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不婚姐姐,上司追婚 > 第106章 天下父母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位嘉宾在阐述“零知识证明”的应用时,将一个关键的技术逻辑讲得含糊不清。

台下一位以犀利着称的技术投资人抓住破绽,连续发问,场面顿时尴尬起来。

嘉宾额头冒汗,支支吾吾。主持人力图圆场,却效果不佳。

就在冷场边缘,余夏皱了皱眉,这错误在他看来如同代码中的bUG一样刺眼。

他下意识地低声对身旁的应婉婷快速解释了一句:“他混淆了非交互式证明的验证步骤,前提假设就不成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应婉婷眼眸一亮,捕捉到了这个绝佳的机会。

她迅速举起手,在获得主持人许可后,落落大方地站起身,先是对提问的投资人表示认同,然后话锋一转:

“感谢这位先生的精彩提问。关于这个技术细节,我们q大区块链项目组近期恰好有深入的研究。

“正如我的搭档余夏刚才指出的,问题的核心在于初始参数的设定是否满足非交互式的要求……”

她流畅地将余夏那句简短的提示,扩展成了一段逻辑清晰、表述专业的即兴发言,既纠正了错误,又给足了嘉宾台阶下。

刹那间,全场的目光聚焦在这对年轻人身上。

投资人投来赞赏的目光,嘉宾也向她们点头致谢。

应婉婷微笑着坐下,趁势轻轻碰了碰余夏的胳膊,低声说:“配合得真棒!”

余夏愣了一下,只是“嗯”了一声,注意力又回到了他的笔记上。

这一刻,他们俨然成了与会者眼中配合默契的学术搭档。

孙教授在一旁频频点头,眼里写满了对这两位爱徒的赞赏。

在课题组总结会上,他推了推眼镜,笑容满面地评价道:

“余夏和婉婷啊,一个技术底盘扎实,一个市场触觉敏锐,他俩这互补协同,简直是给课题组装上了‘双核引擎’!”

几日后,江静知在宿舍楼洗衣间,恰闻两位经管院博士生闲聊:

“听说了吗?孙教授上次峰会,叉院那个大三的余夏和应婉婷配合得天衣无缝,大放异彩!”

“可不是!婉婷沟通一流,余夏技术硬核,孙教授回来直夸是‘黄金组合’!”

江静知端着水盆,嘴角微扬,心底泛起无比的欣慰。

她想起余夏夺冠后的迷茫,也想起他在虎头山的投入。

“看来,他确实找到了能施展拳脚的舞台,”她暗忖,“而且他和婉婷的关系,似乎也迎来了新的契机。”

对于应婉婷这个小姑娘,自从她主动帮助余夏起,江静知始终抱持着纯粹的欣赏。

“有余夏这样的技术核心,加上婉婷这般长袖善舞的搭档,项目想不成功都难。”她甚至觉得,这是一种理想的能力互补。

带着这份旁观者的豁达,她难得升起一丝八卦心。

晚上回到宿舍,她拿起手机,给余夏发去调侃的消息:

“余大神,峰会捷报频传啊,‘黄金组合’名号都传开了?快说说,和婉婷搭档效率如何?是不是珠联璧合?”

不多时,余夏的回复一如既往地聚焦技术核心:

“嗯。她临场应变与沟通能力突出,有效弥补了我的不足。这也是我要向她学习的地方。

“我们协作纠正了嘉宾的技术阐述错误,提升了团队整体形象。孙教授认为互补模式利于课题推进。峰会也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

看着这份堪比项目总结的“钢铁直男”式回复,江静知对着手机忍俊不禁——果然还是那个余夏,分析得冷静客观,全然没接住半点“八卦”信号。

她笑着摇头,打字回复:

“懂了。恭喜找到最优协作解!孙教授慧眼识珠。”

至于感情方面,她更笃定了自己的判断,也乐见其成:若他们的默契能从学术延伸至生活,对余夏而言,未尝不是美事一桩。

此时,余夏照例发来技术探讨:

“斑马鱼心脏动态图像的数据流开始积累了吗?我对模型优化有新思路。”

江静知真诚且毫无芥蒂地回复:

“谢啦!不急!实验还在重复验证期,数据量小,手动处理完全够用。”

“你的时间宝贵,先全力保障区块链项目吧,那可是孙教授的重点课题,静候佳音!我这边需要时再找你。”

~

晚上十点,余家的客厅灯火未熄。

徐茹萍端着温牛奶走出厨房,见丈夫余志超正捧着手机,脸上是终于如愿以偿的笑意。

“应总敲定了!”余志超难抑激动,将手机亮给妻子,“蓝山资本筹建,应总点头了!关键是,他认可了天天和婉婷同组!这意味着什么?他愿意带我们余家玩!儿子这次总算听了劝。这步棋,走对了!”

徐茹萍接过手机,目光掠过屏幕上冗长的公司架构文字,思绪却飘向了别处。

她想起儿子从虎头山归来的细微变化。

提及江静知——那个曾经的家教老师——他话语不多,但眼中那份专注与说起“我们项目”时的自然,是她这个母亲鲜少见过的。

Icpc国内最后一站,他唯一邀请去现场的,不是同学,不是应婉婷,而是江静知。这种特殊,在她心头投下微澜。

作为母亲,她有种直觉:丈夫的盘算,未必如愿。

她斟酌着开口,语气小心翼翼:“应总肯扶持,自然是好事。婉婷那孩子确实优秀,大方得体,家世也好。”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带着试探,“不过……志超,咱们高攀得起吗?感情的事,强求不得。”

“你懂什么!”余志超立刻打断,语气不耐而急切,

“现在是什么关口?是我们要攀附应家这棵大树的时候!攀不上也得攀!

“应总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能看上咱家天天,是天大的福分!什么感情的事?处久了自然就有感情!眼下最要紧的,是抓住机会!”

徐茹萍谨慎措辞:“天天毕竟还年轻,大学里结识的女孩子也多,将来……未必都按我们想的来。万一……”

余志超看向妻子,语气斩钉截铁:“父母之责,是帮孩子把眼光放长远!关键是方向要准,平台要高!

“大学里那些女孩,格局终究有限。天天的未来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这些风口!婉婷能替他铺平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