国家标准委员会会议室的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沈星晚坐在会议桌的主位,指尖轻轻抚过面前厚厚的《婴幼儿服装安全技术规范》草案,纸张上密密麻麻的修订标注,是她和团队熬了三个月的心血。草案封面印着醒目的“征求意见稿”字样,旁边附着的检测报告里,“甲醛含量≤20mg\/kg”“ph值4.0-7.5”等关键指标,比现行的国际标准还要严格。她穿着一身米白色的羊毛套装,是用自家研发的可降解面料定制的,领口别着枚银色的“标准制定”纪念胸针——这是委员会特意为她准备的,胸针背面刻着“Gb\/t xxxxx-202x”的标准编号,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在紧张的氛围中保持着清醒。
“沈会长,您这标准是不是太苛刻了?”坐在对面的某童装企业老板赵总率先开口,他穿着件黑色的羽绒服,领口沾着些许雪渍,手里的草案被捏得发皱,“就说这个‘附件抗拉强度’,要求每平方厘米能承受8牛的力,比国际标准高了3牛!咱们的工厂根本达不到,这不是逼着我们关门吗?”
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其他企业代表纷纷附和,有的说检测成本太高,小厂根本负担不起;有的说标准太细,执行起来难度太大。江苏某服装厂的李经理甚至拍了桌子:“沈会长,您是大企业,有资金搞研发、买设备,我们这些小厂怎么办?按这个标准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要涨三成,根本卖不出去!”
沈星晚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打开投影仪,调出一组触目惊心的照片——有婴幼儿穿着劣质服装后皮肤红肿的案例,有服装附件脱落导致孩子误食的新闻报道,还有检测机构出具的不合格产品报告。“大家看,”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去年全国童装抽检不合格率高达18%,其中70%是因为附件不牢固、甲醛超标。我们做服装的,尤其是做婴幼儿服装的,手里握着的是孩子的安全,怎么能只算成本账,不算良心账?”
她走到屏幕前,指着一张孩子皮肤红肿的照片:“这个孩子才一岁,因为穿了甲醛超标的衣服,全身起疹子,住了半个月院。他的父母找到我们,哭着说‘早知道就买贵点的衣服了’。可大家想想,要是所有企业都能把标准提上去,家长还用担心买不到安全的衣服吗?”
赵总的脸色有些发白,却还是嘴硬:“可标准太高,我们真的做不到啊!除非您能帮我们解决设备和技术问题,不然这标准就是纸上谈兵。”
“技术和设备的问题,我早就考虑到了。”沈星晚拿出一份《中小企业帮扶计划》,“我们红星厂愿意开放技术资源,派工程师去你们的工厂指导生产;同时,我们会联合设备厂商,为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降低大家的采购成本。另外,我们还会建立共享检测中心,大家可以把样品送到我们这里检测,费用只收成本价。”
一直坐在角落的陆战锋这时站起身,他刚从红星厂的检测中心赶来,军绿色的夹克上还沾着些许棉絮,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他走到沈星晚身边,粗糙的手掌轻轻覆在她冰凉的手背上,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面料传过来,像一股暖流注入她的心底:“我刚从检测中心过来,我们的工程师已经研发出了低成本的附件加固技术,用这种技术生产的纽扣,抗拉强度能达到10牛,成本却只增加5分钱。”他把检测报告递给赵总,“这是我们的实验数据,大家可以参考。”
赵总接过报告,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据,眼神渐渐变了。这时,国家标准委员会的王主任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地说:“沈会长的提议很有诚意。咱们制定新标准,不是为了淘汰谁,是为了让整个行业更健康地发展。现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安全,谁先达到标准,谁就能抢占市场。红星厂已经做出了表率,他们的婴幼儿服装因为安全系数高,去年销量增长了50%,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江苏的李经理犹豫着开口:“沈会长,要是真能帮我们解决技术和检测问题,我们愿意支持新标准。只是……能不能给我们一个过渡期?我们需要时间改造设备。”
“当然可以。”沈星晚笑着点头,“我建议设置半年的过渡期,半年内,我们会派工程师上门指导,确保大家都能达到标准。半年后,我们会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抽检,不合格的企业会被责令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才会被列入黑名单。”
接下来的讨论变得顺畅起来。大家围绕标准的细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比如如何界定“婴幼儿服装”的年龄段,如何简化检测流程,如何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等。沈星晚认真记录着每一个建议,时不时和陆战锋交换眼神——他总能在她需要的时候,递上一份关键数据,或者帮她解围,这种默契,是多年并肩作战培养出来的。
会议结束后,赵总特意找到沈星晚,不好意思地说:“沈会长,之前是我太着急了,误会了您的意思。以后有需要我们配合的,您尽管开口。”
沈星晚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都是为了行业好,不用客气。以后大家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找我,也可以找红星厂的工程师,我们一起把童装行业做好。”
陆战锋牵着沈星晚的手走出会议室,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暖手宝,塞进她的手里:“手怎么这么凉?刚才在会上那么激动,现在才觉得冷了吧?”
沈星晚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熟悉的皂角香,心里满是踏实的暖意:“刚才真担心大家不支持,还好有你在。”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陆战锋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动作温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绣品,“你为了制定新标准,熬了多少个夜,我都看在眼里。你放心,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我永远都支持你。”
接下来的半年里,沈星晚和陆战锋几乎跑遍了全国的童装企业。他们带着工程师去工厂指导生产,帮助中小企业改造设备,建立共享检测中心;还组织了多场培训,教企业如何解读新标准,如何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王师傅也没闲着,她带着绣娘们,用再生丝线绣制了一批“安全科普”小挂件,挂在婴幼儿服装上,提醒家长注意检查附件是否牢固。
半年后,《婴幼儿服装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市场监管部门的抽检结果显示,全国童装不合格率下降到了5%,消费者满意度大幅提升。红星厂因为在标准制定和推广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标准委员会特意设立了“星晚标准化工作坊”,邀请沈星晚担任工作坊的负责人,负责后续11项服装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工作坊成立那天,王主任亲自为沈星晚颁发了牌匾。牌匾是用红木制作的,上面刻着“星晚标准化工作坊”几个烫金大字,边缘雕着细小的祥云纹,沉甸甸的分量,是对她和红星厂的肯定。沈星晚接过牌匾,眼眶瞬间热了:“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带着工作坊的成员,继续努力,制定出更多高质量的国家标准,让中国服装行业走向世界,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穿得安心。”
陆战锋走到她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掌心的力量传递着无声的骄傲:“我就知道,你一定能做到。”
沈星晚靠在他怀里,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有曾经反对过她的企业代表,有支持她的行业协会领导,还有并肩作战的团队成员。她知道,推动制定新国家标准,不是终点,是中国服装行业走向规范化、国际化的新起点。未来,她会带着“星晚标准化工作坊”,继续深耕标准制定,为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而身边的陆战锋,会一直陪着她,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见证每一个属于中国服装行业的辉煌时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星晚标准化工作坊”的牌匾上,泛着温暖的光芒。沈星晚握着陆战锋的手,心里满是憧憬——她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服装因为高标准、高质量,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掌声;而那些穿着安全、舒适服装的孩子,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