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引擎的轰鸣声低沉而有力,如同巨兽的心跳,穿透了飞机的舱壁。巨大的空客A350客机在跑道上开始加速,窗外的景物由慢到快,最终化作一片模糊的色带。随着一阵轻微的失重感,飞机昂首挣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冲入了铅灰色的云层。

林砚靠坐在头等舱靠窗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舷窗冰凉的塑料边缘。窗外,是无边无际、翻滚如海的云层,阳光在云巅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壮丽得令人心折。机舱内,灯光调成了适合休息的柔和模式,大部分乘客已经盖上了毛毯,准备度过这漫长的航程。

但她毫无睡意。

她微微侧过头,目光扫过身旁和斜前方的座位。沈砚心闭着眼,似乎在小憩,但那微微蹙起的眉心和交叠在身前、指节有些发白的手,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徐薇则打开了阅读灯,膝盖上摊着一本法文艺术杂志,但她的目光却长时间地停留在同一页,显然心神早已飞到了塞纳河畔的展馆。苏茜坐在稍远一些的位置,戴着降噪耳机,面前摊开着素描本,手中的笔却久久没有落下,只是望着窗外发呆。

他们,以及随行的几位核心助理和工艺师,组成了这支奔赴巴黎的先锋队。在他们脚下宽敞的货舱里,静静地安置着特制的、恒温恒湿的航空箱。箱内,是凝聚了数百个日夜心血、寄托了整个“非遗纪元”野望的“天工集·山涧灵鹊”系列作品,以及与之配套的展陈道具和部分珍贵原材料。

飞机穿过厚重的云层,攀升至平流层。窗外豁然开朗,云海在脚下铺展,如同无垠的雪原,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而下,纯净、耀眼,充满了某种神性的光辉。

林砚凝视着这片浩瀚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她想起了李阿婆小院里那飘扬的蓝染布,想起了陈师傅缂丝机前那“哒、哒”的单调而执着的声响,想起了团队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日子,想起了定价风暴中的据理力争,也想起了周锐在送行时,那混合着担忧与期望的复杂眼神。

从云南小镇那个萌动的念头,到如今坐在飞往世界艺术之都的航班上,这条路,他们走了太久,也付出了太多。这架飞机,承载的不仅仅是几个人和几件作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使命,一次破釜沉舟的豪赌,一个关于东方美学能否在全球化语境下赢得一席之地的叩问。

前路如何?巴黎等待着他们的,是鲜花与掌声,还是冷水与质疑?那些见多识广、标准严苛的国际评论家、买手和时尚精英们,会如何看待这些源自东方的、带着手工温度与时间刻痕的“奢侈品”?

未知,如同舷窗外那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云海,深邃而迷人,也潜藏着风险。

徐薇不知何时合上了杂志,也望向窗外,轻声说道,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林砚听:“不知道巴黎的灯光,打在缂丝上,会是什么效果。”

苏茜摘下一只耳机,接话道,声音里带着设计师特有的执着:“我反复计算过角度,只要他们按照我们的方案布光,一定能呈现出那种‘雕琢镂刻’的立体感。”

沈砚心不知何时也睁开了眼,缓缓道:“技艺本身,经得起任何光线的检验。”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源于绝对实力的平静。

林砚听着伙伴们的话语,看着他们即便在疲惫和紧张中,依然保持着对作品本身的关注与信心,她心中那份因未知而泛起的一丝波澜,渐渐平息下去。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飞机正飞行在欧亚大陆的上空,脚下是广袤的土地和蜿蜒的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而他们,正从东方飞向西方,带着古老的智慧与当代的创意,要去完成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

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荆棘,这一步,他们已经迈出。就像这架飞机,一旦起飞,便没有了回头路,只能向着目标,一往无前。

“我们会的。”林砚轻声说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身边几位伙伴的耳中。她没有看他们,依旧望着窗外那壮丽的云海与天际线,仿佛是在对巴黎,对世界宣告。

“我们会让巴黎的灯光,为我们而亮。”

飞机掠过云层,在蔚蓝的天幕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白色的航迹,坚定地向着西方,向着那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全新世界,飞去。

第250章 完